摘要:可殷夫人却说,她从来不在意哪吒是魔是仙,只知道哪吒是他的儿,还说和哪吒度过的每一天,她都很开心。
《哪吒2》最催人泪下的场面,当属天元鼎内,殷夫人和哪吒母子含泪拥别。
殷夫人身受重伤,魂飞魄散之际,不顾哪吒浑身尖刺,用尽全力拥抱自己的孩子。
哪吒悲恸哀嚎,哭诉自己生来就是魔丸,连累父母受苦了。
可殷夫人却说,她从来不在意哪吒是魔是仙,只知道哪吒是他的儿,还说和哪吒度过的每一天,她都很开心。
随着殷夫人幻化成丹,哪吒悲愤交加、肝肠寸断,终于爆发了小宇宙。他不顾肉骨分离之痛,硬生生从穿心咒中闯了过来。
然而神奇的是,化成碎片的肉身又拼接回去,哪吒竟然变成了一米八的大帅哥!
随后,他潇洒地收回乾坤圈,把它戴在了手腕上,并将殷夫人化成的仙丹好好收藏。
当初看这里只觉得哪吒酷毙了,现在一想发现不对啊!
乾坤圈不是用来控制哪吒的吗,好不容易摆脱了,怎么还自己戴上了?
《哪吒1》中,明明哪吒都会解开乾坤圈的咒语了,为啥这个“魔童”还愿意乖乖戴着呢?原来,背后的真相太心酸!
01 申公豹暗藏祸心,哪吒学咒解乾坤
咱先捋捋乾坤圈的来历,它和火尖枪、混天绫、九龙神火罩一样,都是太乙真人的法器。
由于魔丸附身,哪吒一出生便自带魔气、力大无穷,他出掌成火,对着陈塘关百姓就是一顿嚯嚯。
吓得李靖左右开弓、应接不暇。防止伤及无辜,太乙真人赶紧拿出了乾坤圈将哪吒锁住,这才让他法力尽失跌倒在地。
身为人母的殷夫人不舍,百般求饶下,太乙真人这才留哪吒一命。
随后,内有乾坤圈,外有结界,哪吒只能被关在李府,孤独任性地长大。
后来,别有用心的申公豹想出一个坏主意,他告诉了哪吒魔丸的身世,还教会他解开乾坤圈的咒语。
生辰宴上,哪吒沮丧失望至极,对着父亲就是一顿斥责和谩骂,随后他解开乾坤圈,变身魔丸大杀四方。
还是敖丙及时出面与哪吒交战,太乙真人趁机拿回乾坤圈,将哪吒再度“封印”,局面才算稳定下来。
可随后,敖丙被申公豹撺掇,引来海水就要将陈塘关淹没,哪吒为救父母和百姓,再度念起了咒语。
不过,他知道乾坤圈完全解开,自己会控制不住,于是只解锁了一半,还把乾坤圈戴在了手腕上。
02 三昧真火补肉身,乾坤圈变身金手镯
也就是,在《哪吒1》中哪吒先后两次解开了乾坤圈,第一次是彻底魔化,第二次是抵御敖丙,拯救陈塘关。
但在《哪吒2》中,哪吒唯一一次“解开”乾坤圈,却是在撑破穿心咒时,乾坤圈被留在了脖子上。
还是哪吒主动收来,套在了手腕上,这一幕同时也呼应了《哪吒1》中的场景。
而哪吒之所以会解乾坤圈还愿意戴着,第一层原因就是不希望自己彻底“魔化” 图害生灵,毕竟魔丸本身黑白不分战力非凡。
其次,乾坤圈跟了自己这么久,既是师傅太乙真人的法器,也是父母向外界百姓的保证,已经懂得爱人的哪吒,又怎么会让师傅和父母为难呢?
不过,我认为还有更深一层的原因,也是最重要的原因,就是哪吒彻底长大了!
在经过申公豹敖丙水淹陈塘关、和敖丙共赴天劫,以及和无量先翁的对决之后,哪吒的三观已经彻底成熟。
他不再是睚眦必报不计后果的“魔童”,而是心系苍生正义凛然的少年。
他知道自己想去的地方,想干的事情,他明白自己肩上的重担和应尽的义务,所以他选择自戴乾坤圈,自我约束。
这一行为也呼应了《黑神话.悟空》其中一个结局,天命人选择自戴金箍,继承孙悟空的意志,继续踏上西游之路。
结语:
从无意间解开乾坤圈,到为保陈塘关半解乾坤圈,再到天元鼎内浴火重生,戴上乾坤圈。哪吒的步步成长肉眼可见。
或许,紧箍之于孙悟空,正如乾坤圈之于哪吒。起初是控制和束缚,接着是责任和使命,最后便是心甘情愿画地为牢。
因为哪吒的力量足够强大,因为哪吒找到了生存于世的意义和使命,所以他愿意为了它们自带乾坤圈,谨守本心自我约束。
从他律到自律,这才是成长和修行的最高意义!
真正能困住一个人的不是惩戒,而是为了心中所愿“自我囚禁”甘之如饴。
而这,才是哪吒明明会解乾坤圈,却甘愿一直戴着的主要原因!
正如成年后的我们,身肩养育孩子、照顾家人的责任,即使疲累不堪仍然不肯停歇,这又何尝不是自带枷锁呢?
你觉得有没有道理?你认为哪吒为啥还戴着乾坤圈?
欢迎来评论区,说说你的高见。
来源:加快大动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