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作为一代人的银幕记忆,他们曾经塑造了最深入人心的伟人形象,成为后来人难以逾越的影视标本。
前段时间,我们见证了王铁成、王霙等熟悉的特型演员相继离世。
作为一代人的银幕记忆,他们曾经塑造了最深入人心的伟人形象,成为后来人难以逾越的影视标本。
如今随着老一代特型演员的离去,特型演员这个特殊职业,正在失去自身的独特价值。
特别是在很多主旋律作品里,专业特型演员的身影越来越少,不少明星也开始加入特型演员的行列。
比如邓小平的特型演员,有大众熟悉的卢奇和马少骅,也有韩庚、董子健这样的青年一代。
今天我们就来聊聊10位邓小平的特型演员,先从第10位开始说起。(仅代表个人观点)
NO.10韩庚
很多人对韩庚的印象,就是人气超高的“韩团顶流”,无数女孩青春记忆的白月光。
但这样一个顶流偶像,却在电影《建党伟业》中饰演了邓小平一角。
消息一出,在当时立即在全社会引来巨大争议。
毕竟从外形来看,韩庚1米8的身高,浓眉大眼的外形,和邓公形象相差不止一点。
让这样一个偶像明星出演如此严肃的历史角色,不少网友为此发出“糟蹋历史”的感叹。
但导演黄建新考虑到一个非常现实的因素。
《建党伟业》中的领袖人物当时正处于二三十岁的年纪,很难在老一代的特型演员里找到合适的人选。
在黄建新看来,这样一部电影,需要通过韩庚这些青年演员,展现故事所要表达的青春激情。
就像影片的编剧说的,如今的开国领袖,当年也是万千年轻人的青春偶像。
片中韩庚其实只有一场坐着的戏份,这也避免了观众因为身高因素出戏。
但由于外形太过“时尚”,整个人的气质和角色格格不入,依旧很难让人代入到其中。
NO.9董子健
近几年,董子健在荧幕上留下了不少精彩的角色。
《大江大河》的杨巡,《流金岁月》的谢宏祖,《欢颜》的徐天,每个角色都能见到其不俗的表演功底。
即便如此,饰演邓小平对董子健而言仍是从未有过的巨大挑战。
在电影《建军大业》里,董子健饰演23岁的邓小平,同样受到外界不少质疑。
导演刘伟强对于角色的人选也挑选了很久,最终定下当时还是新星出道的董子健。
在导演看来,董子健在年龄上和角色同龄;身形同样也是瘦小型,稍加化妆和青年邓小平的形象并不违和。
出演角色前,董子健也查阅了大量资料,苦练四川方言,力图演绎出青年邓小平的风采。
片中董子健用演技很好地弥补了外形的差异,特别是教青年毛泽东用刀叉的那场戏,生动有趣又富有人情味。
和韩庚一样,董子健的特型表演也是“限定版”,此后没有再出演过邓小平的角色。
NO.8杨俊勇
杨俊勇最知名的角色,无疑是87版《红楼梦》的贾蓉。
外形风流俊俏,眉眼中又荡漾着轻浮油滑,杨俊勇演出了所有版本中最贴合角色的特性。
凭借《红楼梦》,23岁的杨俊勇一夜成名,表演道路一片光明。
但他并没有趁势而上,而是又回到儿童剧院,安安稳稳的继续剧院演员的本职工作。
直到后来《红楼梦》导演王扶林筹拍《三国演义》,杨俊勇联系到导演,得到机会出演了曹丕一角。
从油头粉面的贾蓉到满腹算计的曹丕,杨俊勇能够在各种角色中切换自如。
2015年,杨俊勇在电视剧《太行山上》中出演邓小平,一身中山装,剃着板寸发型的他在神态上非常贴合角色。
虽然外形并不相像,但杨俊勇把邓小平沉稳笃定的一面拿捏得非常精准,缔造了一个形不似神似的邓公形象。
2021年,57岁的杨俊勇突发心脏病去世,让不少熟悉他的观众深感惋惜。
NO.7周朗
周朗是四川人民艺术剧院的演员,出演影视剧的机会并不多,但一部《我的法兰西岁月》足以让他被大众记住。
在2004年的电影《我的法兰西岁月》中,周朗饰演的邓小平博得一片喝彩,满足了大多数观众对青年邓小平的想象。
之所以被导演翟俊杰选中,一方面是外形的相似,另一方面是身为四川人的周朗那种泼辣直爽的性格。
对于如何塑造青年邓小平,有着多年舞台经验的周朗有自己的理解。
作为后来的开国领袖之一,当时的邓小平满怀理想,有胆识有见识,必定有着意气风发,朝气蓬勃的一面。
通过大量的资料研读,再加上自己对角色的深入理解,周朗完全深入到人物的内心深处。
为了在外形更符合角色形象,周朗也用各种方法调整自己。
比如在半个月内减肥20斤,还有每隔几天就要拔一次眉毛,力图在各个层面贴近人物。
最终周朗呈现出一个充满青春活力的邓小平,缔造了影视作品中最让人难忘的邓公形象之一。
NO.6史鑫
1996年,在电影《浴血太行》中史鑫首次扮演邓小平。
和其他特型演员不同,大多数特型演员都是专业的剧团出身,史鑫却是罕见的“个体户”。
在史鑫看来,无论是个体出身还是剧院演员出身,都必须从各个角度、各个细节深入了解角色,才有可能把人物塑造的真实可信。
外形和身高的相仿是史鑫演绎邓小平的最大优势,不少和史鑫搭戏的演员经常会因为史鑫的扮相产生一种穿越历史的“恍惚感”。
对于人物的独到理解,再加上日积月累的研究琢磨,让史鑫能够最大程度贴合原型的形神。
从早年的电影《长征》,电视剧《开国领袖毛泽东》,到近些年的《彭德怀元帅》《光荣与梦想》。
可以看出史鑫的表演愈发老练,邓公的伟人气质和平易近人的一面都诠释的相当真切。
NO.5安荣生
安荣生在接受采访时,说过这么一句话。
只要自己站在那里,别人就知道他是邓小平的特型演员。
这句话并非自夸,当初正是因为外形的相似,安荣生才得到了饰演邓小平的机会。
1998年,还是武汉儿童艺术剧院演员的安荣生参演电视剧《惊涛》时。
导演突然问在场的众人:你们看安荣生像不像邓政委?
包括演员胡军在内,所有人都连连点头,之后北影厂也听说了此事,便找到安荣生,想邀请他出演青年邓小平。
来到剧组后,安荣生换好服装,再加上国宝级化妆师王希钟的“妙手”,就此奠定了安荣生此后的特型道路。
虽然在扮相上已经非常贴合人物,但如何演绎好角色,安荣生还是非常迷茫。
为此他专门找到“邓小平专业户”卢奇请教,卢奇只说了这么一句话。
想演好邓小平,最重要的是抓住人物的“精气神”。
因此安荣生花费大量时间研究邓小平的资料,从纪录片到电影进行全方位的钻研。
此外他也下功夫苦练方言和书法,让自己的言谈修养更大程度贴近人物本身。
安荣生诠释出了邓小平更生活化的一面,展现出一个人性化的邓公形象。
如今安荣生已经成为邓小平特型演员的中坚力量。
近期的《走向大西南》、电影《志愿军》系列中的邓公形象都是由他出演。
NO.4潘玉民
1993年,潘玉民在剧组《雕塑王》担任副导演,拍摄间隙,剧组的化妆师无意间发现他的外形轮廓和邓小平非常相似。
经过化妆师的一番装扮,换上中山装,潘玉民的扮相让在场的人都惊叹不已。
这个“意外发现”,也让潘玉民产生了做特型演员的想法。
此后几年,他收集了关于邓小平的各种资料,每天一早就打开邓小平的录音,仔细揣摩其中语速和声调的变化。
潘玉民几乎找到了所有市面存在的资料,让自己真正深入到这位伟人的内心深处。
终于到1997年,在舞台剧《归来兮》中,潘玉民得到机会出演邓小平。
在舞台上,潘玉民用纪录片般的方式还原了邓小平与撒切尔夫人的对谈,成为至今仍被人津津乐道的经典。
之后,潘玉民又在《红岸》《邓小平》《黄克诚》等影视剧中多次演绎邓小平,特别是晚年时期的邓小平被潘玉民演绎的极为传神。
不仅是扮相,那种融于骨子里的沧桑感更是让他稳坐“老年邓小平第一人”的宝座。
就像潘玉民说的,他已经把扮演邓小平当作了有生之年的全部生活内容。
NO.3曹灿
老一代的人对于曹灿这个名字,想必都不陌生。
上世纪50年代开始,曹灿就在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小喇叭》节目给青少年儿童录制短片故事,成为几代人的童年记忆。
一直到80年代,曹灿在参加一次话剧演出时,导演黄佐临无意中发现曹灿的形象和邓小平十分相像。
之后在老导演成荫的推荐下,曹灿在电影《拔哥的故事》里出演邓小平,获得了外界的高度评价。
从电影、电视剧到话剧,曹灿在各个舞台上都缔造了精彩的小平形象。
为了演好角色,曹灿收集了邓小平的各种视频、音频、史料,每天花时间学习模仿。
特别是邓小平那一口四川方言,被他模仿的惟妙惟肖。
就像他说的,只有对人物入脑、入心,才能演好角色,得到观众的认可。
曹灿也是唯一一位来到过邓小平身边,近距离观察其言行举止的特型演员。
这也让他可以从更多的细节处演绎好伟人的形象。
2020年,87岁的曹灿去世,他所塑造的邓公是其艺术生涯最完满的丰碑。
NO.2马少骅
在电视剧《历史转折中的邓小平》中,马少骅演绎了最为大众认可的小平形象之一。
其实从外形来看,马少骅和邓小平并不相像,但他硬是靠着不露痕迹的表演征服观众,甚至得到邓家子女的肯定。
有着“戏痴”之称的马少骅,为了把这样一个人物演好,几乎把整条命都投入到其中。
外形上,他要在短时间内增肥,每天花费几个小时进行特效化妆。
但对马少骅来说,这些并不是最难做到的,最难的是要忘掉自己,让自己全部扑进角色的心灵中。
在准备工作的那段时间,马少骅把自己闷在房间里,与平时的生活环境隔绝,让自己沉浸到邓小平的身形内心里。
他还把邓小平的所有录音都放在一起,茶余饭后都要戴着耳机听,一遍遍地揣摩其中体现的人物个性。
以至于到拍摄结束,马少骅一时难以走出角色,累到糖尿病复发住院。
正是这种“拼尽全力”的精神,让马少骅能够通透地进入角色,演绎出一个充满真实质感的小平形象。
NO.1卢奇
在所有扮演邓小平的演员中,卢奇担得上“神州第一邓小平”的美誉。
从1989年的《百色起义》至今,卢奇已经在60多部影视作品中扮演过邓小平,“小平同志”几乎已经成为他的代名词。
和马少骅的表演路线惊人的相似,卢奇在出演邓小平之前,也演绎过孙中山。
这也让他差点错失扮演邓小平的机会,但《百色起义》的导演陈家林决定让他上妆试一下。
剃了平头,穿上军装,又拔掉一半的眉毛。
镜头前的卢奇让剧组的人都惊讶不已,连摄影师都在说“太像了”。
正式入组后,卢奇又通过大量资料模仿邓小平的表情姿态,还拜访了小平的亲友同事,了解更多生活细节。
比如卢奇注意到,邓小平走路时手心都是朝后的;还有在公共场合,邓小平基本上只穿灰色袜子。
正是对于角色如此细致入微的观察,让卢奇第一次扮演小平便博得一致认可,并拿下了当年金鸡奖的最佳男主角。
之后卢奇便成为演绎小平的第一人选,《大决战》《开国大典》《大转折》等片中都贡献了令人印象深刻的表演。
特别是《大决战》上映后,邓小平的女儿邓榕亲自打电话给剧组,感谢卢奇演绎了如此成功的小平形象。
如今,70多岁的卢奇依然活跃,誓要将演好小平成为终生的追求。
最后特别提一位邓小平扮演者钟秋,在电视剧《我们的法兰西》岁月中。
他塑造了一个年轻热血的邓小平,将青年领袖的朝气蓬勃和乐观向上,刻画得非常出彩。
值得一提的是,电影《我的法兰西岁月》,他也有参与。
可以看到,优秀的特型演员都是如此,抹去表演痕迹,让自己自然而然成为“那个人”。
才能让观众看到一个真实立体的伟人形象。
希望年轻一代演员能够沉下心,用‘真听真看真感受“去用心塑造好这些伟大的历史人物。
让我们看到更丰富多层次的伟人形象。(撰文:皮皮虾)
来源:香港电影怀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