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医出身、半路出家,《哪吒》导演饺子为何会创造影史冠军?

天堂影视 内地明星 2025-02-06 14:43 2

摘要:截至目前,《哪吒之魔童闹海》已经超过《长津湖》达57.7亿,登顶中国历史票房冠军。而哪吒第一部是50.35亿,二者加一起有108亿。也就是说,导演饺子仅凭两部作品就成功跻身中国导演百亿票房俱乐部,超越郭帆(103亿)排名第七,如果达到猫眼预测的87亿,那么饺子

截至目前,《哪吒之魔童闹海》已经超过《长津湖》达57.7亿,登顶中国历史票房冠军。而哪吒第一部是50.35亿,二者加一起有108亿。也就是说,导演饺子仅凭两部作品就成功跻身中国导演百亿票房俱乐部,超越郭帆(103亿)排名第七,如果达到猫眼预测的87亿,那么饺子的总票房将超过陈思诚(125亿),跻身前三,仅次于著作等身的徐克(146亿)和张艺谋(141亿)。

此前这个榜单上只有9个人,他加入后,这个百亿俱乐部终于凑够10人。

巧合的是,哪吒的导演饺子和《流浪地球》的导演郭帆都出生于1980年,他们不仅是这个俱乐部里唯二的80后,也是唯二的非科班出身导演。其他百亿票房导演,如陈凯歌、张艺谋、徐克等,无一不是根正苗红的“电影学院派”,要么本身就毕业于北京电影学院、中央戏剧学院,要么是早就在影视娱乐行业混了多年。相比之下,饺子和郭帆的崛起显得格外“另类”。

为什么这两个半路出家的80后,能够在竞争激烈的电影市场中脱颖而出,成为百亿票房导演,这俩人有哪些共同点?

饺子1980年出生于四川泸州,原名杨宇。他毕业于华西医科大学(现四川大学华西医学中心),专业是药学。如果没有意外,他毕业后应该进入医院,成为一名医生,如同他的父母。

郭帆1980年出生于山东济宁,高考遵从父母意愿,报考了海南大学法律系。如果没有意外,他应该成为一名律师或一名公司法务。

然而意外还是发生了。中国少了一个优秀的医生和一位优秀的律师。

出于热爱,饺子在大学期间自学动画制作,毕业后违背了父母意愿,放弃了医药行业的工作,投身动画创作。2008年,他独立制作了短片《打,打个大西瓜》,就是凭借这部作品,他赢得了业界的认可,正式进入动画圈。

同样是出于热爱,郭帆从法学院毕业五年后,考入北京电影学院管理系研究生,进入电影行业。2011 年自编自导电影处女作《李献计历险记》上映,开始进入电影圈。

饺子和郭帆的都出生于 1980 年,这一年份有着特殊的时代意义。

中国在1978年实行改革开放,此后国门渐开,海外的文化产品开始大量涌入中国市场。在他们成长的过程中,接触到了许多海外进口的优秀动画片和电影。试问哪个80后没有看过《火影忍者》《龙珠》《灌篮高手》《星球大战》《侏罗纪公园》?

好莱坞的热血英雄、迪士尼的奇幻想象、梦工厂的幽默风趣、皮克斯的情感深度都能在饺子和郭帆的作品中找到影子。

同时,出生在这个年代的小孩,也亲眼见证了中国从改革开放初期的艰难探索,到一步一步逐渐走向强大的全过程。这种特殊的成长背景,让他们的作品既融合了国际电影的创作技巧,又蕴含着浓厚的中国本土文化特色,还有一种憋着劲想向世界证明自己的使命感。这种感觉,90后、00后的小孩是没有的,他们天生觉得中国很牛,也不觉得需要向世界证明什么,甚至很多人缺乏对家国命运的叙事需求,“看个电影开心就好了,想那么多干啥”?

无独有偶,去年爆火的单机游戏《黑神话:悟空》的两个核心创作人——冯骥、杨奇也都是80初。他们想做出一款中国真正的3A游戏,除了个人的热爱之外,也是憋着这样一股劲儿的。

当然饺子和郭帆的成功,除了他们个体的天赋和努力,也离不开时代背景。

最近几年,电影市场的观影群体正在发生深刻的变化。张艺谋、陈凯歌、徐克等老一辈导演,正逐渐失去对年轻观众的吸引力。这并不是说他们的导演水平下降了(其实也下降了……),而因为他们与年轻一代的审美和情感需求不同了。

第五代导演们成名已久,早已脱离了普通人的生活。他们的作品往往日渐油腻,拼命想接地气但犹如皇帝在用金锄头。而第六代导演,如贾樟柯、娄烨、王小帅他们,虽然贴近现实,但往往太关注边缘群体,以至于偏向文艺片,难以撑起商业片的市场需求。年轻观众渴望看到的是既有趣又有共鸣的故事,而不是高高在上的“艺术表达”或过于沉重的现实批判。

饺子和郭帆的成功,正是抓住了这一市场空白。他们的作品既没有老一辈导演的“说教感”,也没有第六代导演的“文艺腔”,而是用年轻人喜欢的方式,讲述年轻人关心的故事。

电影行业是一个裙带关系严重的圈子,尤其是在中国,科班出身、师承名门的导演往往更容易获得资源和机会。然而,这种“内循环”也容易导致创作的同质化和僵化。与此同时,观众们对传统学院派叙事模式也逐渐产生了厌烦情绪,反而是像饺子和郭帆这样的非科班出身导演,带来了新的视角和可能性。

饺子原本是学医的,郭帆则是学法律的。他们没有受过系统的电影教育,但也正因如此,他们的创作不受传统学院派叙事的束缚,没有“艺术包袱”,更愿意尝试新的题材和表现形式。饺子的动画风格天马行空,充满了个人特色;郭帆敢于开创中国电影此前从没有过的科幻类型。他们的作品让人新鲜,正是因为他们的创作没有被腐朽的行业规则所限制。

每一代人都有自己独特的审美和价值取向,很少有文化符号(人物或者作品)会跨代际,除了周杰伦……每一代人都会掀桌子,产生新的文化领军人物,而饺子和郭帆这样出身 “草根” 的导演,恰恰满足了当下观众的期待。

此外,饺子和郭帆的成功,还与他们的作品能够与当下社会思潮相呼应密切相关。

《哪吒》系列讲述了一个反抗传统、逆天改命的故事。哪吒从出生就被贴上“魔童”的标签,但他不甘心认命,最终通过自己的努力改变了命运。这种“不认命”的个人主义精神,恰恰击中了当代年轻人的内心。在这个内卷加剧、JC固化日益严重的时代,年轻人渴望通过自己的努力改变命运,逆袭成功,而哪吒的故事正是这种情绪的完美投射。这也是为什么逆袭系列的网文和短剧盛行的原因。

郭帆的《流浪地球》则展现了中国强大的科技实力和全球话语权的崛起。电影中,中国人不再是好莱坞科幻片中的配角或反派,而是拯救地球的核心力量。这种“中国式硬核科幻”不仅让观众感到新鲜,更让他们感到自豪。80后们都听过东亚病夫、狗和中国人不得入内这样的故事,体会过电影、动画、游戏被人按在地上摩擦的耻辱。

随着中国综合国力的不断提升,国人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不断增强,《流浪地球》系列电影恰好满足了观众们对大国崛起叙事的期待,让中国人在电影中感受到了祖国的强大和让世界臣服的力量。

如同《黑神话》爆火时,一位中国玩家的评价:

“你在美国西部骑过马,在欧洲当过海盗,在战场上当过射击手,在埃及当过刺客。现在你终于可以回到你的家乡,做你自己的英雄了。”

我相信他是个80后。

最后,其实《哪吒》和《流浪地球》都是两个导演长时间默默积累、厚积薄发的结果,正是因为二者此前沉寂了很久,不被认可,他们才用漫长的时间去打磨一个让自己满意的作品,而不是在资本的裹挟下做平衡术,最后产生一个中规中矩的合格品。所以《哪吒1》明显好于《哪吒2》,《流浪地球1》也明显好于《流浪地球2》。

本质上饺子就是哪吒本身,他明明出生于医学世家,又毕业于知名的医学院,只要接受命运按部就班得就走下,就会有一个安安稳稳的人生。但他却偏偏不信命,踏入热爱的动画事业。他曾闭关三年,只为完成自己的首部动画作品《打,打个大西瓜》。

在这漫长的三年里,他没有稳定的收入来源,被周围人视为异类,只有母亲默默支持他,用自己微薄的退休金帮他维持生活。在后来的《哪吒》电影中,饺子更是通过哪吒的母亲形象,表达了对自己母亲的深深敬意和感恩之情。他就如同电影中的哪吒一样,凭借着 “我命由我不由天” 的信念,实现了人生的逆袭,成为了如今的百亿票房导演,向所有此前看不起自己的人证明了自己。

郭帆的经历同样充满了励志色彩。《同桌的你》上映时,我还在做电影记者,那时候我采访过郭帆。1个多小时的采访中,前面谈论《同桌的你》的50多分钟里,他一直语气平淡,直到最后10分钟,我问起他未来的计划时,他的眼睛突然亮了,他告诉我他的梦想是拍科幻电影,还给我看他画的概念图,非常复杂但不明觉厉,我当时不知道,那就是《流浪地球》的雏形。

他15岁时因《终结者2》就立志要成为科幻片导演,绕了很多路,最终终于考上了北电导演专业,离梦想更近了一步。电影圈非常看背景和作品,尤其是科幻片投资很大,他作为一个名不见经传的新人,谁敢让他拍?为此他不得不拍《同桌的你》这样的爱情片为自己积攒经验、资源和钱。意外获得拍《流浪地球》机会时,他兴奋不已,甚至自己先垫资100万,之后还四处化缘。

那时候很多人对这部中国科幻电影并不看好,认为中国没有能力拍摄出高质量的科幻大片。但郭帆没有被质疑打倒,最终,《流浪地球》横空出世,以其震撼的视觉效果和独特的故事,开启了中国科幻电影的新纪元,也让郭帆一举成名,跻身百亿票房导演的行列。

我上一篇发了《哪吒》的影评,核心观点是说大家别太信这部中“我命由我不由天”的论调,原因是饺子相比第一部已经变了。第一部抒发的是一个人长久不被认可的愤懑与反击,而第二部的他早就靠50亿票房功成名就,这降低了他作品中的表达欲和情感力,反映在作品里,哪吒对命运的反抗就显得悬浮和造作。

比如最近两年周杰伦的歌,好听是好听,就是少点意思。没有了求不得、志不满,各种感受就变得迟钝和浅薄起来,就写不出好歌。最喜欢的还是他2000和2001年前后的歌,《爱在西元前》、《龙卷风》、《反方向的钟》。

大部分人都逃不出这样的宿命吧,如毕赣(《路边野餐》),不思凡(《大护法》),只有少数不世出的天才才能成为例外。主要看你名利是否能把你的热爱打败。

但是这样其实也是好事儿,最好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一两年,我们才能一直看到好东西。

来源:诸葛闹闹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