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漂白》中的甄珍妈妈,是在小区物业上班的中年妇女,她是现实中众多妈妈的缩影,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希望甄珍学习好,一切好,给自己争面子,不冤自己花大价钱转进这所学校。
#剧集漂白#《漂白》中的甄珍妈妈,是在小区物业上班的中年妇女,她是现实中众多妈妈的缩影,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希望甄珍学习好,一切好,给自己争面子,不冤自己花大价钱转进这所学校。
可是实际情况却是:甄珍在学校受欺凌,就因为班草喜欢她,她们妒忌生恨,就群起殴之。甄珍不得已反抗后,却被告老师,然后告父母,之后妈妈不问青红皂白直接让甄珍跪搓衣板,只顾发泄自己的不顺,生活和工作的不顺心,还说甄珍对不起她花的钱财和工夫,不争气,让她没面子。
最让甄珍受不了的是喜欢自己的男生,来帮她补课,结果看到甄珍跪着,而妈妈丝毫没有叫甄珍起来的意思,只顾自己跟人聊天。男生见此情景,只好离去。甄珍在男生面前第一次丢了面子,但妈妈却没有意识到这种尴尬。
处在青春期的孩子,最注重自己的面子,尤其是甄珍这样漂亮出众的女孩,在自己心仪的异性面前失了面子,无异于是断了于此的交往。果然后来的剧集里,甄珍在心情烦闷时也没有去找男生,
学生在校受欺凌,学校也有责任,只想推卸责任,推给压力山大的中年妈妈。爸爸做生意焦头烂额,顾不上女儿,妈妈也是满腹牢骚,觉得自己已经很关心甄珍了,可甄珍还是这样不争气,打架责任全在甄珍,却从不深究背后的原因。
甄珍就是一只风箱中的老鼠两头受气,必须要找一个出口释放,就去外面闲逛,刚好遇到一个很理解她的男子,还请她吃饭,没想到这个场景被欺凌她的女生看见了,告老师,然后告家长。
妈妈一如往常,一股脑的认为是甄珍的错,不上学出去和人吃饭,被人看到还强词夺理,理由多多,妈妈气疯了,在很多同学面前打了甄珍一个耳光。这几耳光彻底让甄珍在同学面前失去了面子,让她不想再去上学。
回家后,妈妈又把甄珍房间里的跟学习无关的书籍全拿走了。母女因此又一次产生了激烈的争执,这彻底激发了甄珍出走的念头。
家和学校都像一堵高墙,让甄珍透不过气来。甄珍决定不再上学了,她要离开这个家。当她决定彻底要离开父母,不依靠父母时,她应该是多么伤心和痛苦,她知道父母都是为她好,只是行为上用错了方法,她受不了,要靠自己的力量活下去。
甄珍在房间里烧掉所有的学习资料,也烧掉自己珍爱的挂件——她要与之前的一切告别。
妈妈在沙发上被甄珍的关门声惊醒了,她想敲开甄珍的门,可最终没有。看到这一幕,我的心真的好痛!到底是有多大的仇啊,亲母女竟到了这一步!
就是这一扇门,隔绝了所有的一切。如果妈妈真的敲开了那扇门,就能早点发现甄珍没在房间里了,她会很快意识到甄珍的出走,然后可能会追回甄珍,那就不会有后来的惨剧了。
可惜妈妈没有敲开门,甄珍走了,走向那个等着她的恶梦。而妈妈在第二天中午才发现甄珍的失踪,太迟了,甄珍已经踏进了那个恶魔设计的圈套中了。
甄珍的出走,像一记重锤,敲碎了无数父母心中"我为孩子好"的完美假象。这个在父母眼中乖巧懂事的女儿,最终选择用最决绝的方式逃离原生家庭,背后折射出的家庭教育问题,值得每一个父母深思。
甄珍的父母,是典型的"为你好"式家长。他们为甄珍规划人生,安排学业,选择朋友,甚至决定她应该穿什么衣服、留什么发型。在他们眼中,这一切都是"为你好",却从未想过,这种密不透风的爱,正在一点点扼杀甄珍的自我。
在父母的高压控制下,甄珍逐渐失去了表达自我的能力。她的想法,得不到父母正面积极的反馈,而失去了跟父母沟通交流的勇气。甄珍不敢追求自己的梦想,甚至不敢对父母说"不"。这种长期的压抑,让她的内心逐渐扭曲,最终在沉默中爆发。
甄珍的出走,是对父母控制欲的无声反抗。她用最极端的方式告诉父母:我是一个独立的个体,不是你们的附属品。这种反抗虽然激烈,却道出了无数在父母控制下挣扎的孩子们的心声。
父母的爱,不应该成为束缚孩子的枷锁。真正的爱,是尊重孩子的独立性,给予他们选择的权利,让他们在试错中成长。甄珍的出走,给所有父母敲响了警钟:过度的控制,只会将孩子越推越远。
每个孩子都是独立的个体,都有权利追求自己的人生。父母的责任,不是为孩子规划完美人生,而是给予他们足够的空间和自由,让他们在探索中找到属于自己的路。只有这样,才能避免下一个"甄珍"的出现。
来源:教育小叔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