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中国电影市场迎来开门红。据国家电影局统计,2025年春节档期间,全国电影总票房达95.10亿元,观影总人次为1.87亿,刷新中国影史春节档票房和人次纪录。一部部影片,内容丰富、题材多元、制作上乘,浓墨重彩讲好中国故事、展现中国精神,不仅为观众带来精彩的视觉盛宴
中国电影市场迎来开门红。据国家电影局统计,2025年春节档期间,全国电影总票房达95.10亿元,观影总人次为1.87亿,刷新中国影史春节档票房和人次纪录。一部部影片,内容丰富、题材多元、制作上乘,浓墨重彩讲好中国故事、展现中国精神,不仅为观众带来精彩的视觉盛宴,也是中国电影产业和消费市场充满活力的最好证明。
春节档电影全线飘红,爆款IP成为硬核担当。都说IP是文化产业的火车头,今年春节档IP云集,既是电影工业化趋势的必然,也是市场的选择和观众的期待。《哪吒之魔童闹海》是2019年上映的《哪吒之魔童降世》续作,前作票房超50亿元;《封神第二部:战火西岐》是2023年暑期上映的《封神第一部:朝歌风云》续作,第一部票房超26亿元。而《唐探1900》和《熊出没·重启未来》则分别为“唐探”系列和“熊出没”系列的第4部和第11部电影。爆款IP带着新故事归来,成为观众走进影院的强劲动力,彰显优质国产IP对电影市场的强大吸引力。
值得关注的是,春节档爆款IP,神话“封神”、国漫“哪吒”、武侠“射雕”等,无不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这座富矿中汲取营养。《哪吒之魔童闹海》《封神第二部:战火西岐》,尽显古老传说的神秘色彩,呈现中式美学的东方韵味;《射雕英雄传:侠之大者》,还原金戈铁马的射雕江湖,彰显中华侠文化的独特魅力……大屏幕上,“中国风”带来独特审美体验,激起国人共同的文化记忆与情感归宿。
对于电影行业来说,五千多年绵延不绝、辉煌灿烂的中华文明,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文化宝库。回望近年来的电影市场,传统文化已成为票房增长新“密码”,背后正是国人高涨的文化自信。挖掘优秀传统文化,打造爆款IP,必能唤醒流淌在国人血脉中的文化基因,显现出强大的市场号召力。
当然,抓住一个经典IP,并不是一招鲜,特别是对于拍摄电影续作,甚至还会因为高期望值而面临更大的挑战。“熟面孔”讲好新故事,老角色碰出新火花,更考验功夫。坚持推动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以现代观念激活古老故事,才能让经典IP持续拥有生命力。
让经典IP持续焕发生命力,必须把电影拍得“更好看”。让人惊喜的是,今年春节档6部重点影片中,5部是特效大片。这些影片用“硬核”的制作水准和特效技术,支撑起文化表达,极大丰富了人们对中华传统文化的瑰丽想象。比如,《哪吒之魔童闹海》特效镜头就超过第一部全片镜头总数,拥有1万多个特效元素加持,让人惊呼“刷新视觉特效天花板”。
让经典IP持续焕发生命力,关键还在以创新的表达回应时代精神,切中当下情绪。在《哪吒之魔童闹海》中,从“逆天改命”到“打破规则”,亲情的羁绊与成长的阵痛触动很多观众的心。《封神第二部:战火西岐》中,大家团结一心保卫家园,《射雕英雄传:侠之大者》将武侠江湖的快意恩仇转化为国家大义,在春节这一特殊日子里,都切中了国人的家国情怀。可见,深耕传统文化,链接大众生活,才能让故事拥有打动人心的力量,引起更多深层次的情感共鸣。
中国电影走到今天,展现了充沛的市场活力和可持续的创新能力。春节档票房飘红,为电影市场繁荣注入了强大信心。扎根中国人自己的历史与现实,持续守正创新,用心用情讲好每一个故事,期待2025年中国电影市场,如同精彩的剧情一样“高开疯走”。(朱浙萍)
来源:中工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