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电影里,哪吒不再是那个单打独斗的小英雄,而是成长为一个肩负责任、守护家园的守护者。
这部电影,我刷了三遍,还是意犹未尽!
它不仅仅是部动画片,更像是一场关于梦想、勇气和反抗的盛宴。
电影里,哪吒不再是那个单打独斗的小英雄,而是成长为一个肩负责任、守护家园的守护者。
它很燃,也很泪目。 哪吒和敖丙的兄弟情,申公豹的无奈与挣扎,都戳中泪点。
网上有个评论说:“哪吒2的情感表达太细腻了,看得我一把鼻涕一把泪的。” 我完全同意!这种真实的、不刻意煽情的表达方式,才是最动人的。
电影中,哪吒面对不公,选择反抗。 这不仅是哪吒的反抗,也是我们每个人内心的呐喊。
它也暗藏玄机。白宫、绿卡、白头鹰……这些元素的出现,让影片的深度提升了一个层次。
电影对“天地有序”的讽刺,让我联想到现实中那些所谓的“规则”,很多时候,这些规则只是少数人的游戏规则。
影片中龙族被压迫的场景,很容易让人想到现实社会中的弱势群体。 他们渴望改变,却总是遭遇阻碍。
这种对社会现实的隐喻,才是这部电影最让我震撼的地方。
申公豹一家为改变命运的努力,也反映了我们这个社会中,许多人对阶层流动的渴望。
虽然社会充满了不公,但我们依然要相信,努力总会有回报。
电影里,哪吒最终选择自己的道路,这何尝不是对我们每个人的启发?
我们也要像哪吒一样,勇敢地面对挑战,创造属于自己的未来。
影片中,哪吒与敖丙的兄弟情谊,也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人与人之间的情感联系。
这种真挚的情感,是超越种族、超越阶层的。
哪吒拒绝母亲拥抱的片段,却又体现了中国式含蓄的家庭亲情。
细微之处见真章,这才是真正的中国故事。
电影中对“赶考”的描写,也映射了现实社会中的竞争压力。
这种压力,是每个时代都存在的,但我们不能被压力压垮。
电影里,申公豹最终选择成全弟弟,这是一种伟大的牺牲。
这种牺牲,也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舍己为人的精神。
“哥吃不惯这个……” 这句看似普通的台词,却道尽了中国式亲情的无奈和深情。
这种含蓄的表达方式,正是中国文化魅力的体现。
电影中,龙族反抗的场景,也让人联想到中国历史上那些反抗暴政的英雄人物。
他们为了正义,敢于斗争,这种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这句话,千百年来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中国人。
这种不屈不挠的反抗精神,是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
与其他国家相比,中国社会更容易出现反抗精神和斗争精神,这与中国独特的历史文化有关。
相比之下,日本、欧洲、印度,甚至美国,都缺乏这种全民参与的反抗和斗争精神。
这也许就是中国区别于其他国家的独特之处。
《哪吒2》的成功,不仅仅在于精良的制作,更在于它触动了中国人的精神内核。
它唤醒了我们心中那份对公平正义的渴望,对美好未来的向往。
电影中关于“天地有序”的批判,其实也是对现实社会中某些“规则”的质疑。
这种质疑,是进步的源泉。
这部电影,既有神话传说中的奇幻色彩,又有对现实社会的深刻思考。
它不仅仅是一部动画电影,更是一部值得我们反复观看、反复思考的优秀作品。
最后,我想说,《哪吒2》不仅仅是一部电影,它更像是一面镜子,照出了我们每个人内心的渴望和梦想。 我们期待《哪吒3》!
来源:奇闻动漫小姐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