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学五年归来,陈钰成为钢琴家和女高音“双料艺术家”

天堂影视 内地明星 2025-01-23 00:22 2

摘要:熟悉中国三大男高音的观众应该都知道,他们有一个叫陈钰的御用钢伴。大家都知道,陈钰钢琴弹得一级棒,可是鲜有人知她有一副会唱歌的好嗓子。前不久,陈钰从韩国祥明大学学成归来,经过五年多的时间师从韩国博士生导师金智贤教授的学习,她终于如愿以偿的获得了博士学位。不过,这

熟悉中国三大男高音的观众应该都知道,他们有一个叫陈钰的御用钢伴。大家都知道,陈钰钢琴弹得一级棒,可是鲜有人知她有一副会唱歌的好嗓子。前不久,陈钰从韩国祥明大学学成归来,经过五年多的时间师从韩国博士生导师金智贤教授的学习,她终于如愿以偿的获得了博士学位。不过,这个博士学位跟钢琴无关,而是声乐专业的博士。歌唱,是陈钰打小的梦想,用她自己的话说,这次她终于可以从琴凳上站起来,成为一名放声高歌的女高音了。在流行音乐的舞台上,弹着吉他和键盘自弹自唱的歌手不算新鲜,而在古典音乐的舞台上,至少在国内集钢琴家和女高音于一身的堪称凤毛麟角。从现在开始,中国古典音乐界也会出现一位自弹自唱的歌唱家。

陈钰学成回来,在她的恩师、男高音歌唱家戴玉强的帮助下,她拿出了一张由广东太平洋电子出版社出版的艺术歌曲专辑《玉振金声》,24首中国艺术歌曲可谓是她在韩国求学五年的成果展示。这张专辑就直接展示了她作为“双料艺术家”的能力,钢琴伴奏是她自己,演唱自然也是她自己,这种方式的专辑录制在国内恐怕是“独一份儿”。专辑的名字《玉振金声》也是由她的恩师戴玉强命名。专辑《玉振金声》是由陈钰博士倾情演唱并亲自演奏,开创了中国首位演唱与演奏由同一人完成的先河。专辑精心收录了12首中国经典艺术歌曲,以及12首古诗词艺术歌曲,共计24首(并且内含24首歌曲伴奏,这是非常珍贵的财富)。这些作品不仅展现了中国艺术的独特韵味,还巧妙融合了古典与现代的音乐元素,为听众带来了一场前所未有的视听盛宴。

,时长02:10

陈钰和常思思演唱《玛依拉变奏曲》

,时长02:20

陈钰和张喜秋演唱《两地曲》

01

陈钰新专辑惊艳发声

1月15日,在天桥艺术中心的卡文迪音乐厅举行陈钰新专辑《玉振金声》试听会。试听会由资深文化记者伦兵主持,陈钰的两位恩师、女高音万山红教授和中国音乐学院曲学选教授以及她的好友、女高音常思思还有男高音张喜秋等到场助阵。现场,陈钰以歌唱家的身份演唱了专辑中的几首歌曲。专辑中的《月光吟》是唯一一首原创歌曲,由天津音乐学院青年作曲家时昊作曲。这首作品汲取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在材料安排、结构布局、调性陈述等方面都独具匠心。陈钰现场深情款款的演唱了这首歌。此外,这位新晋的女高音还与张喜秋、常思思分别演绎了《两地曲》以及《玛依拉变奏曲》。当然,作为钢琴家和女高音的陈钰自然要展示一下“她弹她唱”的功夫,一曲极具难度的《那就是我》唱下来令人为之叫好。

02

歌剧演员进单位当了钢琴指导

事实上,陈钰最初的职业不是钢伴,而是一名歌剧演员。2002年,陈钰从中国音乐学院音教系声乐专业毕业,被万山红老师以及当时中国歌剧舞剧院田玉斌院长招到了中国歌剧舞剧院。三试的时候,她给全国将近60位进入第三轮的选手弹伴奏,当时她自弹自唱了歌剧《赛米拉米德》的咏叹调,独唱了歌剧《苍原》女主角的咏叹调“娜仁高娃的情歌”,此外还演奏了肖邦的“幻想即兴曲”。团长智颖文老师问她:“你想做什么工种?”陈钰毫不犹豫的说:“我做歌剧演员。”于是,陈钰以歌剧演员的身份入职中国歌剧舞剧院,从2002年到2012年,她在中国歌剧舞剧院做了十年歌剧团的歌剧演员,同时担任女高音声部长。此外,因为团里钢琴指导“青黄不接”,于是会弹钢琴的陈钰又开始担任了全团歌剧的所有排练工作。

陈钰很幸运,在她人生的第一部排练的中国歌剧《原野》中,就与著名作曲家金湘、女高音歌唱家万山红、男高音歌唱家孙毅、男中音歌唱家孙健、女中音歌唱家张晓玲等诸位前辈合作。陈钰说:“这部歌剧奠定了自己打开中国歌剧大门的审美和品味,也是自己人生中最重要的第一笔音乐财富。”除了在歌剧团演唱女高音之外,陈钰还经常行走在歌剧行当中钢琴伴奏的这个工作。2006年,她遇到了她人生中另一位重要的恩师——歌剧《木兰诗篇》的男主角、著名歌唱家戴玉强。从那之后,陈钰被戴玉强看中,成为他的音乐会钢琴伴奏。此后,又在戴玉强老师的推荐下,继而成为“三大男高音”的钢琴伴奏。

03

学艺不如偷艺

从小喜欢唱歌的陈钰,心中那颗跳动的歌唱小火苗从未熄灭,只是她不知道用什么方法将它燃起。她说:“唱歌不光是凭着激情就可以。声音是技术,音乐是艺术,必须将技术解决,艺术才有空间发挥。”有一天,戴玉强教授建议陈钰考个钢琴艺术指导的博士,而陈钰却希望继续学习声乐。因为戴玉强教授不但是一位出色的男高音歌唱家,同时也是一位声乐教育家。

那段时间,一直给戴玉强担任钢琴伴奏的陈钰在心中早已把戴玉强当成自己的师父。他给戴老师手机发了信息,列举了十条自己想唱歌的愿望。她对戴老师说:“我弹了指导了四十多部歌剧了,国内外的舞台也上了很多。很多国外的著名的剧院、一流的音乐厅舞台我也登上去了。再多弹几部,几十部,多上几个舞台,这不是我想要的。当我60岁,回眸一望,我能不能说,我好后悔,当时怎么就不敢站起来纵情歌唱呢。”她真诚的对戴老师恳求:“您教教我唱歌吧!”等了几分钟后,戴老师给陈钰的手机回了四个大拇指,他说:“好!”

从此,她就在戴老师的指导下继续练习声乐。事实上,之前多年陈钰为“三高”伴奏以及众多的歌唱艺术家们伴奏一直没闲着,一直在“偷师学艺”。在她看来,“学艺不如偷艺”,作为钢琴伴奏,她得以近距离观察每一位音乐家站立在舞台上的每一个细微的表情、口型、呼吸、动作、台风,她随时学、随时“偷”。

04

戴老师第一堂课,狗拉爬犁的故事

陈钰清晰的记得,戴玉强老师正式给她上第一节声乐课的时候,他没有发声,也没有做呼吸的练习。而是讲了一个故事。戴玉强的故事是这样的:从前,有一群爱斯基摩人,他们出行都是用狗拉爬犁。有一天,这里来了几个有钱人。他们嫌狗拉爬犁太慢,于是换上了高头大马。第一天出发,他们驰骋了千里,爱斯基摩人在后面晃晃荡荡的追赶。第二天,一匹马感冒了,第三天,又一匹马又倒下了。事实上,马在冰天雪地中很不适应这样的气候,最后爱斯基摩人不仅追上了他们,并且捡了他们所有的行囊与金钱,还营救了这些有钱人。

当时,陈钰还纳闷儿呢?老师给自己上声乐课,咋讲起爱斯基摩人来了?不过,她后来明白了老师的用意,她说:“直至今天,我每天都在受着这段话的恩惠。戴老师跟我说,慢,就是快。”圈里人都知道戴玉强老师有一副菩萨心肠,打小从农村出来的他即便成为了大艺术家也从未忘本。陈钰说:“戴玉强老师上课从不收学费,他总是心疼那些经济困难的学生。”

,时长04:49

05

钢伴——距离大师最近的地方

2011年,陈钰参加意大利罗兰多·尼克罗西声乐钢琴伴奏大赛,从来自全世界220位选手中脱颖而出获得钢琴伴奏金奖。世界著名钢琴家、作曲家、罗马歌剧院30年的艺术总监罗兰多·尼克罗西大师对陈钰说:“你弹琴很用心,我很感动”。2012年,陈钰前往意大利,成为了尼克罗西的弟子,在意大利学习期间,她废寝忘食的学习了20余部意大利歌剧。2012年,陈钰成为中国歌剧舞剧院国家二级演奏员,歌剧团的艺术指导。同年底,陈钰参加中央电视台的“十大中国歌剧,”“十大外国歌剧”的排练。来自20部歌剧的50多首歌剧咏叹调曲目,50多位不同声部的歌唱家的伴奏与排练,她与著名指挥家汤沐海先生合作圆满完成了这个艰巨的任务。

陈钰4岁师从沈阳音乐学院金石教授练习钢琴。但是,她最初的梦想并非当一名钢琴家,她对唱歌更感兴趣。13岁那年,她开始和辽宁歌剧院男中音歌唱家杨本双老师学习声乐。从此在她的心里,埋下一颗歌唱的种子。工作之后,她一直以钢琴伴奏的身份活跃在舞台上,多年来她成为中国三大男高音的“御用钢伴”,同时也为戴玉强、魏松、莫华伦三位男高音以及国内众多歌唱家的独唱音乐会担任钢琴伴奏。担任钢琴伴奏其实不是她的本意,她的本心还是与歌唱有关。她说:“我为什么想要去弹歌剧弹伴奏,因为那里是离歌剧大师们最近的地方。”

06

金智贤是谁?

在戴教授的鼓励下,陈钰考取了韩国著名女高音歌唱家、歌剧表演艺术家和祥明大学文化艺术学院院长金智贤教授的声乐博士。金智贤是谁?何以吸引陈钰漂洋过海奔她而去。据陈钰介绍,金智贤教授在韩国声乐教育界鼎鼎有名,她是韩国首位撰写并且出版声乐教学法的教授。“她当年孜孜不倦的追求,在韩国读了本科硕士,在波兰肖邦艺术大学又读了一个硕士,她觉得还不够,在美国又读了一个硕士一个声乐博士。那时候,她还带着她三个孩子一起在美国,边学习边完成学业。那是怎么样的动力,让她有着学不到真传就不罢休的动力。

最终,金智贤教授她成为享誉韩国的著名女高音歌唱家,著名的歌剧表演艺术家,教授和祥明大学文化艺术学院院长。”关于声乐教学法,陈钰介绍,这种教学法是集结了上下400多年的声乐家,前赴后继的几代人的经验,并由非常善于总结的声乐家,声乐教育家将这些经验总结成“肌肉学”、“空气动力学”“气压学”等知识,一共有五本。它详尽的分析总结了声乐的所有肌肉的正确运用,以及运用的手段。金智贤教授是韩国唯一出版发行了声乐教学法的教授,同时与陈钰一起跟金教授一起学习的还有另外45位中国博士生,他们都成为了最大的受益者。陈钰很感激这位韩国恩师:“金智贤教授不分国籍,毫无保留的教授给我们宝贵的知识。”

07

八个月磨一剑的专辑

时光穿梭,在韩国陈钰跟金智贤一学就是五年多。转眼间,到了2023年6月她终于拿到了梦寐以求的博士学位。2024年,陈钰登上了人民大会堂,第一次以歌唱家身份唱响第20届北京新春音乐会的开场曲,然后她还登上了著名的首尔艺术殿堂唱响“韩国第十六届歌剧大赏”,她也成为中国第一位登上韩国首尔艺术殿堂的女高音。

除了经常性的一些演出以外,她心里一直想着还要做点什么。她要让世界听到中国的声音。于是,她要出一张专辑,她要做一张弘扬中国经典文化、中国古典诗词的声乐作品的专辑。“选歌我一定要唱中国艺术歌曲的经典,一唱就能触动心灵,代入内心真实的情感,让老百姓感受到24首的好声音,并且让音乐爱好者和学音乐的孩子们都拥有这些充满感情的24首,由我亲自演奏的伴奏带。”

这张专辑的制作出版得益于自己的恩师戴玉强,陈钰说:“这24首的每一首曲目都是戴玉强教授一个字一个字的扣过去的。我真的特别感恩他,给我上课的时候我看见他满头白发,我真的想流泪。我认识戴老师的时候,戴老师是一位意气风发的十米开外走过来就是气场十足的歌唱家。20年过去了,戴老师也有了白发。戴老师上课特别特别认真,我都用镜头记录下来,一个字一个字揣摩。经过他的指导,作品焕发了不一样的风采,咬字的力度,情感的拿捏度,的确更加考究。”

陈钰录制这张专辑前后用了八个多月的时间。“我这个人情感比较专注,我不能一气录八首,我每日进棚,都是先录制钢琴,然后唱也只唱这一首,我再弹别的唱别的,一个是体力不够,另外一个我情感转换不过来。所以我一般会认认真真一根筋,一天只录一首,这其中有八首录制了两遍,有三首录制了三遍。可能有人会问我,你为什么要录制三遍?第一,因为我的老师戴玉强不满意,情感的拿捏,尺度,失之毫厘谬之千里。第二,因为我自己不满意,比如《红豆词》这一首,我录了两遍都觉得挺好,回家听听就觉得不是味,没把曹公那个‘滴不尽相思血泪抛红豆’的情感展现出来。然后我满网找,找一些文字资料,看电视剧,红楼梦,看书,想象,最终有一天我找到了一个诗朗诵,我一下子找到了感觉!第二天一录,录音师李品一老师说,全对了,唱完让人喘不过气来。”陈钰说,这张专辑的24首声乐作品没有修音准,“作为一个合作钢琴家多年的艺术指导,我肯定要求这方面特严格,实际我要求自己更严格。”后来,戴玉强教授亲自出山为自己的爱徒监棚录制,其中《虞美人·听雨》、《我的深情为你守候》和《七步诗》都是戴老师亲自监棚完成的。

,时长03:29

08

一人,一声,一琴,一生,足矣

陈钰一路走来,得到很多前辈艺术家的帮助与扶持。特别是自己的恩师戴玉强,陈钰满怀感激的说:“戴老师是我见过的最具师德和高超声乐技巧的艺术家和声乐教育家。我在他的身边,不仅成长成为一名合格的钢琴伴奏,并成为了中国歌剧舞剧院的歌剧艺术指导,歌剧团的中坚力量,在圈儿内也受到了大家的认可。他教我唱歌特别有耐心,他非常的小心翼翼,生怕我再受到一丁点的因为技术不正确而带来的伤害。我也小心翼翼的配合着。他跟我说,别着急练高音儿,我特别听话。就这样慢慢的慢慢的,我的嗓子 越来越好,我的高音也不觉得困难了。”

陈钰清楚地记得她第一次以歌唱家身份在苏州保利大剧院登台历练,戴老师特别贴心的给她建议:“你先别唱独唱,先唱一个重唱。”那天,戴老师安排当时已经在圈内小有名气的男高音王泽南,和她一起演唱了歌剧《茶花女》中的一段二重唱。当时,陈钰问师父:“我什么时候开个人独唱音乐会呢?”他说:“别着急,一个一个的先唱个几年再说,先在舞台上历练历练。你再摔倒了,就爬不起来了。”而后的日子,陈钰继续认认真真的非常珍惜和戴老师学习着。在录制这张《玉振金声》专辑之前,陈钰跟戴老师说了自己想出专辑的想法,戴老师还是慢条斯理的给了一句话:“别着急,慢慢儿录,出精品。”陈钰说:“我记住了他的话,慢慢的,精致的,每一个字,每一个字的打磨着。”

陈钰说:“我的人生分为我的前半生和后半生,前半生,我站在大师的身旁,羡慕的看着他们热情的演唱。我想我的后半生,一人,一声,一琴,一生,足矣。”陈钰每每想起如今已经两鬓斑白的恩师戴玉强,就会心潮起伏:“戴老师让我登上了中国众多的大舞台。同时,他也给予了我第二次的艺术生命。”

09

让世界听到中国的声音

“我感谢音乐,赐予我这么多的快乐!感谢我的每一位见证我成长的恩师,感谢唱歌和钢琴,让我拥有这奇妙的,不一样的人生!”如今成我“双料”艺术家的陈钰一路走来感慨万千。谈到为什么自己的首张专辑,为什么会选择中国艺术歌曲和古诗词。陈钰说:“我在国外学了很多,就像女高音歌唱家、声乐教育家周小燕所说,在外国唱好外国歌、在中国唱好中国歌,我要把中国的古典文化推行到全世界,让世界听见中国的声音。”撰稿/编辑/排版/张学军 摄影/大季

来源:老炮张学军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