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改编既不能简单复制,也不可脱离现实

天堂影视 内地剧 2024-12-17 10:04 3

摘要:所谓经典,就是那些经历岁月淘洗始终闪烁着艺术光芒,并在文化发展过程中起过重要作用、具有原创性和划时代意义的作品。由于自带观众流量,具有独特的文化意义和符号价值,经典可谓天然的IP富矿。由其改编的影视作品总能未播先火,激发大众的观赏期待。

日前,《红楼梦之金玉良缘》《白蛇:浮生》《落凡尘》《金庸武侠世界》等多部经典改编影视作品陆续上线,引发大众对经典改编话题的关注。

所谓经典,就是那些经历岁月淘洗始终闪烁着艺术光芒,并在文化发展过程中起过重要作用、具有原创性和划时代意义的作品。由于自带观众流量,具有独特的文化意义和符号价值,经典可谓天然的IP富矿。由其改编的影视作品总能未播先火,激发大众的观赏期待。

然而,靠经典效应激发起大众的关注后,要让他们对新改编的作品看进去、喜欢上,将好口碑传播出去,并不容易。因为一般来说,经典本身艺术质量高,观众往往对改编之作的观赏期待较大。不仅如此,很多经典改编之作不止一部,不同时代影视创作者反复对同一个经典进行诠释解读。比如,小说《红楼梦》的改编之作包括1987版、2010版电视剧,1989版、2024版电影等多个版本;小说《西游记》也被改编成电视剧、动画片、电影等不同艺术形式。当一部经典改编影视剧上线后,不可避免地会引发公众对各种改编版本孰优孰劣的讨论,成为一个媒介事件和文化现象。因此,如何从众多改编作品中脱颖而出,成为符合当下观众审美取向和观赏期待的“这一个”,是经典改编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

在投入改编创作之前,创作者都会关注经典改编的两组关系。一组关系是改编与原作的关系。经典的影视改编大多是从文学到影视的跨媒介创作。所以,在改编之前首先应研判经典的“可改编性”。有的经典故事框架明晰,细节刻画充分,人物丰满立体,文字文本特征和视听文本特征之间的差异性较小,适合进行影视语言转化,所以改编难度小。而有的经典强调作者的主观性表达,注重微妙心理的描写和象征方法的运用,重视叙述角度的变化,而使故事的连贯性、情节的戏剧性、人物的立体性有所弱化。这种情况就不太适合改编,或者说在改编时具有相当难度。

另一组关系是改编和社会语境的关系。经典一般距离当下已经有一段时间。所以,经典改编也是跨时空的创作。由于经典广为流传,其故事和人物为人们所熟知。经过长时间的积淀,每个人都结合自己的人生经历和当下时代的生活经验对经典形成某种固定认知。此外,人们在观赏经典改编影视剧之前,也已有一定的价值理念、情感积淀等。这些都属于观众的“前理解”。实际上,人们观赏经典改编作品的过程,就是其观赏期待与影视剧的创作者意图进行碰撞和沟通,接纳“前理解”远未包括的经典文本之中的意义,并进行自我审视反思,不断丰富和更新自己对人生和世界的理解,释放主体精神的过程。理解是一个再认知的过程,能为经典打开更广阔的意义空间。而所有人的“前理解”汇聚在一起,又深刻影响着作品所处的社会语境,对影视改编作品的观赏传播产生重要的影响。

基于这样的认识,我们在经典影视改编中,应对所要改编的内容辩证分析、认真探究,根据不同情况分别对待。一般说来,创作手法有移植式、注释式、近似式等。所谓移植式,就是最大限度还原原作,保留原著的基本人物体系、叙事逻辑、主体情节乃至价值内核,探索具有恒久意义的人生话题,提炼出具有恒久价值的人生哲理。这种手法一般应用于容易改编的经典。比如,《白蛇:浮生》传达的“为了爱情勇于牺牲奉献”的理念,与原作一脉相承。而《金庸武侠世界》里郭靖心怀“侠之大者,为国为民”的信念,正是对《射雕英雄传》主题的提炼。

注释式是在还原原作的基础上,对某个人物或线索进行改编。近似式只从原作中吸收一些素材进行创作。这两种手法需创作者挖掘经典中不断生长的文化基因,与当下观众的审美需求结合,生发出更富有时代感的内容。小说《红楼梦》描绘贾宝玉、林黛玉、薛宝钗等人物的生活和命运。而电影《红楼梦之金玉良缘》主要讲述贾宝玉和林黛玉的爱情故事。这就是注释式手法的应用。电视剧《繁花》则保留原著小说的很多特质。比如,该剧具有与小说相似的故事脉络和人物设置,还时隐时现着小说渲染的那种感伤怀旧的时代氛围。但电视剧和小说之间又存在着很大差异。尤其是故事的设定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小说对上海市民生活进行细致描写,更像是一种状态的陈述。电视剧将上海市民生活状态当成了故事的背景,在其中设置一条市场经济大潮下的商业竞争主线,赋予人物广阔的开拓空间和拼搏的精神面貌。这就属于近似式创作的范畴。同样采取近似式创作手法的代表作还有《落凡尘》。该片取材自“牛郎织女”的传说,在延续原故事情感主题的同时,重塑了牛郎织女的故事,让织女不再被动接受命运安排,而是主动揭露天庭的阴谋,试图掌控自己的命运,追求自由与爱情,为传统神话增添了一种现代精神。

可见,好的经典改编不是毫无创新的复制粘贴,也不是完全脱离现实的全新创作,而是站在经典的巨人肩膀上,用时代的眼光发现提炼原作中的美好,审视弥补其中的缺憾,启发广大观众通过作品思考人生、观察社会,从而获得熟悉又新鲜、隽永而独特的审美体验。

来源:济南时报-新黄河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