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023年4月28日的北京春夜,晚风还带着料峭寒意,相声圈却传来一则让人揪心的消息:著名相声演员李建华因病离世,享年66岁。这个总在舞台上用憨厚笑容逗乐观众的捧哏名家,终究没能抵过病痛的折磨。
2023年4月28日的北京春夜,晚风还带着料峭寒意,相声圈却传来一则让人揪心的消息:著名相声演员李建华因病离世,享年66岁。这个总在舞台上用憨厚笑容逗乐观众的捧哏名家,终究没能抵过病痛的折磨。
熟悉他的观众都知道,李建华的捧哏像一杯温吞的茶,不抢戏却让人回味无穷。他和李金斗搭档的《如此广告》里,一句"您这广告太悬了"的吐槽,把市井小人物的精明与无奈演得活灵活现;《五毛钱俩儿》中,他抱着咸鸭蛋篮子喊"一块钱不卖"的憨态,至今仍是相声迷津津乐道的经典片段。凭借这份扎实的功底,他曾拿下全国相声大奖赛捧哏一等奖,圈里人都说:"建华的捧哏,是能让逗哏演员踩着舒服的台阶往上走。"
除了相声舞台,李建华在荧幕上的形象同样深入人心。《马大姐和邻居们》里,他演的"王援朝"一口京片子,把老北京胡同里的热心肠邻居演得像住在隔壁的大叔;《离婚律师》中客串的退休教师,几句台词就立住了固执又善良的老人形象。可谁能想到,这个总在作品里传递烟火气的演员,自己的人生里藏着两段至今让人唏嘘的遗憾。
那年景山公园的冰棍,成了再也续不上的约定
1956年出生的李建华,打小是二七机车厂的"厂子弟"。父母是技术工人,家里条件不算差,他却总揣着几分"书呆子"气——别的孩子爬树掏鸟窝时,他正蹲在路灯下看《林海雪原》。这种安静劲儿,在他16岁插队河北农村时,反倒成了"特殊技能"。
那会儿农村晚上黑灯瞎火,知青们闷得发慌,李建华把大家凑到一起成立了"文化队"。打谷场的老槐树上挂盏马灯,他要么唱段《红灯记》,要么学说书,老乡们搬着小板凳围一圈,孩子们扒着大人肩膀笑,成了村里最热闹的光景。有次表演完,房东大娘塞给他俩热鸡蛋:"娃啊,你这嘴皮子,将来能当饭吃。"
谁也没想到这话真应验了。1976年返城后,李建华接了父亲的班成了机床工人,可手里的扳手总不如快板顺手。他写的《工人的一天》在厂里演出,台下师傅们拍着大腿笑:"这小子把咱上班的事儿说透了!"
命运的转折点,藏在1984年那个夏天。北京曲艺团去二七厂慰问,酒桌上厂领导拍着胸脯:"我们这儿有个李建华,比专业演员不差!"这话把曲艺团领导韩更生的好奇心勾了起来。当穿着工装、袖口还沾着机油的李建华站到面前,一段《珍珠翡翠白玉汤》说得字正腔圆时,韩更生心里有了主意:"这苗子得挖走。"
可李建华犯了难:厂里是铁饭碗,曲艺团听着光鲜,谁知道能不能吃饱饭?韩更生眼珠一转,想出个"曲线救国"的招——团里有个叫赵小红的财会姑娘,人长得端庄,性格也好,正好没对象。"我给你介绍个女朋友,人就在曲艺团,你过来见见?"
28岁的李建华,正被父母催婚催得头大,一听这话立马应了。在景山公园的长椅上,他第一次见到赵小红,手里攥着根快化了的冰棍,紧张得话都不利索。倒是赵小红先开了口:"我听说你会说相声?"就这一句,打开了话匣子。他们聊《烈火中永生》里的江姐,聊下乡时看的露天电影,聊到饭点,各自骑上自行车回家吃饭,谁也没提"请客"这回事。
那段日子,李建华的工资一半买了书,一半换成了冰棍和汽水——每次约会,他总变着法儿给赵小红带点"稀罕物"。1985年秋天,他主动打报告调去曲艺团,心里揣着个小算盘:离小红近点,总能多见面。
可现实给了他一记闷棍。1986年谈婚论嫁时,赵小红红着眼圈说:"我爸妈在新疆,他们想让我回去。"李建华急了:"北京有我,有你的工作,咱不走行不行?"赵小红哭着摇头:"我是独生女,不能不管他们。"
后来赵小红提出:"要不我去新疆,你留北京,咱们写信也行。"李建华看着她通红的眼睛,心里像被针扎——那会儿从北京到新疆坐火车要走七天,一封信寄到得半个月,这哪是谈恋爱,分明是熬日子。他咬着牙说:"算了吧,别耽误你。"
分手那天,赵小红把他送的《鲁迅全集》还了回来,书里夹着张纸条:"景山公园的冰棍,我还想吃一次。"可直到2023年李建华离世,这根冰棍的约定,再也没机会兑现。后来他听同事说,赵小红在新疆成了家,孩子都上大学了,只是每次说起北京,总会沉默半天。
从"血糖高点没事"到追悔莫及,66岁的他没熬过并发症
在相声圈,李建华的"稳"是出了名的。和李金斗搭档三十年,他总说:"逗哏是红花,我这捧哏就是绿叶,得衬着人家。"可这份"稳",在健康面前却成了隐患。
熟悉他的人都知道,李建华是个"工作狂"。退休前一年,他还在连着跑慰问演出,有时一天赶三个场子,午饭就在后台啃个面包。52岁那年体检,医生提醒他:"血糖有点高,注意饮食,多运动。"他摆摆手:"我这身体壮得很,偶尔高点儿没事。"
那会儿他正忙着拍《马大姐新传》,剧组盒饭里的红烧肉是他的最爱,助理劝他少吃点,他笑着说:"演员哪能挑饭?再说了,不吃饱哪有力气说相声?"直到60岁那年,他在后台突然头晕得站不住,手里的快板"啪"地掉在地上,去医院一查,糖尿病已经找上了门。
妻子陪着他跑医院,医生反复叮嘱:"管住嘴,迈开腿,药不能断。"可他哪闲得住?老搭档一个电话:"建华,有个公益演出,你得来撑撑场。"他揣着药盒就出门了。有时忙得忘了吃药,妻子打十多个电话催,他才在后台匆匆吞下药片。
2022年冬天,北京的疫情正紧,李建华的身体越来越差。以前能轻松爬上四楼的人,现在走两层就得歇口气,手指尖总麻酥酥的,夜里常常因为心脏难受睡不着。他拉着妻子的手叹气:"要是早十年听医生的话,现在也不至于遭这罪。"
2023年4月28日晚上,他在急救中心闭上了眼。同事们去送行时,发现他床头柜上还放着本相声台词本,夹着的书签是张老照片——那是1985年他和赵小红在景山公园的合影,两个人笑得像阳光下的孩子。
李建华走后,有网友翻出他当年说的《数量词》:"一生一世一双人,一粥一饭都是情。"如今再听,竟多了几分唏嘘。这个把一辈子都献给相声的演员,终究没能在遗憾里画上圆满的句号。
而他的故事,也像面镜子照见了我们自己——总以为"以后还有机会",却在拖延中错过了初恋的冰棍;总觉得"身体扛得住",却在疏忽里给了病痛可乘之机。或许人生最该学会的,就是珍惜眼前的每一份约定,呵护好自己的身体,毕竟有些遗憾,一旦留下,就是一辈子。
来源:奇妙圆月x9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