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瘦100斤被说丢了“魂”,拍《热辣滚烫》被骂“卖减肥纪录片”,新片《转念花开》刚官宣就陷抄袭争议。
瘦100斤被说丢了“魂”,拍《热辣滚烫》被骂“卖减肥纪录片”,新片《转念花开》刚官宣就陷抄袭争议。
8 次上春晚的“喜剧女王”,连缺三年春晚还拆了和张小斐的黄金搭档
贾玲这几年到底在“折腾”什么?她的路是从什么时候开始越走越拧巴了?
在娱乐圈里,贾玲大概是最特别的那种“靠体重吸流量的人”。
2024年《热辣滚烫》宣传的时候,她瘦了100斤这事上了20回热搜,连她体脂率降到12%以下的新闻,都比电影本身讲啥还火。
电影里她肌肉练得紧实的新样子,看着确实让人眼前一亮,可观众出了电影院就念叨:“是瘦下来了,咋没以前那么逗了呢?”
搁以前她演喜剧的时候,根本没这矛盾。
2015年春晚,她在《喜乐街》里大大方方说自己“从来就没腰”,跟翟颖凑的“女神对女汉子”,那可是当年的名场面,那时候拿自己身材开玩笑,反而显得特亲切、不装。
这次对自己身体的“狠赌”,贾玲可没少遭罪。
为了角色,先胖40斤,接着又猛瘦100斤,这一年里体重的变化,差不多赶上一个成年人的体重了。
但观众缘这玩意,比减肥药还难搞——喜欢她的人觉得“为了艺术这么拼,太牛了”,不适应的人就直说了“还是胖点的贾玲有那股子劲儿”。
更有意思的是,电影上映半年后,有人拍到她又胖回去50斤,生图里她笑得特开心,
网友反倒松了口气说:“这才是我们熟悉的贾玲嘛!” 她自己在采访里说得实在:“我体重减了,但我这人没变。”
可观众对女生身材的双重标准一直都在,既为减肥成功鼓掌,又接受不了熟悉的样子没了。
2021年《你好,李焕英》突然冒出来的时候,谁都没料到这部带方言的温情喜剧,一下就拿了54亿票房。
电影院里哭的人一波接一波,贾玲也凭着这个成了全球票房最高的女导演。
但争议也跟着来,有人说她拿妈妈的故事圈钱,还觉得剧情跟加长版小品没啥区别。
那时候贾玲还能实打实地回应:“我不是想当导演才拍电影,是为了拍‘李焕英’才去做导演的。” 这份实在劲,也算给她的口碑撑了伞。
三年后《热辣滚烫》一出来,情怀这张牌算是玩砸了,成了把双刃剑。34.6亿票房看着挺风光,可转头就被扒出来是翻拍日本的《百元之恋》,剧情里的励志路子也老得不行。
更让观众不爽的是宣传方式——一整年贾玲差不多没咋在公众面前露面,就靠晒减肥进度保持热度,网友都吐槽:“买票是来看减肥纪录片的?”
这种 营销比内容还重要”的操作,把《李焕英》攒下的好感败了不少。
到了2025 年的《转念花开》,观众是真受不了了。
这部号称主打反传销的新片,被网友一帧一帧对比,发现跟《人间草木》有70%都一样,连“传销窝里吃泡面”这种小细节都没改。
去年还为拍《人间草木》的新人导演叫好的观众,今年直接一起喊着 “不看抄袭片”抵制。
贾玲从当初的实在到现在的套路,口碑一路往下滑,但其实这事早有苗头。
既然《李焕英》的母女情、《热辣滚烫》的减肥事都能抄成赚票房的法子,观众肯定会琢磨:下一部要拿啥来圈钱?
贾玲连着三年没上春晚了,其实她心里藏着比管体重还难的事,那就是转型的焦虑。
以前她可是8回站上春晚舞台的“喜剧女王”,结果2023到2025这三年没去,网上光讨论就有3.7亿次,热度比当时的顶流明星还高。
更让人意外的是她还退出了综艺圈,要知道大碗娱乐刚开的时候,她跟张小斐这对组合,可是“给春晚送人”的基地里的王牌选手。
后来采访里她总算说开了:“现在小品审查太‘按教科书来’了,根本没法放开了搞创作。”
离开自己熟悉的圈子,代价一下子就看出来了。
2024年贾玲说不再管大碗娱乐的事,张小斐也没续约,这对以前的黄金搭档,事业上慢慢就走远了。
资本圈的规矩其实特现实:当她从能让全国人笑的综艺人,变成 票房过百亿的导演,之后选路的时候就只能往电影这边靠了。
她新电影《转念花开》阵容挺豪华的。
张小斐回来演了,杨紫演反派,张译、王骁也加入了,能看出来她想靠真本事翻个身。
可反传销这题材又敏感又小众,让这部戏成了“背水一战”。
成了,就能从喜剧人转成正经导演,败了,那江郎才尽”的质疑就彻底坐实了。
结语从相声圈里搞“酷口相声”的创始人,到常上春晚的熟脸,再到票房破百亿的导演,贾玲每一步都走在有夸有骂的中间地带。
贾玲的体重能跟坐过山车似的忽上忽下,但搞创作的初心可不能这样。
就像她自己说的,想让大家看到“努力和进步”,不是光盯着体重那数字。
说到底,电影票上的钱,从来不该由体重秤说了算,得靠心里那杆秤来量。
来源:寒士之言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