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阅读此文之前,麻烦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摘要:在阅读此文之前,麻烦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被称为“董卿接班人”,却事业上升期离开央视。
被嘲讽“落毛的凤凰不如鸡”,却用真诚赢得了掌声。
离开央视9个月后,李七月印证了董卿当初说的话。
李七月出生在哈尔滨一个普通的家庭,父亲按照她的出生月份给她取名“七月”,简简单单却饱含期待。
她天生就有一副好嗓子,唱起歌来清脆悦耳,民族舞跳得也有模有样,一招一式尽显灵动。
她懂事之后,父母送她去学钢琴,起初调皮好动的李七月难以静下心来,但在老师的严格督促下,她慢慢爱上了这美妙的旋律。
成绩优异的她也积极参加各种课外活动,是学校里的积极分子。
她也没想到,高中时期的活动,改变了她的人生轨迹。
原本的主持人突发状况无法登台,她临危受命,担任起主持人的工作。
站在舞台上,面对台下众多目光,她虽紧张却凭借着流利的口才和沉稳的台风,出色地完成了主持任务。
那一刻,她明确自己的梦想——成为一名主持人。
2005年的高考,李七月凭借优异的成绩考入了被誉为“主持人摇篮”的中国传媒大学。
在学校里,她不放过任何锻炼自己的机会,从校园晚会到演讲比赛,从校内广播到电视台实习,她在一次次的实践中变得更加自信和专业。
2010年毕业后,她顺利进入辽宁卫视,主持的第一档节目是早间新闻节目《第一时间》。
这档节目需要主持人在清晨就保持高度的精神集中,这对初入职场的她来说是个不小的挑战。
因为早间节目时间紧张,内容繁杂,需要在短时间内准确无误地播报新闻,还要与搭档默契配合。
但她没有丝毫退缩,每天早早起床准备稿件,仔细研究每一条新闻内容,努力提升自己的播报水平。
在这个过程中,她逐渐适应了高强度的工作节奏,也学会了如何在镜头前展现出自信、亲和的形象。
在辽宁卫视的日子,她积累了不少经验,赢得了领导和同事的认可,也收获了一批忠实的观众。
但她的心中始终怀揣着一个更大的梦想,那就是登上央视的舞台。
2011 年,对于李七月来说是梦想照进现实的一年。
这一年,她报名参加第六届CCTV电视节目主持人大赛,这次比赛汇聚了来自全国各地的优秀主持人才,竞争异常激烈。
但她凭借扎实的专业基础、出色的临场发挥以及独特的个人魅力,在众多选手中脱颖而出,最终获得优秀奖。
也正是这次比赛,让她成功踏入央视的大门,迎来了人生的高光时刻。
踏入央视后,李七月开始担任CCTV4《远方的家》的出镜记者。
她跟随节目组行走四方,深入中国的各个角落,走过繁华都市,也深入偏远乡村,攀登过巍峨高山,也涉足过宁静海岛。
这不是个轻松的差事,需要常年在外奔波,风吹日晒。
但在这个过程中,她不仅锻炼了自己的采访能力和应变能力,还拓宽了视野,积累了丰富的人生阅历。
在2015年她进入中央电视台中文国际频道《华人世界》栏目组担任主持人。
在这里锻炼3年后,她又主持了中央电视台综合频道寻人公益栏目《等着我》,担任寻人团团长,帮助一个个失散多年的家庭团聚。
2019年,李七月再次站在了央视主持人大赛的舞台上,此时的她已经积累了丰富的主持经验,更加自信从容。
她用质朴的语言、真挚的情感,讲述着那些温暖人心的故事,打动了现场的专业评审团。
甚至收获了全场唯一的一次掌声。
最终,李七月凭借优异的表现获得了董卿、康辉、朱迅等知名主持人和17位专家评审的一致好评,以文艺类主持人第一名的成绩晋级,最终获得文艺组铜奖。
这次比赛让她声名鹊起,她也因此被很多人视作 “董卿接班人”,成为了央视重点培养的对象之一。
可意外的是,第二年她就被调往了农业频道,看起来像是“降级”了。
有人猜测她得罪了领导,有人猜测她遭到了排挤,有人猜测是要让她历练。
但实际上,这是李七月深思熟虑后的选择,她认为自己已经在央视工作了十年,应该为年轻一代让路。
同时经过这些年的积累和思考,她对自己的人生有了新的规划。
就在2023年,她选择离开了待了13年的央视。
离开央视的她,真的“落毛的凤凰不如鸡”了吗?
其实从2022年开始,细心的观众发现李七月在农业频道的露面越来越少。
对于她离开的原因,外界众说纷纭,但不管是职业瓶颈、还是为了更高的经济回报,李七月的离开都标志着她职业生涯的一个重要转折点。
离开央视后,她迅速投身于自媒体领域,利用自己的专业优势和影响力,在社交媒体平台上分享各种有趣的内容,包括旅行见闻、生活感悟、文化知识等,吸引了大量粉丝的关注。
她的视频内容丰富多样,制作精良,语言生动幽默,充满了正能量,深受观众喜爱。
除了自媒体,她还积极参与农业相关的工作,继续为乡村振兴贡献自己的力量。
她深入农村,与农民们紧密合作,参与农产品的推广和销售。
通过直播带货等方式,帮助农民们将优质的农产品推向市场,解决了农产品销售难的问题,增加了农民的收入。
她并没有签约任何经纪公司,也没有接商业代言,而是悄悄加入了一个公益组织,专门为偏远地区的孩子搭建“阅读角”。
她翻山越岭为孩子送去书籍和物资,抽空给孩子们上“故事课”。
李七月能收获观众的喜爱,绝非偶然。
她的主持风格亲切自然,没有高高在上的距离感,就像一位熟悉的朋友在与观众聊天。
她的笑容温暖治愈,声音清脆悦耳,总能在不经意间拉近与观众的距离,使观众沉浸在节目所营造的氛围中。
但最打动观众的,还是董卿夸她的:
“不是技巧,而是对情感的细腻把握。”
2024年4月,李七月在社交平台上发起了“老物件故事征集”活动,邀请网友分享家里老物件背后的回忆。
她用自己标志性的温柔声音录制音频,这些音频没有华丽的后期,就像朋友在耳边聊天,却意外收获了百万播放量。
很多观众感叹道:“七月不是在主持,她是在陪伴”。
尽管离开了央视的“大树”,她的声音照样能获得观众的喜爱。
她重新定义了自己“人生价值”的意义。
她分享的内容没有华丽的包装,却以朴素真诚的风格感染了无数网友。
她身上的“生活气”,从来不是装出来的,而是她一步一步走出来的。
看似走下坡路的选择,实际上都是她在追寻自己内心的真实需求。
李七月坐在农业农村频道的工作室内,灯光柔和,镜头前的她正耐心讲解着农产品的产地与品质,直播间里的农产品样本在灯光下闪耀。
这不是许多人想象中的央视主持人光鲜亮丽的舞台,但她的笑容却比从前更加真实有力,像一口老水井,清澈而踏实。
她的笑容不再有公式化的痕迹,眼睛里写满了对生活的热爱和满足。
文章描述过程、图片都来源于网络,此文章旨在倡导社会正能量,无低俗等不良引导。
如涉及版权或者人物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内容!如有事件存疑部分,联系后即刻删除或作出更改。
部分参考资料:
李七月社交媒体
被誉为“董卿接班人”的李七月,为何被调到冷门节目,不再被重用——网易
落毛凤凰不如鸡?离开央视9个月后再看李七月,董卿的话有人信了——搜狐
来源:2号探秘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