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8月30日下午,在第十五届中国国际数字出版博览会、书香河南第四届全民阅读大会期间,《三体》海外十年影响力发布会及刘慈欣签售活动同步举办。
8月30日下午,在第十五届中国国际数字出版博览会、书香河南第四届全民阅读大会期间,《三体》海外十年影响力发布会及刘慈欣签售活动同步举办。
在这场签售活动上,刘慈欣强大的影响力可见一斑——郑州国际会展中心门口,等待签名的观众队伍一直排到了马路上。
不少读者专程从千里之外赶来郑州,只为见刘慈欣一面。有读者表示,刘慈欣构建的科幻世界为自己打开了一扇新世界的大门。
19岁女儿帮爸爸圆梦,视频里爸爸快激动哭了
来自重庆的申冰怡,在让刘慈欣签名的时候,专门打开了视频。
申冰怡19岁,在河南大学读大三,知道刘慈欣要来郑州,她特意提前几天归校,排了一个上午的队,来找刘慈欣签名。
申冰怡
她这次来,不仅是给自己圆梦,更是为了给爸爸圆梦。
申冰怡说,她爸爸特别喜欢刘慈欣。爸爸本来不是一个很爱买书的人,但是刘慈欣的书必买,家里书架里,刘慈欣的书一本不落。受爸爸的影响,她从小就爱看刘慈欣的书。
“上台签名的时候,我就打开视频,爸爸在视频对面激动得要落泪了。”申冰怡说,爸爸因为工作的原因这次不能到郑州,她要把这本签名书好好保存。爸爸正好10月过生日,她准备把这本签名书当成送给他的生日礼物。“我觉得这是最好的生日礼物,特别有纪念意义。”
带着《三体》里的“战舰”来见刘慈欣,感谢他给了自己力量
与其他人签完名喜笑颜开不同,18岁的孙畅遥拿着签名书直接哭了。“我太激动了,有点失态。”
孙畅遥从小学就开始喜欢看刘慈欣的书,“可以说是刘老师领我进了科幻的门、哲学的门,然后开启了我的新的世界观”。
孙畅遥说,她喜欢读刘慈欣的书,也期待能见到刘慈欣。今年高考前,她最大的动力就是高考后见到刘慈欣,或者去《科幻世界》杂志社打卡。“我最喜欢刘老师的作品就是《山》,里面有一句话‘山就在那里,总要有人翻的’,这句话给了我很大的力量 。我觉得人生的困难就像山一样,我要不断地去经历、不断地去爬山。”在这种力量的激励下,孙畅遥拿到了不错的高考成绩。
这次,孙畅遥的同学也陪着她一起来了,同学送她的生日礼物,是一个亲手制作的《三体》里“自然选择号”的模型。为了做这个模型,同学花了一整天时间裁剪、拼装。这个模型做得栩栩如生,不仅能转动,还能发光。
孙畅遥(右)
保存着《三体》第一次面世时的杂志,从天津到郑州圆梦
来找刘慈欣签名的还有一位特殊的读者,他带来的不是刘慈欣的书,而是一套杂志。
这是来自天津的姚大鑫。他保存的,是2006年《科幻世界》杂志首次刊登《三体》的那几期。“可以说这就是《三体》第一回出现在这个世界上的样子。”
姚大鑫
那时候姚大鑫还是中学生,《三体》庞大的科幻体系,给他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印象。他专门把这套杂志珍藏在父母床底下,这次又翻出来,来到郑州找刘慈欣签名。
“在我心目中,20年前刘慈欣就是个大哥哥的样子,现在看着还是。希望刘老师身体健康,写出更多的好作品。”姚大鑫说,这次他还见到了《科幻世界》的编辑部主任杨枫女士,也让她签了名。
在姚大鑫保存的那期杂志上,还有刘慈欣作品《赡养人类》获得2005年度银河奖的获奖感言。“《赡养人类》可以说是《三体》的前传。我特别想问刘老师,对照二十年前的获奖感言,今天他还有什么样的感想?”
他说,虽然之前没有见过刘慈欣,但是感觉自己和刘慈欣有20年的相守,自己以前从不追星,这是第一次体验到“追星”的感觉。
因为喜欢“大刘”,粉丝们现场“组队”
活动现场,还有不少粉丝现场组队。本来几个人不认识,因为共同喜欢刘慈欣,签完名就成了朋友。
来自武汉的大三学生陈实,专门提前两天来到郑州,中午12点就开始排队,签完名的时候,已经认识了5个朋友。“我们5个人临时一起结盟,因为都是大刘的粉丝。”
陈实
来自杭州的朱先生,喜欢刘慈欣10年,请了假跨越1000公里从杭州过来。他带的刘慈欣的一本合集,上面本来有刘慈欣的打印签,这次专门要个手签。
来自郑州的马瑞浩,上午9点就来了,专门带了个小凳子来排队。这次他签了两本书,“新书倒还好,主要是签一本旧书。这是我小时候11岁时买的第一本科幻小说,是刘慈欣的《时间移民》,这本书对我来说,比新书更有意义。”
马瑞浩说,他小时候特别喜欢这本书,翻了好多遍,到现在上大学还念念不忘。虽然这本书封面比较旧了,但是内页保存得非常好,几乎没有损坏。
来源:东风新闻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