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很久以来,提到“姐”,我想到的都是温暖、美好、可爱。它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称谓,更承载了许多美好的寓意和情感。
很久以来,提到“姐”,我想到的都是温暖、美好、可爱。它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称谓,更承载了许多美好的寓意和情感。
在日常生活中,当我们心甘情愿称呼一个人为姐时,意味着我们感受到了她的温暖、可亲和魅力,愿意与之建立一种亲密而美好的链接。
在综艺节目中,粉丝们喜欢称呼自己喜爱的女艺人为“姐”,如《乘风破浪的姐姐》中,霸气自信的“静姐”;低调但魅力无穷的“茜姐”,这些称呼背后,是粉丝对偶像的挚爱、尊敬和支持。
还有《脱口秀和TA的朋友们》第一、二季上备受好评的"笑友团"成员鲁豫,她凭借对脱口秀艺术的热爱和理解、对表演者的共情与呵护,以及不失幽默的精准点评,在为节目增添了深度和温度的同时,也让众多演员发自内心地将“鲁豫老师”的称呼改成“鲁豫姐”。
但今年另外两个姐的出现,却让“姐”这个字眼蒙羞,提到她们就不由自主地与可恨、恶心和没素质等词关联在一起。
第一个姐是鼻涕姐。她的故事发生在今年4月29日,上海闵行区一家馄饨店。
据说,这个姐是单身贵族,某公司主管,个人账号经常炫富,出入高档餐厅、爱马仕包包,衣品不凡,容颜美丽。包括在馄饨店就餐,其服饰、发型和妆容也一丝不苟,着实养眼。
但外在美好掩不住心底的龌龊。她吃完馄饨后,就那么不紧不慢地,很从容地将擦鼻涕的纸巾塞入公共辣椒油罐,并用勺子按压搅拌。画面之恶心让网友直呼“想吐”。
她在搅拌的时候,内心在想什么,是不是:“癞蛤蟆还想吃辣椒油,吃姐的大鼻涕吧!”
因为监控视频的曝光,食客避开了吃她大鼻涕的风险,但她也因此赢得了“鼻涕姐”的美名。
鼻涕是让人恶心作呕的词,与一个貌美如花的姐挂在一起,这画风……。让家人、亲友和同事再面对她时,情何以堪?
至少,看了这段令人作呕的视频后,我近几个月都不敢去喜欢的面馆吃面了,我怕我酷爱的“辣椒油”罐罐也被前边的食客恶意吐口水,吐唾沫、捏鼻涕。而店里没监控,没被拍到,腌臜了我的肠胃。
据说,“鼻涕姐”曾被警方传唤,承认行为恶心但狡辩说是“情绪失控”。情绪失控是有很多积极的宣泄办法的,有必要擤大鼻涕找辣酱油泄愤吗?
泄愤的结果是,她再精致美好的妆容都挂着一串恶心的大鼻涕,估计,这一辈子都难以甩脱了,因为互联网是有记忆的。
第二个姐就是这两天在网络上掀起轩然大波的“捏蛋姐”。
据网友爆料,“捏蛋姐”是一位三十岁的全职妈妈,带着5~6岁女儿旅游,入住西安一家酒店,酒店为客人提供免费的自助早餐。
常住酒店的人都知道,这种自助早餐在规定时段内,可随意取用,管饱,但不许打包,也拒绝浪费,一般都有倡导“光盘行动”的宣传招贴。
但这位妈妈用盘子一口气装了20多个煮鸡蛋,肯定吃不了。她是想打包带走。
被餐厅服务员告知不能打包外带后,不知哪来的滔天愤怒,竟当着自己年幼女儿的面,赌气将十几个煮鸡蛋逐个剥开壳并捏碎。
女儿看着妈妈的疯狂举动,眼神里满是躲闪和害怕。她一边小声劝,一边拉着妈妈的袖子示意“妈妈别弄了”,可她完全不听,硬是把所有鸡蛋全部捏完,丢下满桌的狼藉,才扬长而去。
监控视频一经发布到网上,网友就炸锅了。“捏蛋姐”也随之被推上热搜,成为“浪费、可恶和为母不端”的代名词。
尽管经酒店报警,双方最终和解。但“捏蛋姐”的正脸照和身份信息被扒出,遭遇了“全网社死”。
十几个鸡蛋不值几个钱,住得起含自助早餐的酒店,自然也买得起吃得起这些鸡蛋。“捏蛋姐”的行为之所以遭致众多网友的公愤与抨击,可能源自以下理由。
第一、“带不走就毁掉”的畸形心态
带不走是公共规则,毁掉是报复性的泄愤。
“捏蛋姐”的行为,既是对公共规则的公然蔑视,也是对食物的可耻浪费,鸡蛋何辜啊?她表面捏的是鸡蛋,实际上满腔邪火对准的是谁,想捏碎的是谁,这需要进一步考证,但这种公然糟蹋鸡蛋的行为的确令人不齿。
第二、为母不端
父母是孩子的榜样,孩子对父母是有样儿学样儿的。
她给年幼的女儿如此糟糕的示范,让女儿怎么办?学还是不学?
当女儿学到“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时,她会怎么看待母亲当众捏蛋,浪费蛋的行为?
当女儿以后在自家的餐桌上、酒店的餐桌上,读书的学校的餐桌上,看到煮熟的鸡蛋时,她是剥壳后吃还是捏碎扔掉?
当“捏蛋姐”被千夫所指,被社死而心情不好时,女儿该如何安慰妈妈,保护妈妈,并且不成为妈妈?
难怪有网友感叹:“有这样的家长,做出这样的榜样,还能让孩子健康地成长吗?”
希望世间多一些“静姐”“茜姐”“鲁豫姐”,彰显姐的温暖、力量和美好。
希望“鼻涕姐”和“捏蛋姐”之类的姐们能够管好自己,自爱自律,不要在公众场合兴风作妖,把美好的“姐”字称呼污名化,去抹黑姐。恶心姐了!
来源:广秀的情感聊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