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提起田曦薇,估计不少人会下意识想起那个甜美又有点倒霉的重庆妹子。年纪轻轻,戏路宽广,从《我的真朋友》到《卿卿日常》,一部接一部地刷存在感。但最近这波热度,她大概做梦都没想到是这么来的——新剧《子夜归》刚上线,就遭遇了娱乐圈年度大型“翻车现场”。
提起田曦薇,估计不少人会下意识想起那个甜美又有点倒霉的重庆妹子。年纪轻轻,戏路宽广,从《我的真朋友》到《卿卿日常》,一部接一部地刷存在感。但最近这波热度,她大概做梦都没想到是这么来的——新剧《子夜归》刚上线,就遭遇了娱乐圈年度大型“翻车现场”。
本来,这部剧腾讯可是下了血本,据说投资高达3.2亿。结果呢?还没捂热乎就成了水漂。这不是钱打水漂的问题,是连观众的心都凉透了。
事情要从女配黄奕说起。黄奕在剧里演个皇后,本来戏份也不多,可网友们就是不买账,说什么也不愿意为她贡献播放量。一时间,“弃剧”成风,比双十一快递还迅速。不少网友直言:“只要看到她出现,我就直接快进。”你说这尴尬不尴尬?电视剧拼的是演员阵容,但现在却因为一个配角劝退了一大片观众,这谁能受得住?
可惜祸不单行,还没等大家缓过神来,更大的瓜来了——男主许凯直接塌房!原本还有粉丝苦苦支撑,为男女主CP磕糖,现在好了,只剩田曦薇一个人在风中凌乱。你以为编剧写虐恋已经够惨?现实比剧情更狗血。
更让人无语的是,这种事儿好像专门盯上田曦薇一样。《卿卿日常》因为白敬亭那点事儿扑街,《半熟男女》杀青十天辛云来被爆恋情,《天才少女》开机第七天胡一天谈恋爱,《子夜归》第五天许凯出事……这是啥体质啊?简直是“带衰体质”附身,每次播新戏必有大瓜砸下来,让人怀疑是不是哪个编外导演在背后操控剧情。
讲真,现在古偶、仙侠这些类型最看重CP感,男主女主演得再好,如果男主被曝出负面新闻或者突然公开恋情,那些天天磕糖的小伙伴瞬间心碎一地。有网友调侃:“嗑个CP跟买彩票一样,全靠运气。”前脚刚入坑,后脚塌房警报拉响,不光钱打水漂,连感情投资都赔进去了。
当然,也有人觉得这种现象太荒唐:演员也是普通人,有自己的生活和选择,我们为什么非要把他们架在道德制高点上,一旦出了问题就群嘲围攻?但话又说回来,大制作、大流量、高投入的影视项目,就是靠着明星效应和粉丝经济运转起来的。一旦核心人物出问题,无论公关怎么洗白,都很难挽回口碑和数据。这年头律师声明比台词还多,可真正能解决什么呢?
其实看看身边,也不是只有娱乐圈才这样。“团建吃饭,有个人请假,全桌怨声载道”“公司业绩不好,总有人背锅”。只是放到明星身上,被无限放大罢了。他们的一举一动,不仅影响自己,还牵扯着团队、资本、平台甚至整个行业生态。一颗老鼠屎坏了一锅粥,在这里简直是真理中的真理。
至于腾讯那3.2亿,是继续追加营销费硬撑流量还是认栽止损,目前谁也猜不到。但可以肯定的是,没有哪家平台喜欢把钱往火坑里扔;每一次失败都是对选角眼光、艺德管理的一次拷问。与其等着塌房,不如提前给艺人上一堂职业素养课,把底线立住,把风险防控做到位,比临时抱佛脚强多了吧!
对于田曦薇来说,每次遇到这样的局面只能自嘲一句“命苦不能怪社会”。但观众真的该反思:我们追星,到底是在欣赏作品还是绑架私生活?如果每一次失望都会让优质内容陪葬,那最后输掉的不只是演员,还有整个行业的发展空间。而那些指望靠绯闻维持热度的平台,是时候换个活法,多给创作一点耐心和尊重,否则再多的钱也是竹篮打水——注定满盘皆输。
所以问题来了:你觉得如今娱乐圈频繁塌房到底是谁之过,是资本逐利惹祸还是大众审美变味,对此你怎么看?
来源:影视唐尼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