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王导的风格也便是如此,《白鹿原》也是这种的本土电影,用小人物的故事来诠释大道理。在这种影片中我们不由自主地进入了角色们所存在的世界之中,亲历其景地感受他们的喜怒哀乐。
在《中外电影史》课堂上观看了《惊蛰》这部电影后,才深深记住王全安和余男的名字,影片整体透露着土气,通篇的方言就能体现这部电影有多么接地气。
王导的风格也便是如此,《白鹿原》也是这种的本土电影,用小人物的故事来诠释大道理。在这种影片中我们不由自主地进入了角色们所存在的世界之中,亲历其景地感受他们的喜怒哀乐。
《惊蛰》片名的英文译为二妹的故事,直白而准确,全片围绕着二妹身边的婚丧嫁娶生儿育女展开,环环相连,真实演绎了正在觉醒的农村女性的生活状态。
从爷爷的去世开始,家里为制备好棺木被罚款,为了罚款强迫二妹嫁给家境殷实的章锁,逃婚的二妹在城里初识姐妹生活的无奈,以留在城里为目的寻到的感情寄托最终停止在其他女人的内衣上,失望的二妹最终回家成了章锁的老婆,两年后已为人母的二妹在听闻姐妹南下打工的消息后,一直埋藏在心底那个关于‘远方’的梦想再次复苏。而此时麻木地顺从于生活的二妹只能将梦想寄托到儿子身上。
主角余南的表演更是可圈可点,从眼神、动作、语言到口音,鲜活地演绎出了北方农村女性的淳朴和倔强。沉浸在这样一个貌似平实没有跌宕的故事中,如果可以进入角色的视角,相信观众会经历一段有点特别的心灵历程。
影片中不乏农民们淳朴而直接的笑话,看起来并没觉得沉闷无聊,只是二妹的生活有点无奈吧,生于农村,又是女孩,在家里似乎是注定要被奉献掉的“物件”。而现实中又有多少农村的、城镇的女孩、少女、女人过着不如意、没有自我的生活呢?有时甚至没有选择人生和努力奋斗的权利。男人至少还有成器的寄托,女人就像是生孩子的工具,即使二妹能打得着拖拉机,能承担家庭的负担,也不过是娃他妈。或许男人也并不喜欢被喝酒应酬的生活,但至少是有点希望的,可以选择干大事还是谋个糊口的营生,而女人呢,换来嫁妆、生娃才是正事。如毛女的感悟,要在城里立住脚也是要找个男人依靠的。
二妹对自己的生活有期待的,不想随便嫁人拿自己去换一份父兄砍树挨的3000块罚款;二妹也有感情,舍不得自己喂的猪被杀了,也下不了手去杀鱼,二妹有抗争,不让宰鱼的小子揩自己的油,看到乔连升被窝里藏的女人内衣就决心跟他一刀两断,甚至把闹哄哄的酒局搅乱。
这样看来,人跟人并不因为生在农村还是城市、上没上过学而有本质上的不同,有知识有文化的城里女人一样会有不得已的婚姻、不能不生的男孩、会出轨的丈夫和找不到自我的人生之路,并不因为她们衣着光鲜、说着普通话、坐在轿车里面而有所改变。
来源:光影故事的博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