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剧《选择》中的战术BUG(一)

天堂影视 内地剧 2025-08-30 00:38 3

摘要:埃及电视剧《选择》,讲述的是埃及军队反恐作战(埃及官方口径下的恐怖分子,背景复杂,本文为方便探讨,统一使用恐怖分子这一表达)的故事。该剧呈现了多场战斗,虽然有些设计不尽合理、但也展现了埃军的作战风格,引发观众对如何与恐怖分子作战的思考。本文对该剧中的战术设计进



埃及电视剧《选择》,讲述的是埃及军队反恐作战(埃及官方口径下的恐怖分子,背景复杂,本文为方便探讨,统一使用恐怖分子这一表达)的故事。该剧呈现了多场战斗,虽然有些设计不尽合理、但也展现了埃军的作战风格,引发观众对如何与恐怖分子作战的思考。本文对该剧中的战术设计进行专业解读。

1.哨所何以被“团灭”

《选择》的故事里,有一座孤独的哨所,约一个班的兵力守卫这里。这是一个前哨,更像是一个孤哨,哨所四周一片荒凉,似乎得不到任何力量的支援。一个清晨,战斗在这里打响了。一辆满载蔬菜筐的皮卡抵达哨所。哨兵热情地上前打招呼时,迎来的却是一梭子子弹。随后,又有两辆皮卡冲向哨所,车上的重机枪肆虐地喷射着火焰,埃军哨兵一个个倒在血泊之中。这个哨所的“团灭”看似因为遭到突然袭击,措手不及,然而,仔细观察会发现,这样的结果其实是必然的。

一是哨所配置位置不讲究。这个哨所——也有说这是一个检查站,但无论从设施构成还是兵力配置看,它都不像是一个检查站一一应属于一个前哨。前哨一般是部队向威胁大的方向派出的警戒力量,通常配置在距大部队约一公里处。这样的距离既能起到警戒的作用,也能得到主力的有效支援。然而,当哨所遭遇恐怖分子攻击时,没有得到任何有效支援,从这一点分析,其配置的位置显然超出了合理的范围。

二是哨所配置设施不健全。从画面看,这个哨所没有设置任何拦阻设施,仅在出入口设置了一个简易“起落杆”,这样的配置甚至不如一个正规的停车场。在形势紧张的地区,哨所至少要设置路障、阻车器和铁丝网等。同时,拦阻路障设置在距离房子如此近的位置也不够科学,合理的距离应是在确保遇到袭击时,不伤及房间内的人员。

三是哨所配置力量不科学。恐怖威胁较大时,负责车辆盘查的哨兵不应只有一人,通常是一个三人小组,一人盘查,一人警戒,一人支援。这样可以应对盘査过程中可能遭遇的袭击。同样,楼顶的火力点,也至少应设置机枪手和机枪副手两人。然而,剧中哨所内的士兵似乎对反恐形势十分乐观,所有人都保持“松弛“的状态,以致遇到袭击后手忙脚乱。稀松的设施、稀松的武器,加上稀松的哨兵,注定了这个哨所的“团灭”。

2.突袭据点的思路

为了报复恐怖分子的袭击,埃军组织了两个突击小队,搭乘“支奴干”直升机,直扑恐怖分子的一个据点。行动基本达成了作战目的。虽然这场战斗略带理想化,更像为电影效果而设计的,但埃军突击队的策略符合突袭恐怖分子据点的基本要求,打得也像模像样。一般而言,恐怖分子的据点不会有太过完备的防御设施,也不会像正规军部署得那样周密,但基本的防御手段还是有的。对于突击小队而言,特别是对处于恐怖分子后方的据点攻击,更加讲究策略。

一是先剪除外围。外围恐怖分子不是攻击的重点,但可能影响对核心目标区的打击,因此,要先剪除外围的恐怖分子。这一点,《选择》的展现还算完整。突击小队在行进中突然发现外围警戒力量,便悄悄将其消灭。但这里的恐怖分子显得过于“业余”,外围警戒不但没有构筑工事,还点燃了火堆,生怕突击小队找不到他们似的。

二是再除掉“眼睛”。“眼睛”是指恐怖分子布置在据点制高点的警戒。这些警戒一旦发现情况,会立即发出警报,恐怖分子的主体力量便会进入战斗状态,不利于对其实施围剿,因此,要及时除掉恐怖分子的“眼晴”。

三是展开突袭。当秘密接近目标区后,要指挥主要力量,充分发扬火力,对恐怖分子展开全面攻击。这是达成突袭目标的关键。这里,《选择》在设计上有一点不足,在除掉楼顶恐怖分子时,队员们还未进入突袭发起的最佳阵地。过早地开枪,使得突击小队不得不跑步向恐怖分子所在的房屋冲击。剧中这么处理,也许是为了设计突击队员触发地雷的情节。其实,突袭时还可以在外围配置火力点或狙击手,一方面,可以支援突袭行动,另一方面,也可以对逃窜的恐怖分子实施狙杀。

来源:小蚂蚁的影视圈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