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悬疑剧爱好者们这次是真的沉默了。爱奇艺迷雾剧场新剧《目之所及》8月29日刚一开播,就以4.9分的豆瓣开分刷新了系列最低纪录,把之前《致命愿望》4.0分的"烂片标签"又往前挪了一大步。要知道,这个曾经诞生过《隐秘的角落》《沉默的真相》等9分神作的黄金厂牌,如今交
悬疑剧爱好者们这次是真的沉默了。爱奇艺迷雾剧场新剧《目之所及》8月29日刚一开播,就以4.9分的豆瓣开分刷新了系列最低纪录,把之前《致命愿望》4.0分的"烂片标签"又往前挪了一大步。要知道,这个曾经诞生过《隐秘的角落》《沉默的真相》等9分神作的黄金厂牌,如今交出的这份答卷,让观众忍不住吐槽:"这哪是什么悬疑剧,分明是豪门伦理剧套了件悬疑的外衣。"
地域悬浮症:川普混搭欧式豪宅
最让观众觉得出戏的,是那"四不像"的地域设定。宣传时明明打着"川渝市井悬疑"的旗号,结果正片里,欧式水晶吊灯的豪宅里摆着麻辣火锅,警察办案时突然蹦几句散装四川话,下一秒又切换成标准普通话,被网友精准调侃成"像在鸳鸯锅里加奶油——又怪又腻"。
这种语言上的混乱,在国产剧里早有先例。2009年的《大生活》就因为四川话和普通话交替出现,被批成"没放够辣椒的水煮鱼",没想到十五年后,《目之所及》又重蹈了覆辙。有重庆观众较真道:"警察跟踪嫌疑人时直接问服务员'刚才那人去哪儿了'?这在现实里,早就被当成疯子了!"这段被骂上热搜的剧情,暴露的不光是细节上的粗糙,更是对地域文化的一种敷衍。
更让人觉得割裂的是视觉风格。明明故事设定在多雨潮湿的川渝地区,剧中人物却住着带旋转楼梯的别墅,女主的化妆台比奢侈品柜台还要亮堂。有观众翻出宣传海报对比:"说好的'接地气市井悬疑'呢?这分明是在《小时代》片场拍悬疑片啊。"
悬疑变伦理:三角恋盖过破案线
作为一部悬疑剧,《目之所及》的破案线被观众吐槽"还不如家庭伦理剧来得刺激"。开篇杀人案引出的丈夫家暴、妻子说谎、情人遇害等情节,本应该是层层递进的悬疑伏笔,却被网友扒出全是老套路:"家暴、出轨、复仇的buff叠了个满,就像十年前的狗血剧换了身衣服。"
迷雾剧场的招牌本是"12集精品短剧",但这部剧刚播4集就暴露了节奏问题。警察跟踪嫌疑人时不亮身份,服务员还能配合;妻子明明报了家暴警,却谎称夫妻和睦——这些反逻辑的剧情,让悬疑感消失得无影无踪。有观众总结道:"前两集靠配乐营造紧张感,后两集靠吵架推动剧情,还不如直接改名叫《豪门怨妇图鉴》。"
对比《隐秘的角落》靠爬山梗封神,《目之所及》的悬疑设计就显得格外敷衍。剧中所谓的"高能反转"——丈夫假死、双胞胎疑云等设定,早被网友在弹幕里剧透得底朝天。悬疑爱好者失望地表示:"现在看迷雾剧场,就像拆盲盒拆到了重复款,套路都猜腻了。"
演技救不了烂剧本:罗晋疯批难掩逻辑硬伤
就算演员们集体发力,也没能扶起这部摇摇欲坠的剧。罗晋饰演的家暴丈夫贡献了"疯批名场面",掐脖子的戏份因为眼神到位上了热搜;余男饰演的刑警队长气场全开,被赞"刑侦剧女主的正确打开方式"。但再好的演技也架不住离谱的剧情,有观众调侃:"罗晋演得越疯,越显得剧本逻辑有多傻。"
这已经不是迷雾剧场第一次翻车了。从《致命愿望》的4.0分到如今《目之所及》的4.9分,曾经的"悬疑剧天花板"为啥频频失手?业内人士分析:"《隐秘的角落》靠社会议题出圈后,跟风者只学到了家暴、出轨这些元素,却丢掉了扎实的剧本打磨。"观众对悬疑剧的要求早就升级了,单纯靠猎奇设定和明星阵容就能糊弄人的时代,已经过去了。
目前《目之所及》的差评还在不断增加,不少观众怀念2020年那个推出《隐秘的角落》《沉默的真相》的黄金时期。那时候的迷雾剧场,靠"每10分钟一个反转"的紧凑剧情征服了观众,而现在的新作,却靠"每10分钟一个槽点"引发热议。有网友痛心疾首地说:"再这么折腾下去,迷雾剧场怕是要改名叫'迷雾骗局'了!"
从9.2分到4.9分,迷雾剧场的口碑滑梯着实让人唏嘘。这部被寄予厚望的新剧,最终成了观众口中"用奶油煮火锅"的失败实验——既丢了悬疑的魂,又没接住地域的味。接下来爱奇艺能不能救回这个金字招牌?恐怕还得等下一部作品给出答案。
来源:工业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