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京也带不动!新片6天票房仅26万惨淡撤档,没想到“拉”成这样

天堂影视 内地电影 2025-08-29 14:28 2

摘要:电影《再见,坏蛋》上映才6天,票房才26.7万,片方想丢不起这人就迅速匆宣布撤档。

文|心上了锁

编辑|心上了锁

【前言】

吴京也救不了!《再见,坏蛋》上映6天惨淡撤档,26万票房!

“吴京出品,必属爆款”几乎成了票房定律,可这一次,现实却一点没留情面。

吴京这是拉了,没想到拉成这个样子。

电影《再见,坏蛋》上映才6天,票房才26.7万,片方想丢不起这人就迅速匆宣布撤档。

这一记响亮的耳光,一下子打醒了指着“明星带流量”的美梦,也让我们看清:所谓的光环,正在失效。

吴京这块招牌,怎么突然不灵了?是观众变了心,还是市场换了天?今天,咱们就聊聊这场惨淡票房背后,那些没人明说却必须看透的真相……

8月28日,《再见,坏蛋》官宣因“技术原因”撤档——既然是技术原因,为什么还要上映呢?是不是还有别的原因?明白人都能看出来,都已经上映了,只有三个字导致的,那就是没人看。

这部电影是吴京出任出品人,并参与了客串的电影,最终上映,万万没有想到的是上映6天总票房只有26.7万元!这个数字叫很多网友大吃一惊。换成观看人数还不到8000多,也就是说没人看。是怎样导致的呢?片方嘴上说技术的问题,我明白人眼里都明白,这次观众真的没有买单。

这部电影吴京到底参与了什么呢?没说只是挂了个名。

虽然吴京的名字出现在出品人一栏,据了解,他并没有深入参与这部电影。更多像是“友情支持”,挂个名、露个脸,真正投入的精力非常有限。片方原本想借他的名气拉点观众,可没想到,这届观众越来越精明,不再轻易为明星的“面子”买单,现在的观众都学精了。

这个片子的质量到底行不行?

目前某平台上还没有开出评分,才上映6天就撤销下架了,还没来得及评分。但短评区早已沦陷:“剧情老套”“演技尴尬”“吴京就客串三分钟,完全是噱头”……几乎清一色差评。说明电影本身的内容,根本没有经得住市场考验。说的也是没有真正经历的,算不上什么好的片子。

这个就是宣传几乎都没有声音。

我们看一下对比就知道了,比如《战狼2》《流浪地球》那种铺天盖地的宣传阵势,《再见,坏蛋》简直安静得像没上映。没热搜、没路演、连吴京自己微博都没提——这种“躺平式运营”,票房能不凉吗?看来是片方给的票子不到位,要不然会是这样的结果。

不只是吴京:明星带货失灵,观众为什么不再迷信“大牌”?

岂止这一部?最近几年,多少大明星加持的电影纷纷翻车:

成龙的《龙马精神》,票房和口碑双双不及预期;

沈腾客串的《超能一家人》,被观众吐槽“诈骗营销”;

·就连漫威、DC这种超级IP,在中国也越来越卖不动。

说到底,观众真的变了:

更看重电影本身:剧情、演技、制作,比明星脸更重要;

口碑传播极快:一部电影好不好,抖音、B站上几条吐槽视频,就足够劝退大多数人;

档期和类型没选对:《再见,坏蛋》挤在暑期档,却又没特色,注定被埋没。

吴京凭借《战狼》系列和《流浪地球》成功奠定了实力派男星的地位,频繁客串、过度曝光,也开始带来一些反效果:

项目太多太杂:他名下关联公司超过10家,参与项目20多个,质量难免参差不齐;

观众审美疲劳:老是同一张脸、同一种风格,如果没有突破,看多了也会腻;

被资本当作“流量密码”:如果总是被拿来当作噱头使用,反而会消耗他的观众缘。

不过话说回来,观众仍然期待吴京真正主控的作品,比如《战狼3》。这说明大家不是反对吴京,而是拒绝敷衍。

内容才是根本

像《消失的她》《孤注一掷》能爆,不是因为明星多,而是故事本身击中社会情绪,引发共鸣。

宣传要实在,别忽悠

靠明星噱头把观众“骗”进影院,结果电影质量跟不上,只会让观众越来越不信任。

要多给新人新作机会

总是那几张脸、那几种题材,观众迟早会腻。中国电影需要更多新导演、新类型、新演员。

吴京票房“失灵”,不是一个笑话,而是一个信号:

中国观众正在成长,他们不再盲目为明星买单,他们要的是好作品。

这场26.7万的票房惨案,不该只让吴京背锅,更该让整个电影行业清醒。

你觉得吴京还能靠下一部作品重回巅峰吗?

或者,你有没有被哪部“明星烂片”坑过?

欢迎在评论区畅所欲言!

免费声明:本文纯属为观众发声,不代表任何资本立场!

信息来源:4.64 复制打开抖音,看看【海报新闻的作品】吴京出品电影《再见,坏蛋》撤档,上映6天票房仅26... https://v.douyin.com/ylEm0eOw4kQ/ qEh:/ t@e.oQ 10/31

来源:心上了锁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