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轶扛不起 S + 大女主?《与晋长安》的尴尬,招商和热度的双重滑坡

天堂影视 内地剧 2025-08-29 14:16 2

摘要:问题就出在这儿:当 “女将军沈渡” 成了唯一核心,观众突然发现 —— 剧本给的人设是 “硬核”,但剧情里的沈渡,搞事业靠男主救场,谈恋爱占了大半篇幅,所谓 “女将军” 更像个标签;再看搭档丞磊,演技是有,但之前《虚颜》、《云之羽》的受众盘,和宋轶的国民度根本不

谁能想到,顶着 S + 制作、宋轶一番大女主、“女将军硬核成长” 标签的《与晋长安》,会陷入在 招商和热度的双重滑坡 里?

开播 5 天,站内最高热度 8079(和 A 级剧《定风波》打平手),云合数据市场占有率仅 8% 排第四。

更绝的是招商 —— 播到第 10 集,广告数还维持在 2 - 3 个,品牌合作才 4 家,连同平台 A 级剧《定风波》都比它能打(《定风波》集均广告 3.5 个)。

这哪是 S + 大剧的排面,分明是 “高定包装里塞了件快消品” 的既视感。

宋轶以前有多顺?《赘婿》里的苏檀儿,靠 “经商搞事业” 吸粉;《长风渡》里的柳玉茹,借 “先婚后爱” 爆火。

但仔细看:这俩角色 要么是群像戏里的亮点,要么是男频剧里的女主 ,真正独挑大梁、扛全剧叙事的,《与晋长安》是头一回。

问题就出在这儿:当 “女将军沈渡” 成了唯一核心,观众突然发现 —— 剧本给的人设是 “硬核”,但剧情里的沈渡, 搞事业靠男主救场,谈恋爱占了大半篇幅 ,所谓 “女将军” 更像个标签;再看搭档丞磊,演技是有,但之前《虚颜》、《云之羽》的受众盘,和宋轶的国民度根本不在一个量级,CP 感没出来,扛剧压力全压宋轶身上。

更扎心的是 “抗剧力” 的本质 :观众追的是 “角色魅力 + 故事逻辑”,不是单纯看演员脸。宋轶以往的角色,要么有群像托底,要么有男频爽感兜底,这次大女主剧本不给力,就算她演技在线,也架不住剧情 “硬核人设软着陆”。

“S + 制作” 是块金字招牌,但观众和广告商早学会 “拆穿包装看里子” 了:

招商数据骗不了人 :《与晋长安》集均广告 2.1 个,《定风波》(A 级)集均 25.4 秒广告时长,品牌数 10 个。广告商比谁都精 —— 他们算的是 “投入产出比”:热度越高、受众越广,才愿意投资。该剧招商冷遇,本质是 市场预判它 “爆不了”热度曲线藏玄机 :开播后热度爬得慢,8 月 25 日冲顶 8079 后就开始平走,和《定风波》的热度走势几乎重合(《定风波》8 月 2 日峰值 8052)。有意思的是,《定风波》是 A 级制作,主演王星越、向涵之的国民度远不如宋轶 + 丞磊。这说明 S + 的投入,没转化成 “S + 的热度势能” —— 表现在哪了?服化道?宣发?还是剧本打磨?

“S +”制作:不是请顶流、加预算,就能叫 S+。观众要的是 “制作匹配实力,剧情撑得起标签” ,否则再贵的包装,也只能是虚有其表。

广告商的选择,比观众的吐槽更诛心:

“有效播放” 才是硬通货 :云合数据里,《与晋长安》市场占有率 8%,前面还压着《生万物》《子夜归》、《献鱼》。这些剧要么是 IP 改编(如《献鱼》),要么是强情节(如《子夜归》),观众做了选择,广告商自然跟着数据走。“大女主” 标签失灵了 :前两年 “大女主” 是香饽饽,现在观众见多了 “披着大女主外衣谈恋爱” 的套路,《与晋长安》没跳出这个窠臼,广告商也不愿为 “旧瓶装新酒” 买单。

更现实的是:“抗剧论” 认知是不是要改变一下 —— 演员扛不动剧,剧本和故事才是核心。宋轶也是爆剧认证的,这次没能顺利抗下来,不能全部说是她的问题。

演员别迷信 “过往成绩”,角色和剧本才是命门;平台别迷信 “S + 包装”,内容质量才是热度发动机;观众别迷信 “流量标签”,好故事永远比噱头值钱。

现在就看《与晋长安》后面能不能 “成功逆袭”—— 要是剧情还在 “女将军谈恋爱” 里打转,就算宋轶演技封神,也很难改变这一局面。

你觉得《与晋长安》开播失利,哪方面没做到位?来评论区唠唠~

来源:一叶扁舟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