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五年时间,白玉兰最佳男配加身,这火箭蹿升的速度,让不少流量明星都眼红。 但捧杯仅仅两个月,这位“叔圈新贵”又玩起了新花样,马伊琍那句“他比我更像演员”,似乎正在变成现实。
“他凭什么?”——这句话最近在娱乐圈出现的频率有点高。 说的就是那个其貌不扬,却让半个娱乐圈都“提防”的蒋奇明。
五年时间,白玉兰最佳男配加身,这火箭蹿升的速度,让不少流量明星都眼红。 但捧杯仅仅两个月,这位“叔圈新贵”又玩起了新花样,马伊琍那句“他比我更像演员”,似乎正在变成现实。
话说1992年,南宁的艺术家庭里,蒋奇明呱呱坠地。 老爹是彩调名角,老妈是高胡演奏家,按理说,这孩子也得往艺术道路上奔。
可爹妈都是过来人,深知这行饭不好吃,砸锅卖铁也想让儿子考个好大学,找个铁饭碗。 谁知这小子,偏偏对舞台上的光影着了迷,硬是考进了中戏学表演。
科班出身,专业自然不在话下。 大学期间,蒋奇明就靠着话剧崭露头角。
这舞台剧啊,可比电视剧磨练人,情感拿捏必须精准到位。 毕业后,同学们都扎堆往影视圈跑,梦想着一夜爆红。
他倒好,继续在话剧圈里死磕,还玩起了音乐剧,愣是吸引了一票忠实粉丝,业内也对他赞不绝口。 这年头,谁不想一夜成名?可蒋奇明偏偏是个“明白人”。没背景、没资源,颜值在娱乐圈里也不算突出,演偶像剧?估计得被观众喷死。
所以,他选择了一条“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先在话剧圈站稳脚跟,再图谋其他。 可天有不测风云,一场疫情,把所有人的计划都打乱了。
剧场关门,演出取消,蒋奇明也面临着生存危机。 为了填饱肚子,这位未来的“视帝”,竟然在网上开始了卑微求职。
“吃苦耐劳,踏实肯干,不嫌脏活累活。”你能想象吗?一个中戏毕业的演员,竟然在网上这样推销自己。 他没想着靠脸吃饭,也没想着一步登天,而是选择了一条最接地气的道路:体验生活。
在便利店打工的日子里,蒋奇明像一块海绵一样,疯狂吸收着周围的一切。 他观察着每一个顾客,和他们聊天,倾听他们的故事。
他坚信,戏剧来源于生活,而演员的最高境界,就是“不像演的”。 谁也没想到,这段“打工人”的经历,竟然成了他日后演艺事业的宝贵财富。 只要是蒋奇明参演的作品,无论是主角还是配角,都能迅速走红。
这,或许就是所谓的“厚积薄发”吧。 2020年,蛰伏多年的蒋奇明,终于开始转战影视圈。
多年的话剧舞台经验,让他的演技更加炉火纯青。 在《亲爱的小孩》中,他与秦昊首次合作,就得到了对方的认可。
秦昊觉得,这小子,前途无量。 好演员之间,总是惺惺相惜。
后来,秦昊在出演《漫长的季节》时,觉得傅卫军这个角色简直就是为蒋奇明量身定做的,于是力荐给了导演。 就这样,蒋奇明成功拿下了这个角色。
秦昊算是蒋奇明的伯乐,让他少走了许多弯路。 当然,蒋奇明自身的努力和演技,才是他成功的关键。
他饰演的傅卫军,是个聋哑人,没有一句台词,只能通过表情和肢体来表达情感。 这难度,可想而知。
为了演好这个角色,蒋奇明在开拍前苦学手语,还为角色设计了一个经典动作——打架前摘下助听器。 观众以为这是在耍酷,其实不然。
傅卫军家境贫寒,助听器对他来说是珍贵的东西,摘下来,是为了防止打架时弄坏。 这个细节,简直绝了!
《漫长的季节》之后,蒋奇明又迎来了一部让他彻底爆红的作品——《边水往事》。 明明只是个配角,风头却盖过了主角郭麒麟。
他把王安全这个小人物的贪婪、善良、狠辣、圆滑,演绎得淋漓尽致。 每一个眼神,每一个语气,都恰到好处。
据说,《边水往事》的导演最讨厌演员乱改戏。 但面对蒋奇明,他却开了绿灯:“这种有天赋的演员,想怎么加就怎么加!” 在出演《我的阿勒泰》时,马伊琍甚至觉得自己不如蒋奇明。
为了演出“双眼充血”的状态,他不惜往眼睛里撒沙子。 这种敬业精神,让马伊琍震惊不已。
她说,那一刻,他不是演员,而是角色本身。 敬业,或许是蒋奇明成功的另一个秘诀。
他总能让观众相信,他就是角色本身。 眼瞅着七夕就要到了,蒋奇明和张艺凡合作的电影《七天》也要上映了。
奇幻爱情故事,想想就有点小期待呢。 话说回来,娱乐圈里“一夜爆红”的故事太多了。
但真正能走得长远的,还是那些有实力、肯努力的演员。 蒋奇明用自己的经历证明,只要你有真本事,就不怕没机会。
在这个流量至上的时代,蒋奇明的走红,无疑给那些还在默默努力的演员们,打了一针强心剂。 只要你肯付出,总有一天,会被人看见。
就像那句老话说的:“是金子,总会发光的。” 蒋奇明的爆红,也引发了人们对于“好演员”标准的讨论。 难道只有颜值高、流量大的才能被称为好演员吗?显然不是。
真正的演员,应该像蒋奇明一样,能够沉下心来,认真揣摩角色,用自己的演技,打动观众。 话说回来,你觉得蒋奇明算得上是好演员吗?他的走红,对于当下的娱乐圈,又意味着什么呢?
来源:嗨玩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