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温《琅琊榜》,顿悟梅长苏为何宁可战死沙场,也不愿意留在金陵

天堂影视 内地剧 2025-08-28 08:46 1

摘要:英雄到底是什么?是得意时万人敬仰,还是身败名裂还在心里留着一根秉直的弦?讲梅长苏吧——也就是曾经的林殊,他的一生,就是不断地失去、选择、又不会彻底放下。你说,为什么一个少年会愿意苦熬十几年,只因为心里那一点公正未死?

英雄到底是什么?是得意时万人敬仰,还是身败名裂还在心里留着一根秉直的弦?讲梅长苏吧——也就是曾经的林殊,他的一生,就是不断地失去、选择、又不会彻底放下。你说,为什么一个少年会愿意苦熬十几年,只因为心里那一点公正未死?

讲到底,林殊和璇玑公主,都是被世事逼出来的“复仇者”。但是你细细琢磨,他们两个人,骨子里追求的东西虽看着相似,实际天差地别。璇玑公主的路子是:只要能让仇人付出代价,其他都可以不要——亲缘也好,名声也罢,甚至自己的未来,统统能赌上。可是梅长苏不是。他曾是金陵城里最灿烂的少年,家世好、朋友多、恋人痴,对未来有的是想象。但大祸临头,他全没了——只剩下心头那点未熄的火,还在为七万赤焰冤魂撑着。

说实话,火寒毒是什么滋味?你可以去看看蔺晨给聂锋治毒那一段。聂锋的毒才是梅长苏的三分之一,活得都不像个人样了。蔺晨给出两条路:一是活下来,但长毛、舌头僵,勉强喘气算活着;二是彻底断毒,要“换皮碎骨”,把人扒了一层,又得忍下一身寒毒,寿数不过三十几。你猜梅长苏选哪个?当然是后者,只因为他心里还记着“需要正常容貌”的这件事。他不图别的,只是要能走进金陵,能让冤案昭雪,这脸,不能丢。

这金陵城里的日子,有甜也有苦。他带着一身毒,在阴冷的屋子里盘算布局,耗尽所有精力,为的不过是让老友、爱人,和无数被诬陷的兄弟能有一个说法。他见到霓凰时,她哭着说“不许你再走”,他心里怎样呢?有愧,有痛,但最后还是没有答应。对他来说,让身边人的回忆停留在最美好的时刻,已经是最后的温柔。梅长苏把全部的精气神,都给了这一桩案子的昭雪。他能硬撑着见天下人,却不能熬着再让亲人、朋友眼睁睁看他撑不住。

其实说到底,这家伙骨子里,还是那个一身傲气、顶天立地的少年。他陨落的不只是容貌,更是一切曾经拥有的美好。从沙场英雄成了病榻谋士,每日抱炉子取暖,化身一身心机和算计的人物——外人只看到他的沉稳,他们没看到他为这张脸、这副身体付出了多少苦和痛。

当所有人终于明白他就是林殊时,大殿之上,靖王呆住了。那些年靖王一直怀疑,每每试探,就是不敢相信这个病弱的男子竟是他陪着长大的兄弟,仿佛只有疯子才会这样想。直到真相揭开,林殊也没给一个眼神,全程低眉,默不回头。这一刻,他自卑也好、不愿再见也罢,都已经无路可走了。身边的人都在变,金陵城的温柔、亲友的笑颜,从七万兄弟尸骨成山那天起,早就不在了。

曾经最宠他的舅舅,温厚仁爱的祁王兄,死了;一起策马扬鞭的少年们,散了。他在金陵的时光,只能留在别人记忆,他自己已经回不去了。他说,地狱归来的人,不可久留。离开的理由,其实不止一条。他为靖王铺路,扫清夺嫡障碍,洗冤昭雪。如果让自己留下,不仅朝堂上疑云重重,靖王登基也难清清白白。他不想让所有人的血和泪,就这样被人一句“靠阴谋得天下”颠覆。

有意思的是,梁帝这老子,跟梅长苏心里琢磨的倒也不谋而合。梁帝私下见他,说可以重审赤焰旧案,但前提是梅长苏不得任职、不与他相见。这话听着挺讽刺。梅长苏一口答应,他不是搅朝堂的人,更不会让萧景琰因自己蒙上半点阴影。其实他早想好了——天高海阔,江湖自在。真要论起梅长苏的实力,他在江左盟掌舵、和琅琊阁阁主蔺晨称兄道弟,能一手把靖王从最不被看好的皇子变成太子。你说,身边有这么一号人物,做皇帝的心里能不打鼓么?这就是人性,没有谁能一辈子信得过别人,哪怕是少年时的生死之交。

想想萧选当年还是皇子的时候,意气风发,和林燮、言阙痛饮、谈理想。他们以为自己能改变一国风气,结果呢?等他坐上皇帝的龙椅,所有的理想变成了权谋、制衡,处处猜疑,亲情友情全得让位于帝王之术。梁帝不是没有疼过梅长苏,但做了皇帝以后,人慢慢就变了。他专门整了悬镜司,就是怕有人威胁自己。萧景琰能不能保住初心,这谁能说得准。梁帝留下的话,听着冷心:坐上至尊之位后,谁都变。林燮想要的天下,他给不了;祁王也不行。换了谁都一样。梅长苏反驳,却也微微有点犹豫。人性,谁能说清?

梅长苏在金陵,提拔的新人大多出自自己的举荐。蒙挚是他最信任的兄弟,霓凰是他一生的挚爱。江湖里最神秘的两大帮派,他全都跟掌门人称兄道弟。连靖王能登上皇位,也是梅长苏一手布的局。他要是留在朝堂,萧景琰哪有一天睡得安稳?梅长苏懂这些,这就是他宁肯清清楚楚离开的原因。有时候,留白才是最好的成全。

本来吧,他准备和蔺晨、飞流一路北上,做个闲云野鹤。可是事与愿违,边境突然起了战乱。国家有难,这时候靖王刚当太子,若他亲自领兵,又会被朝廷抓住把柄,说是夺权。梅长苏(林殊)自己是军人出身,宁可最后搏一命,也不愿让靖王硬碰这摊浑水。他不是璇玑公主,心头只认死仇。他在乎的是七万兄弟的名誉,百姓的安稳,霓凰的安全,靖王的清白。他举荐自己出征,其实就是替所有人收个尾,也替自己做个了断。

林殊最后在沙场倒下,身边人都说悲壮,可我觉得,这算是他生命里最后一次发光吧。他不是为仇而生,而是为理想,为一个从少年时就信的东西,最后也肯赔上一切。所有人都说林殊死了,梅长苏也走了,可那种少年气、那种明媚,大概只在他最深的回忆里活着。剩下的人,能不能守住他拼回来的公正,这才是金陵的问号。人心到底什么样,谁都说不透。林殊走了,问题却留着——如果换了我们,会选走哪条路?

来源:影视大哼唧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