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张檬最近带老公小五和4个月大的儿子,从内地飞香港,全程没保姆没助理,就仨人。
敢情现在当妈的标配不是奶粉保温杯,而是随身携带“大遮布”。
张檬最近带老公小五和4个月大的儿子,从内地飞香港,全程没保姆没助理,就仨人。
在机场期间,孩子饿了,她直接找个角落,头上盖一块大布喂奶,这画面一出,评论区瞬间热闹起来。
小五在镜头里一手推行李,一手抱娃,眼神完全粘在孩子身上。
有网友说看得都替张檬松口气,这男人带娃的手法太熟练了。
从抱孩子到拍嗝、换尿不湿,都行云流水,完全不像才当爸4个月的人。
机场灯光太亮,他会抬手帮孩子挡光。
这种细节,很多新手爸妈都顾不上。
有网友直接夸:“这老公拿去当育儿博主都绰绰有余。”
张檬自己也说,这次出行95%的时间娃都是老公照顾。
她的工作就是——喂奶。
而且她打算母乳喂到孩子一岁。
在娱乐圈这样的决定,算得上少见。
很多明星为了保持身材,几个月就断奶了。
这次因为出发前孩子太兴奋,奶没吃够,到了机场就饿。
没找到母婴室,张檬就地坐下盖布喂。
画面虽然有点狼狈,但谁当妈不是这样临机应变。
有人在评论里问她为啥不提前喂好。
也有人替她说话——带孩子出门,啥情况都会碰上,别拿理想状态要求别人。
站在当妈的角度真能理解,方便、及时才是第一。
我看这一幕,更感叹现代年轻夫妻,特别是男方能主动上手带娃,是真的改变了不少老观念。
在父母那辈,出门带娃几乎就是女人的事,男人顶多帮拿个包。
现在不少家庭,爸爸的参与度直接翻倍。
这不仅分担压力,对孩子的性格养成都有正面影响。
像这次,空乘都夸孩子全程不哭闹,情绪稳定。
稳定从哪来?就是从日常照顾方式里养出来的安全感。
有心理学调研显示,父母双人参与照料的婴儿,情绪稳定值比单方主要照顾的高出12%-15%。
还有个细节让我印象深刻。
4个月的孩子能保持这种安定,说明夫妻俩在沟通配合上也做得好。
带娃不是体力活那么简单,更是心态磨合。
小五耐心、张檬信任,这种平衡,并不是所有小家庭能抓到的节奏。
她上一胎是试管怀孕,过程不容易。
现在有意在40岁前备二胎。
这背后不止是想多一个孩子的愿望,也说明她对当前的家庭状态很满意。
能放胆去做这种人生规划,说明这个伴侣能让她安心。
还有网友打趣说,小五这种带娃水平,如果开个“奶爸培训班”,可能立马爆满。
我觉得还真不是夸张。
对很多家庭来说,哪怕老公学到一半,也能减轻不少妈妈的负担。
这趟去香港,其实也有纪念意义。
Dylan就是在那里出生的。
虽然夫妻俩没在香港长期居住,但对他们来说,那是个有情感牵引的地方。
有人好奇,她在机场喂奶会不会招来异样眼光。
这种情况的确存在,但越来越多的人接受并理解母乳妈妈的选择。
毕竟,饿了就得吃,总不能为了面子去让孩子哭。
延伸来看,公共场所母乳喂养的接受度,其实也反映了社会对女性角色的包容变化。
从“遮遮掩掩”到“理直气壮”,一路走来需要无数人的坚持。
这次张檬的做法,不只是个人选择,也是在给别人树立一个“不必羞于自然需求”的态度样本。
我还注意到一点,她的儿子现在胖乎乎的,有十五六斤。
很多粉丝说更像爸爸。
有人发弹幕调侃:“基因选到了冷静型。”
冷静和耐心,在当下焦虑感满满的家庭环境里,可是稀缺品。
由此可见,比起多少钱、多少玩具,一个性格稳定的、参与度高的爸爸,对孩子影响更深。
这也是很多网友羡慕这家人的原因——相互信任的夫妻关系,比什么豪宅豪车都稀罕。
那么最后小编想问:你觉得在公共场所母乳喂养,需要更多人理解还是更多遮掩?
对此你怎么看?
来源:惬意读春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