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025年8月,虞书欣的名字以“爆炸式”姿态重返舆论中心。一场横跨九年的综艺旧账与一桩涉及35亿国企交易的家族疑云,将这位顶流女星推上风口浪尖。这场风暴的导火索,始于一档2016年的综艺《一年级·毕业季》。
2025年8月,虞书欣的名字以“爆炸式”姿态重返舆论中心。一场横跨九年的综艺旧账与一桩涉及35亿国企交易的家族疑云,将这位顶流女星推上风口浪尖。这场风暴的导火索,始于一档2016年的综艺《一年级·毕业季》。
2016年,虞书欣在《一年级》中向同班生赵志伟高调表白,赵志伟单膝跪地回应的画面被剪辑成“双向奔赴”的经典片段。然而,赵志伟在2025年8月25日的直播中突然翻案,哽咽澄清:“这只是一个游戏,所有人都要向不同对象表白,但最终只剪了我的片段。”他透露,因“渣男”标签被全网辱骂,甚至失去工作机会,2022年起诉造谣站姐后,仅三名实名运营者(实际为小学生)公开道歉赔偿。
与此同时,退圈女演员张昊玥的爆料更添乱局。她指控虞书欣在节目中评价其造型“像盘丝洞的蜘蛛精”,导致自己被孤立甚至抑郁退圈。尽管虞书欣粉丝以“节目有剧本”为由辩解,但张昊玥坚持要求公开24小时母带,舆论迅速分裂为“霸凌者”与“受害者”两派。
风暴并未止步于综艺。8月24日,财经博主“老潘财商”连发8集《家里有矿》系列视频,直指虞书欣父亲虞丕杰名下的华尚矿业(注册资本200万)与国企新钢集团(注册资本34亿)的合作存在利益输送。视频披露:
• 资金异常:2010年新钢集团向华尚矿业预付2.1亿货款,远超当年实际供货额;
• 税率异常:华尚矿业税负率仅0.34%,远低于行业平均19%;
• 高利贷疑云:虞丕杰2012年向个人放贷3780万,年利率42%(复利后达51.11%),虽法院按24%判决,但资金来源遭质疑。
更敏感的是,虞书欣爷爷曾任新钢集团高管,姑姑被指担任“保密员”,涉嫌违反党纪关于“领导干部亲属不得在关联企业任职”的规定。
面对双重质疑,虞书欣团队选择“法律+沉默”双线作战。工作室于8月17日发布声明,宣布对全平台造谣言论取证维权,并已胜诉多起名誉权案件。然而,公众的质疑并未消散:
• 综艺真实性:部分网友认为节目“剧本论”成立,但张昊玥的抑郁退圈经历与赵志伟的事业低谷,让“受害者叙事”获得共鸣;
• 家族企业合规性:尽管虞丕杰委托律师否认指控,但“老潘财商”展示的财报、工商信息与裁判文书形成逻辑闭环,35亿交易细节成为焦点。
截至8月27日,事件已演变为一场关于“明星人设”与“公众信任”的深度讨论。支持者认为:“虞书欣从《青春有你2》的‘小作精’到《一念江南》的实力派,成长轨迹清晰,不应被旧账定义。”反对者则质疑:“若综艺是剧本,为何赵志伟、张昊玥的人生被改写?若家族企业清白,为何不敢正面回应35亿交易?”
更值得关注的是,这场风暴暴露了娱乐圈的“人设悖论”——明星既需要“真性情”吸引粉丝,又必须承受公众对“完美人设”的严苛审视。正如一位网友的评论:“我们渴望偶像真实,但当真实暴露瑕疵时,又迫不及待地举起放大镜。”
在这场没有赢家的舆论战中,虞书欣的沉默或许是一种策略,但公众对“真相”的渴求,早已超越了对一个明星的评判。当35亿交易与九年综艺旧账同时撕裂顶流人设,我们或许该思考:在流量至上的时代,明星究竟该为“人设”负责,还是该为“真实”买单?
来源:屋顶橙子味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