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她出生在北京一个民警家庭,算得上是书香门第。父亲杨晓林是一名警察,大伯杨晓京则是清华大学备受尊敬的教授。在这样的家庭氛围中成长,杨幂却偏偏选择了艺术这条路。她曾幽默地说,自己是全家学历最低的人——尽管她毕业于北京电影学院表演系本科。
今年对杨幂来说,无疑是事业上迎来重要转折的一年。尤其在新作《生万物》中,她凭借扎实的表演功底,真正实现了口碑的逆袭。
最让人印象深刻的,莫过于她在剧集一开场所呈现的“老年妆”造型。
如果不是演员表明确写着她的名字,很多观众一开始甚至没认出那位步履蹒跚的老人竟是杨幂。这也印证了此前林永健在宣传期对她表演的评价——并非虚言。
杨幂一直以来都以精致灵动的形象深入人心。无论是刚出道时的青涩,还是后来逐渐跻身一线,她始终与“精致”二字紧密相连。
她出生在北京一个民警家庭,算得上是书香门第。父亲杨晓林是一名警察,大伯杨晓京则是清华大学备受尊敬的教授。在这样的家庭氛围中成长,杨幂却偏偏选择了艺术这条路。她曾幽默地说,自己是全家学历最低的人——尽管她毕业于北京电影学院表演系本科。
其实她很早就与表演结缘。四岁时,她有幸参演《唐明皇》,在剧中饰演咸宜公主。该剧播出后反响热烈,屡获殊荣,也让年幼的杨幂初次受到业内关注。之后她又陆续参演了周星驰、六小龄童等知名演员的作品,不断积累表演经验。
初中时期,她正式签约李小婉的经纪公司,不久后拿到了《红粉世家》的女三号李小桃一角,算是她真正意义上的首部剧本作品。而真正让她被大众熟知的,是2006年版《神雕侠侣》中的郭襄一角。从那之后,她逐渐走入观众视野。
2009年起,杨幂迎来事业第一个高峰。在这一阶段,无论是《仙剑奇传三》中的夕瑶和雪见,《美人心计》的莫雪鸢,还是《宫锁心玉》的洛晴川,她都凭借鲜明角色与出色演绎赢得广泛好评,成为同期演员中颇具辨识度的一位。
2012年之后,随着杨幂成立个人工作室,其公众评价却逐渐陷入两极分化。忠实粉丝继续支持,但不少观众却认为她的演技逐渐模式化,甚至出现倒退。
尤其是在电影《小时代》中的表现,成为她口碑滑坡的一个明显节点。该片虽然商业成绩亮眼——首日票房达7300万,刷新当时国产片纪录,却因剧情价值观和演员表演引发不少争议。很多人批评杨幂在其中的演技生硬、表情单一,未能撑起角色复杂内心。
尽管她之后依然片约不断,收入持续攀升,但舆论场上针对其演技的质疑声却不减反增。2014年的《古剑奇谭》曾一度让观众重燃希望,可惜这种好转并未持续。
尤其是在2023年,她陆续推出的几部作品均未能挽回口碑。在《哈尔滨一九四四》中,她饰演的女特务被指“表演浮夸,缺乏说服力”;而在《狐妖小红娘》中,更被不少观众调侃为“AI式演技”,批评其肢体僵硬、情绪单一。
最让人唏嘘的是,仙侠题材本应是杨幂最擅长的领域——当年她饰演的雪见至今仍被不少观众念念不忘。期待越高,失望也就越明显。
其实杨幂从来不缺商业价值。在福布斯中国名人榜上,她常年稳居前十,可见其市场号召力依旧强劲。但她需要的,是观众对她演员身份的重新认可。
她自己显然也清楚这一点。2023年底,她曾在社交平台写下“2024作品相见”,却引来一些质疑的声音。直到今年,她终于凭借持续的输出和突破,真正实现了那句话。
六月《酱园弄》、七月《长安的荔枝》,尤其是刚刚收官的《生万物》,一步步见证着她打了一个漂亮的翻身仗。
在《生万物》中,她不仅素颜出镜、为角色增重十斤,更是大胆挑战跨越数十年的年龄跨度。最引人瞩目的老年戏份,从妆造到肢体语言,她都做到了高度还原。微微佝偻的体态、眼神中流露的沧桑感,不少细微表情都拿捏得恰到好处。
值得一提的是,为更好融入角色,她提前去农村体验生活,亲手学习农活,甚至磨出了茧子。这些付出,最终都被镜头真实记录了下来。
8月24日,杨幂在微博主动分享了老年妆的幕后照片,评论区一片赞叹之声。很多人表示,终于等到她沉下心来、用角色为自己正名的时刻。
回过头看,她这一路并非突然逆袭,而更像是一场扎实的、逐步沉淀之后的自我突破。就像《生万物》预告片中那句点题的话:“只要往下扎根,就有向上生长的力量。”
也许对演员来说,无论走过多少关注与争议,最终还是要回到表演本身。这一次,杨幂没有再让观众失望。
来源:综艺奇葩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