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倪萍后来还回忆过,说那时候的迟蓬虽然看着还有点青涩,但对表演的那股子热爱和较真劲儿已经很明显了。
66 岁迟蓬凭“大脚娘”火到央媒专访!全程绝口不提 2013 年金鸡奖黑幕,却句句都在替倪萍出窝囊气!
当年倪萍为她炮轰评选不公,怕连累她还提心吊胆,如今迟蓬用全网夸爆的演技证明。
倪萍当年没白为她出头,那些靠实力说话的演员,从来不会被埋没...
迟蓬是地地道道的山东烟台人,打小就特别喜欢表演。
后来考进山东艺术学院,在学校里就挺突出,能看出是个有表演天赋的姑娘。
那时候她和倪萍是好朋友,俩人在学校里就挺惹眼的。
倪萍后来还回忆过,说那时候的迟蓬虽然看着还有点青涩,但对表演的那股子热爱和较真劲儿已经很明显了。
为了琢磨好一场戏的角色,她们能反复抠细节,甚至省下饭钱去买书,就为了多学点东西,提升自己的文化底子。
不过迟蓬刚入行那阵子可不太顺。
本来有个电影《女兵》的角色,结果没抓住机会,这对当时的她来说,打击真不小。
但她没就此打退堂鼓,凭着一股韧劲儿接着努力,后来靠电影《红线》才算真正踏上了演艺路。
从那以后,她就一门心思扑在演戏上,前前后后演了六十多个角色,跨度特别大。
从农民到教授,从黄河边的纤夫媳妇到搞航天的工程师,每个角色她都演得特别到位,让人看着就觉得“这就是角色本人”。
到了1985年,25岁的迟蓬在《黄河谣》里演黄河边的纤夫媳妇。
为了演好这个角色,她跟着老艄公在黄河上漂了整整 40 天。
那40天里,风吹日晒的,她胳膊上的皮都晒脱了三层,可她硬是咬牙扛下来了。
那段时间,她不光学会了船工号子怎么喊,更重要的是,真真切切摸到了纤夫媳妇的生活是什么样,心里在想些什么。
就是这份对演戏近乎“钻牛角尖”的认真,让她在《黄河谣》里的表演一下子惊艳了观众,也让圈里人看出了她身上的潜力。
可即便这样,之后好长一段时间里,迟蓬都是“戏红人不红”的状态。
她演了好多影视剧,观众明明记得她演的角色,比如《沂蒙》里那个为了家、为了大义咬牙坚持的于宝珍,大家都特别喜欢。
还有《温州一家人》里的赵银花,把普通农村妇女的朴实和精明劲儿演得活灵活现。
但就算角色这么深入人心,知道迟蓬这个名字的人,还是没那么多。
而在2013年的金鸡奖颁奖典礼,对迟蓬的演艺路来说真是个挺特别的转折点。
但这转折跟获奖没关系,是因为当年那届奖项归属争议太大了。
当年迟蓬靠《百鸟朝凤》拿到了最佳女配角提名,在她好朋友倪萍眼里,这奖肯定得是迟蓬的。
要知道倪萍当时是颁奖嘉宾,她太清楚迟蓬在这部戏里演得多好,对角色的拿捏准得很,多一点就过了,少一点又不够,简直挑不出毛病。
可最后结果一出来,谁都没想到,最佳女配角居然是王珞丹。
当时台下的倪萍脸绷得紧紧的,她可是老主持人了,这么不自然的表情,一看就不对劲。
等她上台,没像平时那样跟大家客套寒暄,上来就直戳戳地说:“各位,我实在不好意思跟大家打招呼,因为心里有事。”
接着她就敢在现场说奖项评选的事情,直言这种奖可不像体育比赛那样有准头,全看评委怎么投票,选出来的未必就是最好的。
之后倪萍就提到了迟蓬,还说迟蓬来这种颁奖礼,居然穿件旧毛衣、蹬着胶鞋,跟其他打扮得光鲜亮丽的明星比,反差也太大了。
倪萍还大大方方地说:“她没王珞丹年轻漂亮。”
这话听着像开玩笑,其实明眼人都能看出来,是倪萍替迟蓬没拿到奖委屈呢。
倪萍心里门儿清,迟蓬靠的是真演技,可不是靠脸吃饭,那实力根本不是光有颜值能比的。
倪萍还特意提了跟迟蓬一起凭《百鸟朝凤》提名最佳男主的陶泽如,说陶泽如的票数高到让两位评委都哭了,结果照样没拿到奖杯。
借着这事,倪萍带动全场鼓掌,说要把真正的敬意和掌声,送给那些不靠脸在圈子里混的演员。
倪萍这一番话,明摆着是替迟蓬抱不平,也用她自己的方式,把金鸡奖评选背后可能藏着的猫腻给点出来了。
后来倪萍自己也说过,当时其实挺担心的,怕自己这番话会连累到迟蓬。
毕竟娱乐圈这地方多复杂,得罪人了,对演员的事业影响可不小。
但即便这样,倪萍还是选择站出来说句公道话,因为她觉得迟蓬的演技值得被认可,实在不忍心看着好朋友就这么被埋没了。
这么多年过去,迟蓬也没离开演戏这行,一直守在一线,安安静静打磨自己的演技。
直到《生万物》这部剧火了,她才算真的被更多人看见。
在剧里,迟蓬演的“大脚娘”是个农村普通妇女,她演得特别细,把 “大脚娘”的勤快、心善、能扛事儿,还有面对日子难时的那种没法子和硬撑,都表现得特别到位,一看就像真的。
为了演好“大脚娘”,迟蓬专门去山东农村住了三个月。
白天跟着老乡去浇地,用手抓把土就知道湿不湿。
不管是她的小动作,说话时带的倒装句,还是眼神里的细枝末节、脸上表情的一点点变化,都把一辈子没离开过土地的妇女形象演活了,观众看了都觉得,这就是个在父权社会里苦过来的农村女人。
后来讨论迟蓬演技的人越来越多,她总算得到了该有的认可。
连多年前替她抱不平的好朋友倪萍,都忍不住写了篇文章叫《我来蹭蹭迟蓬的流量》
后来迟蓬热度越来越高,连央媒都专门找她做了专访。
专访的时候,迟蓬头发随便挽在脑后,说话时柔声细语的,看着就像隔壁阿姨跟咱拉家常一样,亲切又自然,但说出来的每句话都有分量。
迟蓬说,她知道“大脚娘”这个角色,要表达的是一种最原生态的爱,而且她也清楚,这角色的戏很多时候不在自己身上。
“她没有自己固定的样子,老公、儿子、儿媳妇是什么模样,他们身上缺的那块,她就去变成什么样,把空缺给填上。”
迟蓬对角色的理解能挖到根上,话说得又准又透彻,让人一看就知道,她作为演员是真专业,对表演的理解特别深。
整个专访里,央媒压根没提当年金鸡奖的那些事儿,反而每句话都在力挺迟蓬,肯定她的演技,还有她对演戏这行的执着。
迟蓬也没提当年的那些争议和委屈,就只是淡淡地说着自己有多爱演戏、怎么坚持下来的,那股子平静劲儿,就像一股清泉慢慢流着。
池蓬用自己的行动告诉大家,名利根本不是衡量成功的唯一标准,真正的成功,是对梦想的坚持,还有对自己事业的热爱。
信息来源:
来源:寒士之言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