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8版水浒传为何要删除关胜董平的戏份?是不想拍,还是不能拍?

天堂影视 内地剧 2025-08-27 09:20 1

摘要:删了董平和关胜的戏,是不是太心狠?你要说哪个水浒迷心里没点疙瘩,我可真不信。但真要摊开来说,这两位大将,能不能进荧屏,压根儿没那么简单——戏里戏外,都绕不开一大摊子麻烦事。

删了董平和关胜的戏,是不是太心狠?你要说哪个水浒迷心里没点疙瘩,我可真不信。但真要摊开来说,这两位大将,能不能进荧屏,压根儿没那么简单——戏里戏外,都绕不开一大摊子麻烦事。

咱们先说董平。书里这位,马军五虎将,威风凛凛不假,可他的故事搁在今天,导演估计一边翻材料一边打摆子。剧组拍老水浒那会儿,董平的名头基本等于没存在过。你细品,98那版里,梁山108将,真正露脸的连70都不到,剩下一水儿的好汉,不是略过不谈,就是台词里提溜两句就当交待了。

有观众捶胸跺脚,说老剧组不懂粉丝心,可要真让编导统统拍全,怕不是得拉出108集,人人都拎出来喝两杯,再来段人生回忆杀。还别说,剧组要真这么干,肯定是他们自己最开心——活多,片酬厚,光景不愁过。但老水浒也明白,戏剧终归是戏剧,这梁山上的人,凑一起图的可不是繁复不堪的一锅炖,而是入口得有那个“味儿”。

所以,董平这号人为什么要被“请出门外”?细琢磨还真是一道送命题。董平在原著里,那干的叫啥好事?程太守满门被杀,女儿被他抢去充了老婆。你搁谁编剧台本,搁今天的审核标准里,那就是“连锅端”级的剧情。这种桥段,根本过不了关。其实新版水浒和稀泥也是用力过猛——硬生生给董平安个深仇大恨:程家女也不是“抢来的”,俩人情真意切,还来一段生离死别——你说像不像连续剧里洗白反派的套路?

可就这样,“虐恋情深”一折腾,董平压根儿不是书里那个杀伐果断的黑脸大汉了,全换成纠结自我、血泪横飞的新好男人。有人说这就叫“魔改”,可问题是,如果非得改到认不出了,不如干脆不拍。演员也省心,观众将来回忆起来,还觉得梁山草莽有股蛮劲儿,落个“原汁原味”。

再往下看关胜。咱中国人一听“关”,那不是谁都能用的姓。红脸的关公自古到今都被念叨,谁还敢涂黑他家门?小说里直接把关胜扶上神坛,关羽后代,骑的马,拿的刀,全是祖宗传下来的名堂。可关胜本事未满,光继承了祖宗的威风,把忠义气节撂一边了。

你要是在书里扒拉他那点事儿,看着未免有点窝囊。人家一开始当个区区小官,摇身就是带兵大员,结果真刀真枪一开打,还没闹明白咋回事,人就让呼延灼拿下来了。一番“礼贤下士”,绑一松,椅子一扶,老宋江下跪一拜,关大将军也没忍住,三言两语就拍板倒戈了——见风使舵,这操作搁他祖宗关公身上,怕早得做鬼梦。

其实你说关胜也冤。书里写他临阵倒戈,没多给缘由解释。别的好汉、五虎将,就算被逼上梁山,作者也耐不住加上一句“天命使然”,好歹装个借口。偏偏关胜,光明正大投过去,作者都懒得编托词,上来也不给遮羞布。后边吴用都担心,“关将军毕竟新降,带点人看着靠谱。”所以戏演起来就尴尬,气节没了,风骨也没了。

你就看结局吧。关胜,这人物最后落得啥下场?喝醉了骑马栽了,下了人生大幕,可没见赤兔马绝食以殉。祖宗关羽再英勇,神坛上的牌子供着,可这位后人生前身后寂寂无声,不落忍儿。

老水浒剧组琢磨这桩事,也是犯愁。他们要是像书里那样拍,关家后人吃个大亏,给自己添堵还落个不敬。你说要洗一洗关胜,把他治得比关公还仁义?演过了头,人不会信。半推半就弄个似是而非,还不如拍两场过场戏,留个面儿算完。对祖宗和观众都个交代,谁都不得罪。

其实,这些取舍算不得心血来潮。还是那句话,老水浒始终琢磨着“味道对不对”。拍四大名著,讲真主创心里都有数——别跌份,再“耐嚼”才耐看。你现在让人回头看98版,尽管场景特技不敌新剧,但那种糙里糙气的“原本味儿”,就是拽人心门。太规整反倒无趣,戏里留白越多,观众脑补起劲,就像某个老歌曲里留的余音——琢磨着、回味着,你总觉得戏没演完,故事还在后头。

所以董平、关胜的缺席,不是什么偶然。主创怕的,不是工夫和预算不够,而是“走了味”。现代人爱挑毛病,说老版删减“抠搜”,可你真上场,真让你把那些斧劈、抢亲的剧情一五一十地拍出来,不怕被喷“失德”,也得盘算上头能不能点头。实在不能为了一锅大杂烩让梁山兄弟丢了“初心”,哪怕得罪点原著党,主创心里,还是有那么点敬畏的。

你要问到底删与不删,哪个对味儿?这事啊,谁都有自己的辩词。或许咱们在“删减与忠实”之间想要个两全,可总得为现实让步。年轻的导演一批一批冒头,故事总要被一遍遍讲下去。我只是偶尔会想,要是老水浒真拍满了108将,会不会比现在更让人惦记?还是说,留点空白,留点遗憾,才是水浒百年未完的味道?

来源:聊点电视剧秘事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