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地球超新鲜》并非突然就火起来的节目啦,它仿若一匹马,早已有了强劲的实力呢,却有意先将节奏放缓,等其他节目参与者累得精疲力竭之时,才全力加速哟于是乎所有人都惊叹道:零差评
《地球超新鲜》并非突然就火起来的节目啦,它仿若一匹马,早已有了强劲的实力呢,却有意先将节奏放缓,等其他节目参与者累得精疲力竭之时,才全力加速哟于是乎所有人都惊叹道:零差评
其实它的诀窍极为简单——把嘉宾当成朋友,而不是能够随意使唤的工具人呢。
和那些硬加剧情、逼嘉宾弄笑料的节目不一样,它就专心干一件事:把合适的人聚到一起,老老实实地记录他们的互动
悄然走红的秘诀,是把嘉宾当成真实的朋友
先聊选人,孙红雷一到录制现场,立刻就进入了“颜王”的状态抢道具时用了,一些小手段,还不停挑眉,进行挑衅。
节目组不但没剪掉这段画面,还配上花字“哥还是稍微谦逊点吧”。
观众瞬间就回到了《极限挑战》那熟悉的氛围当中,陈赫被辣得实在扛不住,赶忙猛灌冰饮来解辣,一边喝着,一边嘀咕:我肯定能撑住。
镜头正对着他的脸,连他毛孔里冒出的汗珠都特别显眼
老炮们负责兜底,新人则被准许露出拙态,刘宇宁用带有东北特色的英语,跟外国大爷解释“咱这是记录地球新鲜事儿的节目”,弹幕齐刷刷地刷着“东北口音外交”,在那好笑当中带着有一些小骄傲。
文化输出更是鸡贼,长城夕阳,在合唱《我和你》的那刻没有人背负历史,不过弹幕却集体崩溃:“原本爱国,并非需要口号,仅仅只需夕阳以及跑调的大合唱。
西班牙街头跳广场舞更为离奇,一开始呢,仅有龚俊在那尴尬地扭动,过了十秒之后呀,整条街的老外便自动围成了一圈,他们高高举起手机,那BGM也自动切换成了最炫民族风。
那一刻我猛地意识到,文化输出实际上就是一场大型的“社牛”现场谁率先放下包袱,谁就取得了胜利。
跨文化互动好笑又真实,观众也跟着骄傲起来
节目最高级的地方在于,准许嘉宾“掉链子”。
陈星旭乘坐快艇时大声喊出“踩刹车”,结果发现自己根本找不到刹车的位置,他先是露出一丝笑容,随后画面中出现了轮胎冒烟的特效,这段视频迅速在网络上传播开来,成为大家熟知的“脚刹表情包”。
而陈星旭在学习皮影戏时,双手不停地颤抖,仿佛进入了震动状态,老师见状劝他“别紧张”,他却当场情绪失控,这一幕让屏幕前的观众感到安心——原来社恐的人也能感受到来自他人的温柔。
相较于完美,笨拙更显动人,但别以为它真没剧本,我怀疑导演组偷偷地写了“反剧本剧本”,规定所有的人不许按照套路走。
别的节目,把冲突当作味精,撒上那么一点儿,就能提鲜;而《地球超新鲜》,却把冲突当作盐,干脆就不放,如此一来,观众反倒尝出了食材的本味。
就说吃火锅那次,龚俊把腊肠递给意大利房东,我本来以为会是那种“外国人惊叹不已”的夸张反应,可结果房东就微微点下头,说了句“很棒”镜头在这儿停了三秒,那窘迫特别真实,还莫名给人种疗伤的感觉。
笨拙反而更动人,无剧本设计让真实自然流露
延伸想想,我们为何需要这种“无招胜有招”的综艺呢?
大概是因为现实生活太过充实,充实到连崩溃都需挑选时间。
在节目中那40℃的西安街头,嘉宾们满头大汗,却无人抱怨,龚俊还不忘提醒粉丝做好防晒。
就在那个瞬间,我忽然就懂了:不是他们不害怕热乎,而是“不给别人添乱”牢牢刻在成年人的生存法则当中。
屏幕外的我们,借着他们的松弛,得以稍稍喘息。
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如果这个节目在五年前出现,或许会被称作“太温和”,而到了2025年,观众已然被热搜上那些相互争抢的画面所厌烦,其他综艺还依靠戏剧冲突来吸引受众,可《地球超新鲜》却将无戏剧性当作最大亮点,恰似吃腻了麻辣火锅后,喝一碗清炖白菜豆腐汤,反倒觉得颇为清爽。
在过度包装的时代,我们渴望一丝真实的松弛
不过反向去想想,这种“零差评”,会不会也算是另一种绑架呢?
当嘉宾偶尔想要发脾气的时候,会不会因为害怕破坏“真实”的人设而强行把脾气憋回去呢?
收官直播中,陈赫说起孙红雷送了条粉色裤子,众人听了都笑了,我看到龚俊笑完后,悄悄松了松领口——他那时该是在想“终于挺过这最后一关了”
真实或许仅仅只是另一种经过精心计算的东西罢了。
和隔壁把“矛盾”当调味料的综艺相比,《地球超新鲜》基本没什么争执场面,但仔细看,竞争一直都在:孙红雷和陈赫抢道具时跑得比年轻人还带劲;王玉雯在让座测试里立马成了“虎妞”样只是节目把胜负换成“谁更能让大家开心”,一下就把对抗变成合作,这是成年人恰当的游戏方式
最后说句白话:要是第二季还是原班人马回来,我希望他们可别着急着“升级”
不要再邀请流量明星,不要再策划新主题,仅让这群人随意选定一个村子居住三日,即便仅仅是蹲在路旁啃着冰棍,我亦能看得饶有兴致。
毕竟我们所喜爱的从来并非节目有多高的水准,而是他们相聚在一起的模样,宛如我们幻想中“长大后与闺蜜一同环游世界”的理想生活。
来源:子夜观综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