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当黄渤站在领奖台上,手握奖杯,享受着众人的欢呼时,谁能想到,他如今会陷入这样的境地。
当黄渤站在领奖台上,手握奖杯,享受着众人的欢呼时,谁能想到,他如今会陷入这样的境地。
身为百亿影帝,片酬代言拿到手软,可在阿尔兹海默症面前,财富却显得一文不值。
父亲患病离世,母亲病情加重,而他时刻也在担忧自己被疾病缠上...
黄渤从小生在山东青岛一个知识分子家里,爸妈都是干部,家里条件挺好,日子过得挺滋润。
照他爸爸妈妈的想法,这孩子就该好好读书,将来考个好大学,找份稳定体面的工作,结婚生子,平淡却安稳地过一辈子。
可黄渤压根不是这条路的人——他从小心里就烧着一团火,那就是音乐。
在学校里,他可是文艺演出的“常客”,一有表演,他就来劲,站在台上扯开嗓子唱歌,那股自信,好像整个舞台都是他的。
高中那时候,他悄悄组了个乐队,周末还老往歌舞厅跑,看专业乐队演出。
台上的人光芒万丈,黄渤瞅着心里又羡慕又痒,暗地里下定决心:非得在音乐这条道上混出个样来。
18岁那年,他不听爸妈劝,硬是报名参加了歌唱比赛。
没想到,他居然凭着一副好嗓子和那股投入的劲,拿下了个第三名。
这下他可更来精神了,就连太平洋唱片公司也相中了他,跟他签了合同。
那时候的他才20岁,黄渤就揣着几百块钱,意气风发地跑到北京,跟几个朋友组了个“蓝色风沙”乐队,开始了北漂跑场子的生活。
可现实哪那么轻松,唱歌想出头简直难如上青天。
为了多挣点,他们一天到晚连轴转,一晚上最多跑过11个场,唱到半夜才能歇。
黄渤虽然拼死拼活地想表现自己,可这行厉害的人太多了,他就像撒进海里的盐,根本显不出来。
挣的那点钱,刚够糊口。没辙,他只好回了青岛,转行开了个皮革厂,心想做生意说不定能翻身。
结果命运又耍了他一回,赶上金融危机,厂子说垮就垮,一下子全没了。
这时的黄渤,可真是跌到了谷底,事业砸了,生活也彻底没了着落。
就在黄渤走投无路的时候,好友高虎给他打来一通电话,说导演正在拍《上车,走吧》,需要一个会说青岛话、接地气的演员,问他要不要试试。
这对黄渤来说,简直就是黑暗中的一丝曙光,他想都没想就答应了。
误打误撞进演艺圈黄渤进了剧组后,那股子认真劲就上来了,他成了片场最勤奋的 “观众”,自己演完戏,就坐在监视器前,眼睛一眨不眨地看其他演员怎么演,学习人家的表演技巧。
结果,他把高明这个角色演得活灵活现,也正是这次经历,让黄渤下定决心要学习表演。
可表演哪有那么容易学,黄渤三次报考北电,前两次都被拒之门外。但他没放弃,28 岁那年,终于考上了北电配音专业。
大学毕业后,管虎又找到了黄渤,俩人一拍即合搞了部《生存之民工》。
为了把民工薛六演活,黄渤直接扎进工地,跟工友们一块儿搬砖、扛水泥袋子,边干活边听他们倒苦水,把打工人的辛酸全装进心里头。
等剧一播,观众全惊了,认为这根本不是在演戏,那灰头土脸蹲路边啃冷馒头的样子,活脱脱就是个真民工!
就凭这股子“土味儿”,黄渤在圈里总算混出了点响动,再没人说他只是个“会唱歌的愣头青”了。
不过让黄渤真正火遍全国的,还得是《疯狂的石头》这部戏。
拍的时候有场戏得跳进臭烘烘的下水道,黄渤二话不说,“扑通”就往下蹦,连眉头都没皱一下。
同剧组的刘桦当时就竖大拇指,说他在将来一定能成事。
电影里还有个经典场面。黄渤叼着面包在重庆40度高温里玩命狂奔。
拍这场戏时他来回跑了一整天,面包噎得直翻白眼,最后累得瘫地上动弹不得。
等电影一上映,他演的“黑皮”立马火了!
满嘴青岛话的邋遢样子,愣是让观众笑得前仰后合,从此圈里圈外都记住了这张“接地气”的脸。
这片子简直像给黄渤开了挂,片约哗啦啦往他手里塞。
紧接着他又接了《斗牛》,演个叫牛二的放牛倌。
这部电影,也直接把他送上了金马奖领奖台,影帝奖杯往怀里一揣,当年笑话他“长得砢碜当不了演员”的人,脸都被打得啪啪响。
2012年可算是黄渤事业的又一波高峰!
那一年他有三部电影扎堆上映,最绝的是《泰囧》里演的那个商业精英高博——明明西装笔挺的精英,愣是被他演得又欠揍又好笑。
就凭这三部片子,当年票房直接冲破了十亿大关。
这时,“黄渤”俩字简直成了票房的金招牌,圈里人都说:“有他参演的电影,观众心里就踏实,票房也不用担心。
这还没完,紧接着黄渤的《西游・降魔篇》里他颠覆演孙悟空,《亲爱的》里哭碎人心的寻子父亲,《心花路放》里的搞笑担当,再到《寻龙诀》里能打能贫的王胖子。
不管什么角色,到他手里都活灵活现。观众们也越来越喜欢这个演技精湛的演员。
别看黄渤现在混得是风生水起,家庭也美满,可谁想得到啊,他心里头还压着块大石头呢!
黄渤在前段时间上《热浪之外》的节目,他跟鲁豫掏心窝子说了实话:自己的父亲走之前得了阿尔兹海默症,到最后连亲儿子站跟前都认不出来了。
自己的母亲现在也犯这毛病,整天迷迷糊糊的,急得他直上火。
更扎心的是,黄渤自己心里也会害怕,照这架势,他十有八九也得栽在这病上。
想想也是,不管是是身价上亿的大明星,还是普通老百姓,真摊上病魔找茬,谁都一样没辙。
钱再多也买不回清晰的脑子,名气再响也挡不住记忆一点点被啃光。
这事儿给娱乐圈那帮拼命三郎提了个醒:熬夜赶通告、连轴转拍戏的时候,真得掂量掂量。
年轻时候觉得身体扛造,可劲造,等病找上门哭都来不及!
说到底啊,金山银山不如健康靠山,身子骨才是真本钱。
来源:寒士之言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