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最近,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开新闻发布会,直接点了东北雨姐和三只羊的名,
文丨妙
最近,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开新闻发布会,直接点了东北雨姐和三只羊的名,
说他们是直播带货乱象的典型,搞虚假宣传那套。
其实东北雨姐前段时间就因为卖假粉条、人设摆拍塌房,账号被封快一年了。
原本她正悄悄搞小动作想复出,自己社交账号也时不时冒个泡。
结果官方这一点名,把她当成反面教材,这下复出的念想算是彻底没了。
其实东北雨姐能火起来,靠的就是“实在人”人设。
视频里她总穿着花棉袄在农村院子里忙活,土灶炒菜、劈柴喂鸡,
一口大碴子味儿的东北话听着接地气,说自己卖的都是“老家特产”。
很快就圈了近2500万粉丝,成了平台顶流。
但直播带货后,这层“实在”的皮就被扒开了。
有网友买了她推荐的红薯粉条,回家一煮不对劲,
送检测发现根本不是红薯做的,全是木薯淀粉。
粉丝找她维权,她不光不认账,还在直播间跟打假博主吵起来,
说人家“故意黑她”“见不得农村人好”。
更打脸的是,她那套“真实乡村生活”也是演的。
有人扒出她拍视频的院子是租的,土灶是节目组搭的道具,
连视频里常出现的豆腐店老板都是找来的群演,平时根本不卖豆腐。
网友这才反应过来,所谓的“东北大嫂”就是个剧本角色。
这下人设彻底崩了,账号直接被平台封了快一年,
粉丝跑了700多万不说,之前攒下的口碑也碎了一地。
复出试探难奏效账号眼看10月就要解封,东北雨姐没闲着,早早便开始偷偷试探复出的水温。
6月高考期间,让人在考场外摆个“爱心补给站”,拉横幅送水发文具,
表面上做慈善,实际上想借高考热点提升知名度。
到了7月又起了歪心思,转发宠物博主的微博蹭流量,
还在别的博主视频里露个脸,配文“生活不易”,想博取同情。
那几个徒弟的账号早就恢复更新了,后面的名字后面都加了个“恩师雨姐”的后缀,
很明显就是在铺路,等着她回来接着带货。
不过网友们可没那么好糊弄,一看到这些小把戏就炸开了锅,
翻出她卖假粉条、摆拍人设的老账。
评论区全是“别装了”、“滚出直播圈”的声音。
官方重拳整治这次官方点名东北雨姐和三只羊,不是突然的心血来潮,
背后是国家对平台经济乱象的集中整治。
这两年直播带货火得离谱,但问题也跟着冒出来,虚假宣传、假货横行,
消费者投诉越来越多,国家早就盯上了这个行业。
市场监管总局前段时间就说过,过去五年光是涉网类的案子就查了十万多件,
删了四百多万条违法商品信息,就是要给这个行业立规矩。
东北雨姐和三只羊被拎出来当反面典型,就是要敲山震虎。
三只羊之前卖假月饼、拼接牛肉卷,被罚了六千多万;
东北雨姐卖假粉条那事儿,也被罚了一百多万。
官方这次明着说“零容忍”,意思很清楚:
别想着钻空子,搞虚假宣传、割韭菜的,迟早得挨罚。
官方出重拳,平台也跟着收紧监管,那些靠虚假人设、套路带货的主播,日子肯定不好过。
行业洗牌已经开始,由乱转治是早晚的事。
主播乱象根源为啥这些头部主播隔三差五就出事?说到底还是跟他们的“发家史”脱不了干系。
现在火的这些大主播,像辛巴、大小杨哥、东北雨姐,基本都是草根出身。
直播间里喊麦、唠嗑、演点家长里短,靠这种接地气的风格圈粉。
普通人看着觉得“这主播跟咱一样,没架子”,自然愿意买账。
可草根逆袭后,管理能力却没跟上。
他们懂怎么用话术让粉丝下单,怎么搞人设吸流量,却不懂公司该怎么管。
很多团队眼里只有销量和佣金,产品好不好,合不合规根本不在乎。
就像之前辛巴团队卖的卫生巾被扒出含有荧光剂,粉丝维权的时候还被怼“爱买不买”。
东北雨姐卖假粉条,明明不是红薯做的,还是对着镜头喊“纯手工农家货”。
这种贪图快钱、不顾底线的行为,不出事才奇怪呢。
平台跟主播之间的关系同样比较微妙。
最开始的时候主播可是平台的宝贝,
大主播能带来几百万乃至上千万的观看人数,平台自然要捧着供着。
可等到主播变大以后,就开始跟平台叫板。
就像辛巴以前公然骂平台“压榨主播”,觉得自己的流量大就可以说的算。
平台要想长久发展,总是要制定一些规矩的,
大主播的流量不能放任不管,中小主播也要扶持一下,不能让一个主播把平台独占了。
行业发展由乱转治直播带货这行,跟当年的共享单车、网约车刚出来时一个样,一开始都是野蛮生长。
那会儿平台为了拉用户、抢流量,对主播基本是“放养”状态,
只要能吸引眼球、带起销量,管你人设真不真、货好不好。
现在不一样了,行业盘子做大了,乱象也闹到了明面上,监管自然要“出重拳”。
就像这次点名东北雨姐和三只羊,就是要抓几个典型敲打敲打,
立规矩、树导向,让大家知道这行不能再随便糊弄了。
辛巴这第五次退网网友都说他“跑得比兔子还快”。
其实想想也不奇怪,毕竟以前卖的那些东西就没少出问题,
这次提前踩着点避开了官方整治的风头,这“精明”劲儿也是没谁了。
可这行业总不能都靠“退网避风头”吧?
直播带货这些年确实成就了不少人,从草根到网红,从普通商家到品牌。
可要是一直这么乱糟糟的,今天这个卖假货,明天那个耍套路,消费者还能信多久?
平台不能光想着流量,监管得跟上,主播自己也得守住底线,别眼里只有钱。
真要想把这行做长远,总得有人担起责任,
不然野蛮生长过后,剩下的可能就只有一地鸡毛了。
来源:小Q聊电影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