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山作证,人民为魂:《我们的河山》的真实、觉醒与温度

天堂影视 内地剧 2025-08-26 14:10 2

摘要:当悠扬的沂蒙山小调在荧屏上响起,电视剧《我们的河山》用震撼人心的故事向观众传递着永不褪色的精神力量。这部为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精心打造的重点剧目,于2025年8月16日在央视一套黄金时段震撼首播,并在爱奇艺、咪咕视频等主流平台同步

当悠扬的沂蒙山小调在荧屏上响起,电视剧《我们的河山》用震撼人心的故事向观众传递着永不褪色的精神力量。这部为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精心打造的重点剧目,于2025年8月16日在央视一套黄金时段震撼首播,并在爱奇艺、咪咕视频等主流平台同步上线,东方卫视、湖南卫视随后跟播。

导演毛卫宁反复强调“三个真实”:历史的真实、战争的真实、生活的真实。开篇的长镜头犹如历史睁开的眼眸,市井烟火缭绕,叫卖声与曲艺小调交织,1937年的崮城在银幕上鲜活苏醒。直到日寇碾碎这份安宁,青年党员庄埼风在刑场上宁死不屈,将最后一颗子弹留给前线战友,张治平面对行刑队怒喝“枪口该对外寇”。

庄埼风在血与火中领悟,唤醒民众不能靠口号,而要扎根土地。他放下书本去做调查,把大道理拆成小日子。王锁柱会带兵,于是组自卫队护村;王满囤懂庄稼,于是领头减租减息;妇救会拆缠足,做军服,纳军鞋;县长刘祖光守气节,宁折不弯。每个人把自己的一技之长交到公共事务里,家务变支前,手艺变守土,热血变秩序。

这部剧的动人之处,不在于慷慨激昂的宣言,而在于那些沾着泥土的细节。镜头俯身贴近大地,捕捉麦穗在风中低垂的弧度,记录溪水流过石缝的潺响,凝听纺车吱呀与铁匠铺叮当的交响。粗布衣衫的褶皱里藏着生活的重量,斑驳瓦檐的阴影中沉淀着岁月的痕迹。当饥肠辘辘的孩子捧着半块窝头露出笑容,当白发老妪在油灯下默默纳着千层鞋底,当母亲将晒得发甜的红薯干塞进战士的行囊,这些画面让沂蒙大地的坚韧与温情自然流淌。

“地是祖祖辈辈的根,一寸也不能丢!”这句朴素台词之所以震撼,在于它将家国大义落到了锄头与镰刀之间。每一垄麦田的生长,每一次村民大会的召集,都在诉说着,保卫家园不是抽象的概念,而是春种秋收的延续,是灶台边的抉择,是代代相传的生存尊严。(作者:张丰艺)

免责声明:本内容为广告,相关素材由广告主提供,广告主对本广告内容的真实性负责。本网发布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广告内容仅供读者参考。

来源:剪剧为乐的萧千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