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你在偶像剧里再怎么仙气飘飘,靠滤镜和特效护着都能混过去,但一旦穿上粗布衣、扎个发辫,走到黄土院子里,你到底真不真,观众心里立马见分晓。
有些角色,是演员的照妖镜。
你在偶像剧里再怎么仙气飘飘,靠滤镜和特效护着都能混过去,但一旦穿上粗布衣、扎个发辫,走到黄土院子里,你到底真不真,观众心里立马见分晓。
最近三部戏里,杨幂演了《生万物》,赵丽颖演了《幸福到万家》,热依扎演了《山海情》。都是村妇。仨人放在一起比,你才发现——差距不是一点点。
赵丽颖的优势挺微妙。
她不是那种五官锋利到“让人有距离”的脸,带着点婴儿肥,一看就接地气。
在《幸福到万家》里,她演的何幸福,一出场就是村里普通媳妇:婚礼穿得俗,脸上化妆品廉价,眼神却很直。观众第一眼会觉得:她没在扮。
更妙的是,她把村妇的劲儿演出来了。走路快,干活利索,说话直。妹妹婚宴上被欺负,她二话不说踹门抡板凳。
那个眼神,护犊子、认死理、又倔又刚。农村女人就是这样:一旦动真格,不怕事。
赵丽颖的眼神戏更是加分。你能看见她的倔强、委屈和死撑——这些复杂的情绪不靠喊,全在眼里。演到这份儿上,你自然就忘了“赵丽颖”,只剩下“何幸福”。
有人嫌她太漂亮,不像。
可等她演到十几集,你已经接受:这是村妇本人。漂亮不漂亮,根本不是问题。
为什么她能做到?很简单:她没偶像包袱。她跑龙套出身,知道小人物的劲儿,不怕土、不怕丑,只怕不真。
要说演村妇的“天花板”,我只服热依扎。
《山海情》里的李水花,光造型你就看得出来——真往土里糊,不是“抹灰”的表面功夫。
可她一双眼睛里,却亮着光。那股子清澈劲儿,带着灵秀和倔强,立住了。
火车车厢那场戏最有名。得福找到她,她慌乱、害怕,眼泪不是挤出来的,而是情绪到点自然掉下。那句“你是要抓我回去,嫁给永富吗?”一出口,观众心都碎了。
哭不是表演,而是活生生的反应。
热依扎厉害的是,她不仅演出了“苦”,还演出了“韧”。
逃婚的无奈、拉板车七天七夜的执拗,到后来学种蘑菇、开超市的希望,她把李水花的一生演得层次分明。
为什么她能做到?一方面是天赋,另一方面是经历。她当时在哺乳期,带着母性的敏感,演“守护”时带着真情感。那不是技巧,是体验。
观众为什么说她无缘白玉兰是“意难平”?因为她已经超越了演技的范畴,她就是水花。
杨幂的“绣绣”,争议最大。
她不是没用心。
肤色抹黑了,手化得粗糙,衣服朴素。看起来挺像回事。可一到特写,立刻穿帮。整容痕迹藏不住,鼻子在高清镜头下一眼假。
旁边秦海璐、倪大红全是真实的烟火气,她却像另一个剧组过来的。网友笑她“全村都黑,她在发光”,其实不是黑她,而是戳穿了违和感。
表演也掉链子。杨幂的套路太熟了:悲伤就是锁眉瞪眼,愤怒就是拉高嗓门,喜悦就是笑。演是演到了,但观众看不到“魂”。
葬礼那场戏最典型。母亲去世,本该让人心碎,她演得很卖力,却没打动人。
观众能感受到的,是她在“努力表演”。原声台词也拖后腿,声音太清细,没有粗粝感,说鲁南话还是北京腔,一下子把人拉出戏。
当然,她不是一无是处。“断亲”那场戏,背挺直、声音颤抖,能让人心里一震。还有“马子屠村”的哭戏,眼神带狠劲,是真拼了。但整体来看,她没沉进角色,一直在角色外围打转。
她最大的问题,就是放不下。她还是在演“明星演村妇”。
仨人一比,差距明显得很。赵丽颖有劲儿,热依扎入魂,杨幂悬着。
问题根子在哪?
一是气质。赵丽颖天生接地气,热依扎敢彻底扔掉美,杨幂的气质是时尚挂的,难抹掉。
二是路子。赵丽颖小角色熬出来的,懂得底层的劲儿;热依扎有人生厚度,把生活演进去;杨幂长期在偶像剧里打转,用惯了“表情+台词”,难沉下去。三是心态。
演村妇,不是抹黑就完事,而是心里真接受“我就是她”。赵丽颖敢放下,热依扎全放下,杨幂没放下。
想想巩俐的《秋菊打官司》。挺着肚子走在黄土坡上,脸红手粗,认死理到让人心疼。你不会想起“巩俐”这两个字,只记得“秋菊”。
李沁在《人生之路》里演的刘巧珍也是。站在田埂上笑,露小虎牙,眼睛全是对生活的热望。
你信她就是那个年代的姑娘。
这就是差距。好演员能让你忘了“这是谁”,只记得角色。
差一点的演员,不管怎么装土,你始终觉得“她在演”。
村妇,不是“丑角”,是试金石。它能照出一个演员到底有没有真功夫。
赵丽颖演出了劲儿,热依扎演到了魂,杨幂还悬着。差距清清楚楚。
粗布衣一穿,就露馅。谁是真,谁是假,不用解释。观众心里有杆秤。
来源:小诺说美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