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从《雪花女神龙》里清冷飒爽的上官燕,到为前夫高云翔奔波善后的“女战士”,再到如今二婚中频频陷入争议的妻子,董璇的每一步选择都牵动着观众的心。
从《雪花女神龙》里清冷飒爽的上官燕,到为前夫高云翔奔波善后的“女战士”,再到如今二婚中频频陷入争议的妻子,董璇的每一步选择都牵动着观众的心。
本以为她能在第二段婚姻里找到安稳,可随着《姐姐当家》综艺的镜头推进,这段婚姻的裂痕逐渐清晰。
张维伊执着于要二胎的背后,竟藏着更让人不适的目的,他一句无心的“漏嘴”,让董璇如吞苍蝇般难受,也让全网看清了这段关系的真实模样。
2025年6月,两人悄悄领了证,没有盛大的官宣,直到8月《姐姐当家》开播,这段婚姻才正式走进公众视野。
可节目里的细节,却很快打破了“幸福二婚”的滤镜。
一次朋友聚餐,本是张维伊提议请客,可到了结账环节,他却在收银台前磨蹭许久,最后还是朋友忍不住调侃“他卡上没钱”。
董璇见状,没多想便掏出手机付了款,可这一举动却戳中了张维伊的敏感神经。
他当场沉下脸,语气带着明显的不悦,非要让服务员把董璇的钱退回来,自己又在那捣鼓半天付款,全程不顾在场人的尴尬,只执着于“争这口气”。
镜头里,董璇脸上的笑容渐渐淡去,默默看着丈夫在人前“较真”,镜头外,观众看得莫名火大,一顿饭的账单,而已,却非要用“争面子”的方式,让妻子下不来台。
“生不生二胎”,成了压在董璇心头的一块重石,婚前,两人曾坐在镜头前认真聊过这个话题。
董璇直言自己46岁,属于高龄产妇,经历过一次生育的她,深知其中的风险,“不想再冒这个险,有小酒窝就够了”。
当时的张维伊,一边点头附和,一边温柔地说“我都听你的,咱们把小酒窝照顾好就行”,这番“体贴”的表态,曾让不少人觉得他是真的懂董璇。
可领证的红本本刚拿到手,张维伊就变了卦。
他先是以“我爸走了之后,总觉得家里空落落的,想要个孩子添点人气”为由,试探着提起生二胎。
董璇起初还耐心解释,“抚养孩子不是小事,我妈帮我带小酒窝这么多年,也该休息了”,可张维伊没听进去,反而步步紧逼。
直到某期节目里,张维伊的一句话彻底暴露了真实想法。
当时两人聊起他的喜剧创作,他皱着眉说“最近写东西总找不到突破点,没什么抓手,我觉得可能是因为我没当父亲——要是真当了爹,那些想不通的桥段,说不定一下子就通了”。
这句话一出,董璇脸上的表情瞬间僵住,镜头扫过她的侧脸,能看到她攥紧了手指,眼神里满是难以置信。
这番“生娃为创作”的言论,让网友炸开了锅。“第一次听说生孩子能当创作素材的,这不是把妻子当工具吗?”“要是没演过杀人犯,难道还要真去犯一次罪?”
更让她难受的是张维伊的“套路”。
见董璇面露不悦,他立刻换上委屈的神情,说“我就是随口说说,顺其自然嘛,有了是缘分,没有咱们就疼小酒窝一个”。
可观察室里的嘉宾一眼就看穿了这层伪装:“‘顺其自然’这话,听着是退让,其实是变相施压,潜台词就是‘我还是想要’。”
董璇不是没察觉,只是她习惯了妥协,话到嘴边,最终还是咽了回去。
《姐姐当家》节目组安排的家族旅行,本是想记录一家人的温馨时刻,却成了董璇情绪崩溃的导火索。
出发前一天,张维伊突然接到剧组通知,要临时赶回拍戏,照顾双方父母和几位长辈的重担,一下全压在了董璇身上。
从打包行李、核对行程,到出发当天帮老人搬行李、找座位,董璇忙得脚不沾地。
可意外还是发生了,长辈们临时决定提前返京,原定的高铁票全部作废,当天车票紧张,七个人只买到了一站的座位,剩下的路程只能站着。
董璇看着年迈的父母和张维伊的长辈挤在走廊的小板凳上,心里又急又愧,自己则全程站在旁边看护,生怕有人磕着碰着。
到站后,董璇累得几乎虚脱,她掏出手机,把老人们挤在走廊的照片发给张维伊,想跟他说说自己的委屈,也盼着能得到一句安慰。
可张维伊的回复,却让她瞬间寒了心,他发来一个笑脸表情,配文说“叔叔阿姨排排坐,像幼儿园小朋友似的,还挺可爱”。
没有一句“你辛苦了”,没有一丝对老人的担忧,只有轻描淡写的调侃。
镜头里,董璇拿着手机的手微微发抖,眼圈瞬间红了,她对着镜头哽咽:“他怎么能这么说?他看不到我有多累,看不到老人们多难受吗?”
这是她在节目里第一次当众失态,那份藏在“体贴妻子”面具下的委屈,终于绷不住了。
一旁的观察员李维嘉看得叹气:“董璇这哪是找了个丈夫,分明是多带了个孩子。”
而董璇在这段婚姻里的“忍”,其实早有迹可循,她的原生家庭里,母亲一直是家里的“主导者”,父亲习惯附和母亲的想法,而董璇的意见,往往是最容易被忽略的那个。
久而久之,她养成了“讨好型”的性格——习惯优先考虑别人的感受,习惯把自己的需求往后放。
她甚至会在节目里自我怀疑:“我比他大8岁,又带着孩子,他愿意娶我,我是不是该多让着他点?”
可她忘了,自己是那个演过《雪花女神龙》、扛过前夫风波、独自把女儿养得阳光开朗的董璇,她有颜值、有演技、有经济实力,完全不必在婚姻里如此卑微。
其实早在《姐姐当家》开播初期,观察员倪萍就曾对着镜头直言:“如果因为女儿不能跟丈夫同住,当初就不该结婚。”
当时还有人觉得倪萍“太犀利”,可随着节目里的矛盾越来越多,这句话竟成了“预言”。
董璇因“女大避父”的考虑,选择和张维伊分居,一边是需要陪伴的新婚丈夫,一边是离不开母亲的女儿,她每天在两者之间奔波,疲惫不堪。
张维伊非但不体谅,还会因为她没能留宿而委屈:“我们快20天没见面了。”他只看到自己的需求,却看不到董璇夹在中间的为难。
如今,全网都在为董璇鸣不平,“董璇快跑”的话题多次冲上热搜。
大家心疼她——第一段婚姻里,她为高云翔耗尽心力;第二段婚姻里,她又在“讨好”和“妥协”中消耗自己。有人说:“董璇值得更好的,而不是在一段不对等的关系里委屈自己。”
其实,无论是明星还是普通人,婚姻的本质都该是“互相尊重、彼此支撑”,而不是一方的单方面付出。
如果一段关系里,只剩下委屈和消耗,那及时止损不是懦弱,而是对自己的负责。
来源:在风中感受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