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老头子这辈子就认这个,吃糠咽菜也要往地里砸钱。就连孙子饿得皮包骨头,他也不松口卖一分地。
宁学祥死了,死在日本人的皮靴下。
可他真正的死因,却是封二那23亩地。
封二断气那天,手里还捏着地契。23亩,整整齐齐摞成一堆。
老头子这辈子就认这个,吃糠咽菜也要往地里砸钱。就连孙子饿得皮包骨头,他也不松口卖一分地。
封大脚最后给他添了3亩好地,老爷子高兴得直喊“值了“。可他哪里知道,这些地契上的红印还没干,村子里已经来了不速之客。
日本人进村了,带着枪,要粮食。
村里谁家粮食多?日本人心里有数。封家地多,地多就意味着粮多。封二死了,地归了封大脚,封大脚又和宁绣绣是一家人。
宁绣绣的爹是谁?宁学祥。
这条线一牵,宁学祥就成了日本人眼里的“粮仓管家“。
日本人找上门,宁学祥还想耍滑头。
几袋陈米,想把这些饿狼打发走?老头子把日本人当傻子,日本人可不傻。
他们知道宁家和封家的关系,知道封家那23亩地能产多少粮食。在日本人看来,宁学祥就是现成的“钥匙“,能打开封家粮仓的钥匙。
可宁学祥不这么想。他觉得自己和封家没多大关系,女儿嫁过去是女儿的事。
这想法,要了他的命。
封腻味跳出来了。
这个封四的儿子,心里藏着半辈子的恨。他娘饿死那年,封二只给了半个月口粮。
封腻味等这一天等了太久,日本人给了他报仇的机会。
他指着宁家粮仓,告诉日本人:“这里藏着全村人的口粮。“
宁学祥还想讲道理,封腻味一脚踹过去。老人当场吐血,肋骨断了几根。
这一脚,踹的不是宁学祥,踹的是封二那23亩地带来的恨意。
封二以为那23亩地是传家宝,能保子孙平安。
他不知道,这些地在别人眼里是什么。是财富,是目标,是仇恨的理由。
日本人看到这些地,看到的是粮食来源。封腻味看到这些地,看到的是不公平的记忆。
宁学祥稀里糊涂成了替罪羊。他和封二没多大关系,却因为封二的地丢了命。
土地本身没有罪,可它会让人疯狂,会让人仇恨,会让人死。
封二一辈子防着弟弟一家,防得像防贼一样。可他死后,却给了封腻味最好的报复工具。
这些地,成了连环套。套住封二,套住宁学祥,套住所有人。
宁学祥死前还在想不通。他斗了一辈子,最后败给了一个死人的地契。
封腻味报了仇,可这仇报得冤枉。他恨的是封二,踹死的却是宁学祥。
日本人拿到了粮食,可他们要的不止是粮食,要的是让中国人自相残杀。
这场悲剧里,每个人都觉得自己有理。封二觉得攒地没错,封腻味觉得报仇没错,日本人觉得抢粮没错。
可宁学祥死了,死得不明不白。
最后那些地回到了村民手里,没人再提封二的名字。他的命根子,没保住他想保的人。
土地可以养活人,也可以害死人。封二用一辈子换来23亩地,却换来了宁学祥的死。这样的结果,值得吗?
来源:南城等老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