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只小妖怪凭什么令人“破防”

天堂影视 国产动漫 2025-08-25 16:35 2

摘要:8月18日,《浪浪山小妖怪》票房突破10亿元!这是时隔十年,国产二维动画电影再次刷新票房纪录。“我想要离开浪浪山”,小猪妖的这句喃喃自语,宛如一颗投入心湖的石子,激起无数人内心的缕缕波澜。

8月18日,《浪浪山小妖怪》票房突破10亿元!这是时隔十年,国产二维动画电影再次刷新票房纪录。“我想要离开浪浪山”,小猪妖的这句喃喃自语,宛如一颗投入心湖的石子,激起无数人内心的缕缕波澜。

小妖怪们的故事,在这个夏天已经狠狠地击中了无数观众的内心。一部“无名小妖”们在西天取经路上跌跌撞撞打怪升级的故事,为何让人如此共情?哪些情节和元素让打工者们深陷情绪之中,无法自拔?

电影《浪浪山小妖怪》宣传资料图。

小人物也要“活成自己喜欢的样子”

2023年初,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推出的动画短片集《中国奇谭》在B站独播,上线即爆火,成了无数人心中的国漫神作。

剧集中八个独立神话故事中,第一集《小妖怪的夏天》最为出圈,单集播放量破亿。短片取材自《西游记》,但主角不是唐僧师徒,而是浪浪山里一个无名的小猪妖。每天勤勤恳恳搬砖,却总是被压榨,真实得让无数打工人集体破防。

结尾那句“我想离开浪浪山”,也成了当年的爆款台词,片段经过各种二创剪辑广泛传播,也在观众心中留下悬念:小猪妖走出他的浪浪山了吗?

两年后,答案揭晓。原班主创团队带着电影《浪浪山小妖怪》回来了。关于梦想与成长的故事再次被续写。

“唐僧师徒能去,我们为什么不能去?”这一问,让小猪妖、蛤蟆精、黄鼠狼和猩猩怪,四个不起眼的小妖怪踏上取经之路,也让观众看到了生活中那个曾经倔强、不服输的自己。

取经路上跌跌撞撞的外衣下是现实社会的平面镜像。这也是观众与之共情的点,没有什么所谓的该不该,只要想,我们也可以去试一试。“英雄”不是高高在上的,不必去定义它,而是去接近它;不需害怕他,而要试着去成为他。“我想要活成我喜欢的样子”,草根也可以有属于自己的春天。

《浪浪山小妖怪》里,4个小妖走在取经路上,时而因妖怪身份被拒之门外,时而因行为鬼祟被当作强盗围殴,时而又因演技逼真被当作真唐僧差点下了锅……鸡飞狗跳的笑料下,处处充满着对现实生活的五味杂陈。

尽管结尾时,“放大招”后的小妖怪们满身伤痕,坐在日光里说说笑笑后,便化为原形蹦跳离去。但正是这看似令人唏嘘的设计,给了观众无限想象,也带来了无限可能,或许这也是对生活的一种理解——结局或许不尽如人意,但努力的过程是快乐且有意义的。

小妖的打怪路,也是动画人的取经路

“不得不说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还是厉害,电影的水墨画风简直不要太美,对我这种“90后”来说,还是熟悉的配方还是原来的味道。”看到论坛里的这段粉丝留言,真的有被狠狠戳中。

1957年,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成立之初,首任厂长特伟就提出了“探民族风格之路,敲喜剧样式之门”的口号,创作了大量优秀的动画作品,如《大闹天宫》《小蝌蚪找妈妈》《牧笛》等,“中国学派”蜚声国际,开启了中国动画灿烂的艺术时代,也带给中国孩子最初的美学震撼与生命启迪。

20世纪70年代,由于历史原因,制片厂的创作受到一定影响,但仍然坚持制作了一些动画作品。80年代,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迎来了新的发展时期,创作了《黑猫警长》《葫芦兄弟》《阿凡提的故事》等经典动画作品,深受观众喜爱,成为中国动画史上的经典之作。90年代以后,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在保持传统风格的基础上,不断探索创新,制作了《宝莲灯》《大耳朵图图》等动画作品,同时也积极参与国际合作,推动中国动画走向世界。

水墨风的动画元素。

如今,几十年过去,《浪浪山小妖怪》延续并带着这一审美基因诞生,保留原本的水墨感画风,其让人最印象深刻的“笔墨入镜”的美学理念,带给观众独属于中国传统的美学特色和光影色彩的震撼与浪漫。

尤其是当小猪妖和蛤蟆精坐在草地上商讨时,草地颜色变换展现出草地被风吹过的效果,既展现出中国传统绘画水墨的韵味,又很好地与当代动画融合起来。影片中水墨晕染的山川河流,工笔勾勒的角色形象,从妖怪洞到人类村庄,从妖怪形象到人物表情都惟妙惟肖。

四小妖的打怪路,也是动画人的取经路。截至2025年6月30日,今年上半年上映国产动画片8部,累计票房165.21亿元,进口动画片15部,累计票房4.5亿元。除去《哪吒之魔童闹海》,今年上半年动画片票房15.26亿,票房占比只有5.22%,国产动画片票房10.75亿,票房占比只有3.68%。而《浪浪山小妖怪》目前已突破10亿元,进入中国影史动画电影票房榜前十,它在下半年动画电影里的脱颖而出,无疑给动画市场打了一剂强心针。

国产电影这个传统大IP从未老去,尤其是《西游记》这部最“耐改”的古典小说,不仅仅作为一个故事在流传,而是成为一种文化符号在审美自信与工匠传承中不断延续。正如网友所说,“那一代亲手把中国动画送上高光的人,如今正一笔一画传给下一代。”

敬现实中每一个勇敢出发的自己

在电影中,小猪妖用猪鬃毛刷锅刷到后背光秃秃,却得到上级反手一句“刷太干净,把祖传锅纹磨没了”,还有就是蛤蟆精把“9981”工牌挂脖子当护身符,社恐猩猩怪硬着头皮喊“俺是秦大天圣”,真是看得人五味杂陈。

类似诸多故事情节,让打工人深深被扎,上级一句话,职场“牛马”们就得熬夜干活,好不容易熬夜干完了,最后可能还是会不满意。这恰似现实中职场人的无奈,努力付出不一定能得到认可,但一个小失误就可能让所有努力付诸东流。

浪浪山,无疑是现实困境的生动隐喻,是平凡生活的困局象征。在这座“山”里,我们都面临着职场等各方面的压力与迷茫。

浪浪山代表着父母家庭的殷切期望,这种亲情的束缚,一方面像无形的绳索,压抑着情感;另一方面,也给予了最初的温暖与归属,是我们踏上冒险旅程的情感基石。如今许多年轻人奔赴大城市,或投身新兴行业,大展身手,或按部就班,负重前行,如同小妖怪一样,在取经途中,努力探索自我价值的实现路径,心中满是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无数普通上班族,又何尝不是“小妖怪”的时代镜像。人们共情“小妖怪”,折射的正是当下职场年轻人呼唤公平的竞争环境,让努力的人能够得到应有的回报。同时,当个体在困境中挣扎时,社会各界应给予理解与支持,鼓励“小妖怪们”去勇敢尝试,包容失败,让更多人有勇气迈出“浪浪山”的第一步。

勇敢出发吧,像“小妖怪们”一样,勇敢地自我觉醒,打破困局、追求梦想,主动去追寻更多未知的可能,尽管前路泥泞,却依然坚定前行。

现实中,我们每个人心中都有一座浪浪山,它或许是当前的工作瓶颈,或许是家庭关系的困扰,又或许是自我认知的局限。但只要我们拥有离开浪浪山的勇气,怀揣对未知的渴望,即便前路漫漫、充满荆棘,也能在探索的过程中,走出更加宽广的人生路,努力活成自己喜欢的模样,这才是人生这场漫长“取经路”的真正意义所在。

来源:当代江西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