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陈宝国今年69岁,演了一辈子戏,到今天还活跃在一线。不夸张地说,在“年代+历史剧”这个领域里,陈宝国就是封神的人物。你说近二十年中国荧屏谁最能演帝王?基本没人敢跟他抢这个位置。
陈宝国今年69岁,演了一辈子戏,到今天还活跃在一线。不夸张地说,在“年代+历史剧”这个领域里,陈宝国就是封神的人物。你说近二十年中国荧屏谁最能演帝王?基本没人敢跟他抢这个位置。
但问题来了,他几十部戏到底哪几部最能打?今天就来掰扯一下——我心中陈宝国五部演技巅峰作品,《大宅门》排第二,第一真的是无可替代。
第五名,《老农民》。
很多人没看过这剧,甚至不知道这剧拿了当年飞天奖。但我告诉你,这剧的分量大得很。
编剧是高满堂,写《老农民》就是要为中国8亿农民立传,陈宝国演的是“牛大胆”这个人物——这不是那种伟光正农民,而是一个真正在土地里翻滚的人。
陈宝国为了贴近角色,下地干活、吃饭不与人交流、封闭式体验生活,演到脸浮肿进医院,差点毁容。可结果呢?这个“牛大胆”活了,一点不假。
你说演技啥叫真?这就叫真。
第四名,《老酒馆》。
还是高满堂写的剧,《老农民》的兄弟篇。
这剧的本子来自高满堂父亲的故事,陈宝国演的“陈怀海”原型就是老爷子开在山东的酒馆。
这回演的不是一根筋的“牛大胆”,而是一个有心事、有分寸、有眼泪的老男人。陈宝国自己都说,这角色拍得太累,“天天吃药,整个人压着,完全陷进去了”。
关键是这剧里他演的是“眼神”——一个中年男人对世事的无奈,对老朋友的忠义,还有那种“没说出口”的情绪。这种戏,年轻演员真演不来。
第三名,《汉武大帝》。
这剧算是他帝王路线的标志性作品。最开始这角色是给陈道明的,陈道明没接,陈宝国来了,闭关21天研究剧本,进组之后整个人已经变成了“刘彻”。
他演的这个刘彻,是一个从少年得志到晚年孤独的全过程,从“少年皇帝”的躁动,到“中年帝王”的偏执,再到“老年孤家寡人”的苍凉,每一步都拍得非常扎实。
他自己说:“我被刘彻这个人折磨得够呛。”剧拍完了,他在发布会上还跟所有演员道歉,说自己因为情绪太入戏,拍戏时动不动就发火。
你看,能演到这种地步的,不多了。
第二名,《大宅门》。
很多人觉得这部才是第一。我承认,《大宅门》这剧地位太高,陈宝国演的“白景琦”太有名了。
但我只说一点:这剧前期是从少年演起,陈宝国那时已经四十多岁,演“十几岁”的桥段是有点割裂感的,这也是我把它排第二的原因。
可一旦进入角色中期,他把“纨绔子弟变身家族支柱”的全过程演得滴水不漏。
白景琦这个角色,在国剧史上绝对能进前五——张扬、自大、聪明、重情重义、偶尔又很蠢,这种复杂性格,陈宝国演活了。
这剧后来被重播无数次,他这角色成了无数人心中的“活北京爷们”。
第一名,《大明王朝1566》。
这剧真正封神。不是演得最好,是整个剧组都像疯了一样做细节。
服化道准备一年,演员全程签约不能接别的戏,所有人提前几个月学明朝礼仪、啃剧本。
剧播出时收视一般,但现在?这剧在豆瓣9.7分,是中国历史剧天花板。
陈宝国演的“嘉靖皇帝”,是他演帝王的极致。他演得不是皇帝,而是一个活在皇权幻觉里的疯子,这层疯气,别的演员演不出来。
最狠的一场戏,是嘉靖在御花园里独自喃喃自语,前朝后宫没人敢靠近,他一个人背着长文的台词,咬字、气息、眼神、手指抖动,全是细节。
这种表演,不是技巧,是高度。
所以我说,陈宝国演戏,不是靠天赋,是靠修行。
他今年69岁了,依然在拍戏,而且从来不接烂剧。他说,“我一生演戏,不是为了活在红毯上,是为了活在角色里。”
我信这句话。
来源:文史书生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