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榜单像一份剧迷私聊截图,把“谁更上头”拆成七道菜。《莲花楼》排第一,不奇怪,它把武侠的刀光和探案的显微镜拧到同一束追光里,打戏利落,推理也不糊弄,像给爽文加了智商滤镜。
一口气追完七部古装探案剧,发现榜单把《莲花楼》推到第一,心里咯噔一下——原来不止我一个人被李莲花那句“江湖再见”整破防。
榜单像一份剧迷私聊截图,把“谁更上头”拆成七道菜。《莲花楼》排第一,不奇怪,它把武侠的刀光和探案的显微镜拧到同一束追光里,打戏利落,推理也不糊弄,像给爽文加了智商滤镜。
《唐朝诡事录》第二,赢在“怪”。案子常常闹鬼,最后却总能圆回人心,苏无名每次揭开真相都像在拆盲盒,观众被吓得一抖,又被逻辑安抚,情绪过山车坐得心甘情愿。
《繁城之下》第三,最像深夜食堂。二十年前旧案像老汤底,新死的几条人命是刚下的面条,曲三更一边搅锅一边掉眼泪,观众跟着吸溜一口,烫舌头也舍不得吐。
《御赐小仵作》第四,穷得坦荡。没钱做宏大场面,就把镜头怼到楚楚的镊子和骨缝上,靠细节把“小成本”写成“大诚意”。楚楚验尸时屏住呼吸的侧脸,比任何特效都带感。
《朝雪录》第五,还在更新,已经能闻到刀子味。女仵作和冷面王爷的搭档像冰与火,一边谈恋爱一边挖朝廷黑料,观众在玻璃渣里找糖,痛并快乐着。
《掌心》第六,把“女子复仇小队”拍成古装版职场爽文。叶平安带着姐妹团一路升级打怪,每掀翻一个权贵,弹幕就刷一次“姐姐好飒”,替屏幕外的社畜出了口恶气。
《定风波》垫底,倒不是差,只是太工整。打戏美得像壁纸,剧情却像按模板刻出来的,少了点毛边,缺了口让人上瘾的“糙”。
看完榜单,最大的感慨是:古装探案剧终于学会尊重观众智商。以前只要衣袂飘飘就能糊弄,现在得把历史、悬疑、人情味一起炖进同一口锅,火候不够就翻车。好在榜单上的七部,至少都端出了诚意。
至于哪部最戳心,见仁见智。有人爱《莲花楼》的侠义,有人迷《唐朝诡事录》的诡谲,还有人就馋《御赐小仵作》里那把解剖刀。追剧这事儿,说到底跟点菜一样,口味对了,排第几都香。
来源:菜地里收获喜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