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浪浪山小妖怪》破12亿,取经团逆袭戳中谁的 “心巴”?

天堂影视 国产动漫 2025-08-24 16:20 3

摘要:这个夏天,四只连名字都未曾拥有的小动物,用一场意想不到的“主角初体验”,书写了一段治愈又戳心的故事。它们不仅凭《浪浪山小妖怪》干出了 “大动静”—— 让无数年轻人在影院里红了眼眶,更让 “浪浪山” 这个名字从银幕走向社交平台,掀起一阵刷屏热潮,成为这个夏天最具

这个夏天,四只连名字都未曾拥有的小动物,用一场意想不到的“主角初体验”,书写了一段治愈又戳心的故事。它们不仅凭《浪浪山小妖怪》干出了 “大动静”—— 让无数年轻人在影院里红了眼眶,更让 “浪浪山” 这个名字从银幕走向社交平台,掀起一阵刷屏热潮,成为这个夏天最具共鸣的情感符号。

今年真是国产动画神仙打架的一年,前有春节档的《哪吒之魔童闹海》口碑票房双爆,以159.09 亿人民币的全球总票房成绩,稳居全球影史票房榜第五位,创下多项影史纪录。如今,暑期档又杀出了《浪浪山小妖怪》这匹黑马,豆瓣平台给出8.5的高分评价。截至8月23日18时8分,其票房更是突破12亿,一举超越《铃芽之旅》《你想活出怎样的人生》《你的名字》三部热门动画电影,成功登顶中国影史二维动画电影票房冠军,用实力打破了市场对“非IP原创动画”的期待边界。同时,在2025年暑期档(6月-8月)总票房中,与《南京照相馆》《浪浪山小妖怪》《长安的荔枝》暂列档期票房前三名。

虽然比起《哪吒》的热血逆袭,浪浪山的小妖怪没有惊天动地的本领,但却用最朴素的挣扎与期盼,让国产动画的故事版图更添了一份贴近人心的温度。而《浪浪山小妖怪》也凭借对小妖怪的细腻刻画,走进了千万观众的心里。

小妖怪的“职场图鉴”

2023年,动画短片《中国奇谭之小妖怪的夏天》成为爆款,写尽打工社畜的辛酸;两年后,作为2023年大火的《中国奇谭》的首部衍生电影,在短片同一世界观框架下,电影开启了“平行时空”的全新故事,故事依旧围绕着“小人物的挣扎”展开,延续了《小妖怪的夏天》“打工人”的现实底色,用更鲜活的喜剧外壳包裹着深刻的现实内核,在轻松幽默的基调中,自然地融入关于亲情、友情、成长与梦想等社会议题的探讨。

图片来源:豆瓣电影

《浪浪山小妖怪》以水墨国风讲述了妖界四个底层的无名小妖——小猪妖、蛤蟆精、黄鼠狼精和猩猩怪假扮唐僧师徒“组团”去西天取的故事,以黑色幽默手法讲述底层小妖怪的生存困境与理想挣扎。它们没有强大的法力,没有显赫的身世,只是茫茫妖界中最普通不过的存在。但他们却用各自笨拙的努力证明:即使人生没有拿到好剧本,也可以用自己的方式,活出喜欢的样子。正如导演於水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说的:“这其实都是在表述一个共同的主题:如何做自己,能不能成为真正的自己。”

图片来源:豆瓣电影

《浪浪山小妖怪》将这些当代人在生活和职场中面临的困境,通过小妖怪们的经历生动地展现出来:考编失败的小猪妖、迷信“工牌信仰”的蛤蟆精、被职场噤声的黄鼠狼、社恐却被迫当C位的猩猩怪,对打工人的职场困境的隐喻,让观众在观影过程中仿佛看到了自己的影子,从而产生强烈的情感共鸣。观众们纷纷表示观看这部影片“笑着笑着就哭了”,并发出 “我们每个人都在西天取经的路上”等的感叹。

影片中多个片段堪称“职场人现状图鉴”:小猪妖为完成“洗锅”KPI,拼命用背部鬃毛刷锅,直到背部磨秃,像极了为了赶方案熬到头发掉光的职场人;蛤蟆精虽然也对浪浪山的生活有所抱怨,但在面临是否和小猪妖一起离开的抉择时,他最初是犹豫的,因为他害怕失去现有的“铁饭碗”,哪怕这个 “铁饭碗” 带给他的只有无尽的疲惫和委屈,揣着刻着“9527”、如同保命符一样的工作牌,就像我们一边抱怨生活,一边又因安稳不敢轻易改变,在“渴望突破”与“害怕未知”间反复拉扯。

图片来源:豆瓣电影

当四妖需要设计取经形象时,他们找到公鸡画师,小猪妖反复要求修改画稿:“不够大气”“唐僧的脑袋太小了,不是一个取经人的感觉”……公鸡精愤而罢工时,却为“五斗米”折腰;在小雷音寺被揭穿身份时候,豹督头嘲笑说“你们也配取真经?孙悟空八百年前就和如来认识,猪八戒和沙僧上辈子都是天神转世,唐僧更是如来的徒弟金蝉子转世”,也揭开了现实生活中“拼背景、论出身”的真实写照。

而当小猪妖回到家,猪妈妈“多喝水”的叮嘱中流露出的温暖爱意,也是一种对普通人情感的回应,无论生活多么平凡,家人的关怀永远不变。这些叙事中体现的细节,成为每个普通人“一边扛着职场压力与阶层无奈,一边被爱治愈”的完整写照。

图片来源:豆瓣电影

最终,四个小妖怪在取经路上实现自我价值,他们不再执着于“得到大王认可”“在浪浪山站稳脚跟”,而是在一路跋涉中,慢慢放下对外部评价的渴求:或许是帮村民赶走作恶的老鼠精时,收获的那句真诚感谢,当村民赠予它们“降妖除魔”“盖世英雄”锦旗时,小妖怪们第一次感受到了“被需要”的幸福;或许是放弃长生不老的梦想,和同伴并肩与黄眉怪作战时,感受到的彼此信赖;即使用了“大招”被打回原形修行化为乌有,但每一步都朝着“想成为的自己”靠近。从渴望外部认可,转化为内在价值的自我认同,他们虽然直到最后也没有留下名字,也没有逆天改命、得道成仙,但是已经体现了“踏上取经路比抵达灵山更重要”这句话的含义。

隐藏的“小彩蛋”

《中国奇谭》是由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哔哩哔哩联合出品的以中国特色的“妖怪”故事为主线的中式奇幻动画短片集,以动画形式讲述了8个根植于中国传统文化的独立故事:《小妖怪的夏天》《鹅鹅鹅》《林林》《乡村巴士带走了王孩儿和神仙》《小满》《玉兔》《小卖部》和《飞鸟与鱼》。题材包罗万象,从乡土眷恋到末世情怀,从生命关怀到人性思考,铺陈开一个极具中式想象力的世界,呈现出中华文化跨越时空的魅力。不同单元分别以二维、剪纸、定格动画、CG、三渲二、素描与中国水墨等多种美术风格及制作手法来呈现艺术效果。其中最早破圈的,无疑是打头阵的《小妖怪的夏天》,"浪浪山"这个IP也因此走红。

图片来源:豆瓣电影

作为影片总导演,陈廖宇希望《中国奇谭》带观众“遇见不一样的妖”,让东方奇幻美学焕发时代新生。更重要的是,站在中国动画诞生百年的时间节点上,他希望《中国奇谭》这样的作品能代表中国动画的不断探索。

在视觉呈现上,《浪浪山小妖怪》堪称一场国风美学的盛宴,为观众带来了前所未有的视听享受。全片共计有1800多组镜头,制作2000多张场景图,汇集了一支超600人的制作团队,创造性地将中国传统绘画的笔墨意境与电影镜头的光影空间感融合,让水墨氤氲的山川云气在银幕上舒展留白,工笔勾勒的精细角色在光影间跃然生动,每一帧都是极具东方美学意蕴的流动画卷。

图片来源:豆瓣电影

颇有意思的是,影片还借助动物自身特性,联系成语、谐音梗,如“温水煮青蛙”、“癞蛤蟆想吃唐僧肉”、“念的是正儿八经”等,制造令人捧腹的喜剧效果。而最让人印象深刻的场景,无疑是小猪妖和蛤蟆精找到鸡画师画唐僧师徒画像的情节了,整个操作像极了开“画像盲盒”。俩小妖揣着模糊的 “脑补记忆” 找到鸡画师,只凭着一些零碎的描述,催着对方动笔。鸡画师一边不耐烦地嘟囔,一边却手不停挥地在纸上涂抹,大多观众盯着银幕心里想着:这指不定得画得多抽象。可下一秒镜头给到画纸时,全场瞬间燃炸了,赫然呈现眼前的正是 86 版《西游记》里唐僧师徒四人,惟妙惟肖的神态细节,这波“精准回忆杀” 直接让电影院彻底变成了欢乐海洋。

还没等观众的笑声平息,小猪妖又凑过来提要求:“能不能再画得不一样点?” 鸡画师唰唰几笔直接拉开 “脑洞创作秀”:先是《铁扇公主》里复古水墨风的师徒,而后《金猴降妖》中线条凌厉的经典动画形象,以及酷似《我为歌狂》的偶像男团版师徒又接连登场。这段“画像三连击” 也成了整场电影最让人难忘的爆笑名场面。

图片来源:豆瓣电影

此外,不少观众还发现了电影中的阁楼庙宇有山西古建筑的影子,如山西大同的永安禅寺、善化寺、五台县的佛光寺、位于太原的晋祠水镜台等,这或许要归因于导演於水是山西人的缘故,他曾表示,“每次去采风看到这些古代建筑,就仿佛跨越时空与那个时代的工匠对视这种令人震撼的共鸣让人想要落泪,想让更多观众感受到这种美。”

高票房破圈的背后

对于《浪浪山小妖怪》取得如今的票房成绩,著名电影人、影评人藤井树认为,这个高票房的背后,其实是观众在用一张张电影票叙说心声。“在这部影片中,投射出了非常广泛的普通观众的心声:‘我为我自己而活’‘我努力过了,哪怕结局没什么,依然是尘归尘土归土’。没有背景的小仙小妖们,依然要归隐山林继续修行;有背景有靠山的神仙们,依然过着他们所谓的‘特权’生活,这个世界并没有因此而改变什么。但在小妖怪们的身上,还是发生了一些不一样的事情——他们为了自己的人生和梦想,拼尽全力去搏过一次;同时,在这个过程中,四人所迸发的金子般的友谊,都是他们人生的收获。”

图片来源:豆瓣电影

在藤井树看来,《浪浪山小妖怪》最神奇的地方,在于它拥有和《哪吒之魔童闹海》同样的特质。“《哪吒之魔童闹海》能拥有如此巨大的讨论量,以及 159 亿票房的惊人数字,除去春节档(档期红利)等各种原因之外,很大部分原因是:大人和孩子看到的是两部电影,即成人与儿童观影后,所感知的内容内核截然不同。”

这种受众分层解读的现象,往往更多出现在动画品类中。“动画领域常见两种类型:一种是子供向的,代表影片是《熊出没》《喜羊羊》。这一类影片无论在技术上如何升级、在主题上如何挖掘,从本质上来说,还是子供向的。换而言之,如果带孩子去看,孩子可能会更投入,但对大人来说,触动可能没有那么大 —— 因为它从创作初衷和影片类型来讲,比较偏亲子和子供向。另一种则如《哪吒》和《浪浪山小妖怪》,真正做到了所谓的‘合家欢’,即大人有大人看的门道,小孩有小孩看的热闹。在孩子心里,这些人物活灵活现、金句频出,他们觉得很有意思;在大人眼中,这部片子太有门道。这恰恰是主创在编剧时在剧本上下的功夫。当然,除去技术层面中国二维动画古典且极具东方式意境的呈现(这一派继承了上美影的优良传统),更重要的还是因为它的人物塑造足够扎实,且在剧本结构、叙事视角上,真正贴合当下的老百姓、当下的职场、当下普通人的心境。我觉得这种心境,是每个人都能感同身受的。”

此外,《浪浪山小妖怪》还巧妙借力了《西游记》这一国民IP的天然优势。藤井树表示,作为中国最脍炙人口的神话小说,《西游记》的故事背景、人物设定与核心情节早已深入人心,无需额外科普,先天便具备了国民属性,当孙悟空的声音响起、师徒四人登场时,就能立刻引发全民共鸣。

《浪浪山小妖怪》之所以能成为今年暑期最大的黑马,高分出圈并深深戳中当代人,就在于它以小见大,通过小妖怪们的故事,反映了当代人在生活、职场、梦想等方面的种种境遇,同时又给予观众勇气、力量和希望。“我觉得编剧团队非常有想法,也有生活的体察,过程既心酸又温暖,这也是这部电影呈现出的非常可贵的品质,它不仅仅是一部合家欢电影,让孩子们乐呵的同时,也在给所有的普通人打气,告诉你们,要尽情地用力地活一次,它一定会在未来给到所有人一个你所期待的回报。”藤井树感叹道,“我相信未来它或许还将带来更大的惊喜。”

诚然,《哪吒》系列动画电影的现象级成功,预示着这个行业可能有更多的想象空间,更多的机会。在导演於水看来,未来的动画,是分众化、多样化的,不只是写给成年人的动画会越来越多,全年龄段的动画也会有更多类型和受众。有专门给低幼龄的,给成人的,也有给全年龄的。“为什么现在动画片会越来越好?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可能是,观看动画的那一代人,现在都长大了,都成为了父母。他们对动画有一种天然的情结,而他们之前的家长可能会觉得动画是给小孩看的。”

在影片接近尾声时,四个小妖打败黄眉怪后询问起各自的名字时,还未来得及开口便立即被打回动物原形,对此,於水对媒体透露,他曾想为小妖怪们取名字但很快就放弃了这个念头,“他们代表着芸芸众生这也与影片的英文名《Nobody》相呼应那就是‘无名之辈’。”

图片来源:豆瓣电影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浪浪山,翻越它的勇气本身就是可贵的。影片让我们在欢笑与泪水中,重新审视自己的人生,激励我们勇敢地去翻越生活中的“浪浪山”,去追寻属于自己的那片天空。正如电影主题曲《重如尘埃》歌名所寓意的,“重”与“尘埃”虽然从字面意义上形成强烈的反差,但它想传递的却是“即使再渺小,也能拥有强大的力量”的精神内核。愿我们每个人都能勇敢出发。

福布斯中国独家稿件,未经许可,请勿转载

精彩资讯永不错过

来源:本间芽衣子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