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视|杨幂转型演农妇,热度断层的《生万物》有哪些争议?

天堂影视 内地剧 2025-08-24 15:15 1

摘要:杨幂褪去华服演农妇,《生万物》凭什么一开播就热度断层?这部改编自第三届人民文学奖长篇小说《缱绻与决绝》的剧集,从题材到选角都充满话题性。原著里严肃厚重的乡土叙事,在剧版中融入了偶像剧的甜虐、家庭伦理的拉扯,甚至革命叙事的线索,让不同观众都能找到看点。从角色改编

杨幂褪去华服演农妇,《生万物》凭什么一开播就热度断层?这部改编自第三届人民文学奖长篇小说《缱绻与决绝》的剧集,从题材到选角都充满话题性。原著里严肃厚重的乡土叙事,在剧版中融入了偶像剧的甜虐、家庭伦理的拉扯,甚至革命叙事的线索,让不同观众都能找到看点。从角色改编的争议到剧情细节的深意,这部剧的每一处改动都牵动着观众的讨论欲。下面就和优秀答主们一起看看,《生万物》里还有哪些值得细品和讨论的地方吧 ——

如何评价杨幂、欧豪主演的电视剧《生万物》?

答主:风飞扬

260+ 赞同

这压根就是一部披着乡村年代剧皮的古偶剧(中性态度)。

周末一口气追了十多集《生万物》,只能说导演跟编剧太会了,他们太懂当下电视剧市场的粘性观众的爽点在哪里了,所以把原著故事进行了非常大的改编。

荣获第三届人民文学奖的原著《缱绻与决绝》,其实就是提供了框架跟人物而已,故事是大家能想象到的严肃文学里乡土小说那味儿,充满着人性的真实(偏恶毒)与土地的终极主题,女性的价值也是如土地一样单单为了生长出东西,有很多会让长期被古偶现偶浸润的电视剧观众「恶心」的情节,所以它能拿严肃文学的大奖嘛。

而到了剧版,编剧把故事情节与人物人设都做了比较大的调整,让奔着演员来的,能在这部剧里磕男主女主的大糖,让奔着题材来的,也能看到家庭伦理的苏大强,当然林永健老师也承担了这部分叙事的作用,同时按这架势,你大概率能在后面看到女主主导打拼家业的女性种田文情节,还能同时通过新加的乡村「外来者」杜先生角色完成革命引导者的献礼叙事,可以说,各个类型剧的爽点都融进来了,真的会拍。

首先就是男女主方面,我为什么说这是披着年代剧皮的偶像剧,主要是男主这个人设变动太大了。

原著的男主,是先天畸形,有一个脚大,走路一跛一跛的,直到最后那只畸形脚才奇迹般地变好了象征着旧时代的结束。

而电视剧选用了海清的神,完全按照乡村糙汉男主打造,大脚就是单纯脚大,人物还是形象很好又有力气的土憨男(别小看糙汉文学的人设,这在网络文学以及短视频里大受欢迎)。

最重要的是,他是纯情小狗。

剧版最大的改编就是参照偶像剧给男女主弄了一个「从女方看是先婚后爱,从男方看是蓄谋已久」的超级无敌偶像剧人设。

本来先婚后爱的设定就很带感了(注意,这里就是要跟严肃乡土文学的包办婚姻区分开,先婚后爱是偶像剧的一种套路,目的是带有某种禁忌强制但俩人最终相爱的磕糖,不是如传统乡土文学那样是要凸显没有爱的封建婚姻的可怖),现在古偶都搞这个,比如前段时间的《折腰》《雁回时》,之前的《卿卿日常》《柳舟记》等等反正一批一批出。

而居然男方还是从小时候就蓄谋已久的人设就更是顶中顶了,比如这两年的现偶《私藏浪漫》韩剧《现在拨打的电话》。

剧里,男主封大脚打小就暗恋女主绣绣,绣绣落难,他二话没说就去救,也丝毫不嫌弃绣绣进过马子窝,用八抬大轿明媒正娶给足了绣绣面子,从这个角度以及各种小细节来讲,封大脚怎么不算是一种霸道总裁呢?

要知道,在原著里,大脚可是根本没暗恋绣绣,还在听说了谣言过后非常嫌弃绣绣,原著要表达的就是那样一种,在旧时代,哪怕你是大地主家的女儿,有不洁的传言,一个残疾男都能看不上你的悲哀,但剧里的情节,只会让观众爱上这个农村糙汉霸道总裁,少了原著里那些讽刺的更有力度的东西,所以我说这是在演偶像剧嘛,受众目标就不是年代剧,这不是说不好,相反我觉得这样拍肯定热度跟赚钱都没问题了,只是确实没必要把它当成一部会成为经典的正剧分析。

类似的改动还有很多——

比如传统乡土文学里恶婆婆的形象,可能会更有戏剧张力,也更合旧时代老一辈封建女性的形象,被编剧摇身大改了人设,给予了最大的善意——

对于延续着大嫂守活寡命运的苏苏,编剧也在尽可能给苏苏以讨喜的性格与命运,原著里的苏苏没那么可爱,她替嫁绣绣还是有点期待的,会说,别的不怪,就怪命,绣绣的命不好,我的好,一度是主动贴近费文典的。

同样的,剧版的费文典,更多地只是一个被蒙在鼓里的纯情大男孩,有点懦弱罢了,可原著里,是真的有点难评——

同时,你也能看到家庭伦理剧里面观众爱看的争吵桥段,比如林永健跟倪大红老师的争爹。

原有的乡村题材电视剧的讲人性复杂的内容,由非主角承担过去了,比如铁头一家,看了最新剧情的都懂——

租金不交,借钱不还,有地不种。一见「银子」(人名)就动手摸腰的,「别让怂人有了权」说的就是铁头这样的人。

同时杜先生这一新人物的加入必定会给这部剧带来更多革命叙事的东西。

所以正如我开头所言,各个类型剧的受众都能看到自己想要的东西,大部分还都是验证过成功过的爽点与人设。

当然了,不得不说,这么改,确实市场爱看,我也爱看,谁能逃脱偶像剧与清爽人设呢?但把这部剧捧成经典的乡土题材年代剧,就着实没必要了。

《生万物》中,土匪绑架宁绣绣,要价 5000 大洋,这合理吗?

答主:尘飞扬说经典

120+ 赞同

先说结论,合理,也不合理。

要价 5000 大洋是合理的。

这个数据来自原著《缱绻与决绝》,并非某些网友说的是明星乱改的。

杜大鼻子特意在宁绣绣大喜之日绑架,因为一旦黄花大闺女在山上过夜,婆家就不要了。

原著中称这种绑架叫快票,要价高,来钱快。

对宁家来说,绑架宁绣绣,关乎宁家的家族声誉和费家的联姻。一旦宁绣绣在山上过夜,费家会取消婚约,而宁家也失去与豪门联姻的机会。

只要宁学祥交赎金,那么他就可以保住宁绣绣的声誉和清白身,费家表示会掏出 200 大洋,也能看出费家能接受被赎回来的宁绣绣。

土匪要价 5000 大洋,就是因为他们明白宁家的沉没成本极高。

相比之下,土匪的沉没成本几乎为零,他们的风险仅仅在于行动失败的可能性,他们与天牛庙的武装已经建立和平共处的关系,因此被报复的可能性极低。

更重要的是,土匪知道宁学祥能拿得起。

原著中提到,宁学祥家的现钱,再卖上一百多亩地,就能凑足 5000 大洋。

而宁家有六七百亩地。

关于一亩地是多少钱,原著中也有分析。

费左氏要买宁学瑞家的地,一亩地报价 18 元,这是最高价。宁学祥压低价格,用 196 块大洋买了宁学瑞家十四亩一分三厘地。一亩地的价格是 13.87 元。

我们就按 15 元一亩地的价格来折算,结合宁家现金和卖一百多亩地才能凑够 5000 元,那么宁学祥家的现金区间是 2000 元 ~ 3500 元。

在 1927 年的山东中部农村,这笔钱确实不低,但也不是无法想象的天文数字。

然而,杜大鼻子只会算经济账,却没有算清宁学祥的心理账。

他明显忽略了一点,那就是宁家有个「辈辈不发长子」的诅咒。

因为有这个诅咒的存在,杜大鼻子的要价就不合理了。

宁学祥有不救亲生女儿的底气。第 2 集 20 分钟处,宁学祥说土地是祖宗基业,不能卖。

宁学祥不是个好爹,但他自信自己是个孝子贤孙。

无违是孝的标准之一,儿子对父亲无违,父亲对祖先无违,崇祖情结是孝的根脉。

这就是宁学祥一直说为了祖宗家业,卖地就等于拆家的根本原因。

另一方面,辈辈不发长子的诅咒,强化了宁学祥的恐惧。

他是宁家的长子,能分到更多的土地,任何削弱祖业的举动,都会让他生出愧对先人的情绪。

而宁学祥宁愿牺牲女儿,也不要卖地的勇气,本身就是对孝子贤孙身份的恪守。

宁负眼前骨肉,不负地下祖宗,这是在呼应尊祖敬宗、慎终追远的主流伦理。

当代观众无法理解宁学祥,是因为中国的伦理已经从祖宗中心制向子代中心制转变。

因此,我们看到宁绣绣被绑架,第一反应是哪怕倾家荡产也要救,因为我们接受的现代伦理观认为子代是现代家庭的轴心。

然而,宁学祥是传统伦理的坚守者,他并不觉得亲生女儿值得他卖地。

杜大鼻子看清了宁家的财产,却看不透宁学祥的孝心。

而我们同情宁绣绣,同样看不透宁学祥牺牲女儿,也不卖地的底气。

我们终究是时代的产物,给出的判断,也很难超越时代。

《生万物》绣绣爹明明已经把地契拿出来准备卖地救女儿了,为什么聘礼单送来以后又反悔了?

答主:如饰我闻

160+ 赞同

宁费两家结婚与其说是结婚,不如说是「公司并购。」

这次并购,是由这两个公司的两大 CEO,宁老爷与费左氏操盘。他们的并购不是通过现代人熟悉的并购方式进行,而是两家一边出一个孩子,通过古老的「血脉传承」完成。

至于这个孩子是谁根本并不用要,宁老爷与费左氏关心的只是并购的进程,压根不会关心这一对新婚夫妇的意愿。

导演为什么不断强调,地契、聘礼单,就是怕大家看不懂,这两张纸实际的用处就是缔结契约的见证。

大家只要把他理解为这是一份我们日常见惯不怪的并购合同即可。

没有了 700 亩地,宁家还拿什么筹码跟费家结亲。所以费左氏让管家提醒宁老爷聘礼单在你手里,一旦这场婚礼办不下去,就要退还聘礼,这次的并购作废。

并且在接新娘的时候,宁老爷故意说:「这新娘子究竟要不要,才决定掀帘子」。

费左氏回的是「只要是清清白白的闺女就是我费家的媳妇」。

双方的台词里一句都没有提到具体的人,都是指代。

翻译一下宁老爷:地没有卖,被土匪抓走的新娘不可能半夜就能回来,这是费家另外的新娘子作为并购的「工具」。

费左氏:「只要是清白的宁家女,这次并购继续」。

双方的合作基础地契、聘礼还在,这次并购用的工具,两家的孩子都还很「干净」,保证了血脉的「纯净度」,计划不变。

制作组赤裸裸地把这场婚姻的本质拍出来,就是私有制财产下双方通过所谓的「血脉传承」进行的一次交易。

还故意把宁老爷塑造成一个「葛朗台」式的财主,一个连牛粪都舍不得放弃的地主父亲,让观众把矛头全都指向宁老爷。

还要在这个基础上叠加一场不大成立的绑架案。

农村里是不可能让两个生面孔的女人,大摇大摆地闯进地主主屋明目张胆地抢人。事前还有马车准备好,怎么感觉很「内鬼」。

电视剧《生万物》中有哪些不易察觉的细节?

答主:刘家成(《生万物》导演)

大脚娘再善良也是传统的农民,有着根深蒂固的封建思想。她有一场戏对大脚说:你快回屋干点正事,你媳妇来月信了!按道理来例假不能同房,但大脚娘最关心的是:绣绣没有怀上马子(土匪)的崽子!再生,就是咱封家的了。

出殡那场戏,送行的队伍到墓地时没有女人和孩子,这是当地的习俗,我也是拍摄前才知道的。临时修改剧情,这样倒好,反到突出了绣绣不顾一切,追上娘的棺椁送行的悲壮气氛。

这种细节还有很多,大家慢慢再发现吧!

来源:心平氣和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