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他在YouTube开的新账号“HTX Studio”才一年,粉丝就破了百万。截至现在发了28条视频,没走常规数码测评老路,专做创意DIY机械装置,像能自动投口香糖的机器、自己折纸鸽的装置,看得人眼前一亮。视频全用英文配音,剪辑风格也跟国内不一样,单条最高点赞超
最近刷到个超提气的消息,国内数码圈的“顶流”何同学,在海外彻底火了。
他在YouTube开的新账号“HTX Studio”才一年,粉丝就破了百万。截至现在发了28条视频,没走常规数码测评老路,专做创意DIY机械装置,像能自动投口香糖的机器、自己折纸鸽的装置,看得人眼前一亮。视频全用英文配音,剪辑风格也跟国内不一样,单条最高点赞超107万,总播放量直接冲过1.81亿次。
来源网络
更让人惊讶的是收入,按SocialBlade估算,这个账号每个月能赚1.2万到19.5万美元,换算成人民币,一年就是103万到1680万,主要靠YouTube的广告分成。而且他在海外发视频特别实在,把国内版本里的品牌植入全删了,像海尔、多邻国这些广告,海外观众根本看不到。反观他的抖音账号,还是保持着高频商业合作,每个月大概3条品牌视频,合作方既有海尔、美的这样的家电品牌,也有三星、The North Face这些国际牌子。
来源网络
不过熟悉他的人都知道,今年4月他还因为网约车好评的事陷了争议,国内掉了粉,当月一条商业广告都没发。谁能想到,短短几个月,他靠海外账号打了个漂亮的翻身仗。看何同学这波海外走红,最让人佩服的不是数据多亮眼,而是他身上那股“不把鸡蛋放一个篮子里”的清醒,还有对内容的“因地制宜”。
很多创作者火了之后,容易困在自己熟悉的圈子里。国内粉丝喜欢看什么就一直拍,一旦遇到点争议或者流量波动,很容易慌了手脚。但何同学不一样,国内遇到争议,他没纠结于解释或者内耗,反而转头在海外开辟了新战场。而且他不是简单把国内视频搬过去,而是特意调整了内容和形式——改用英文配音,适配海外观众的语言习惯;调整剪辑风格,贴合海外平台的传播规律;甚至删掉品牌植入,避免海外观众对广告的抵触。这种“到什么山头唱什么歌”的灵活,真不是谁都能做到的。
来源网络
再说说内容选择,他没继续盯着数码测评这块“红海”,反而扎进了创意DIY领域。口香糖投射机、全自动纸鸽制作机,这些内容没有复杂的参数,也不用依赖品牌背书,全靠奇思妙想和动手能力吸引观众。这种“去商业化”的内容,在海外反而更吃香,因为观众看的是创意本身,是那种“原来科技还能这么玩”的新鲜感。反观很多想出海的创作者,要么把国内内容生搬硬套,要么满屏广告让观众反感,最后只能不了了之。
还有他对商业化的“分场景把控”也很聪明。国内市场成熟,观众接受度高,就正常接品牌合作;海外市场刚起步,先靠纯粹的内容攒粉丝、打口碑,不急于变现。这种“先扎根再结果”的思路,比一上来就硬推广告要长远得多。现在他海外账号有了百万粉丝基础,之前又跟Apple、微软、三星这些国际大厂合作过,未来要是接品牌定制广告,潜力根本不用愁。而且他的内容从数码延伸到生活科技,合作品类能扩展到智能家电、日常用品,说不定还能吸引更多想出海的品牌找他合作。
来源网络
更重要的是,这次海外走红,给了他一条“退路”,也给所有创作者提了个醒——别把自己绑在单一市场上。国内市场竞争激烈,一点风吹草动就可能影响发展,而海外市场还有很多机会。当然,出海不是简单的“复制粘贴”,得像何同学这样,懂内容、懂市场、懂调整,才能真正站稳脚跟。
想起一句话:“真正的稳定,不是一直待在同一个地方,而是无论到哪都能站稳脚跟。”何同学的这波操作,不只是赚了粉丝和收入,更证明了好的内容有跨越国界的力量,也证明了创作者只要保持清醒和灵活,就算遇到暂时的困境,也能找到新的突破口。
来源网络
你平时看何同学的视频吗?你觉得他海外走红最关键的原因是什么?要是你有喜欢的创作者,你希望他们尝试出海吗?欢迎在评论区聊聊你的看法~
来源:清华同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