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林然失踪二十四年,终于在停场村被找到,这一幕很多观众等了太久,但真到见面那一刻,心里反而没法高兴起来,林然站在烈日下,皮肤晒得黑黑的,脸上有斑点,穿着村里的衣裳,干着农活,整个人早已和过去判若两人,看到邓妍,她只是淡淡一笑,甚至没有太多情绪波动,很多人说,这一
林然失踪二十四年,终于在停场村被找到,这一幕很多观众等了太久,但真到见面那一刻,心里反而没法高兴起来,林然站在烈日下,皮肤晒得黑黑的,脸上有斑点,穿着村里的衣裳,干着农活,整个人早已和过去判若两人,看到邓妍,她只是淡淡一笑,甚至没有太多情绪波动,很多人说,这一笑,可能是认命,也可能是放下。
林然不是当年那个城市小姑娘了,经历了那么多风雨,早已学会和命运妥协。
这些年她在村里生活,估计身边已经有了家庭和孩子,外面的世界,过去的亲人,渐渐成了遥远的记忆。
这种变化,不只是林然一个人的,也是很多被拐孩子的共同命运,找回来的人和家,已经不是原来的模样。
章阿姨,这个母亲的形象,贯穿整部剧,她开了团圆小馆,帮无数寻亲家庭搭把手,日复一日守着一线希望,但等来的结果,还是让人心酸,女儿还没找到时,她脑子已经开始糊涂,刚开始只是做饭忘加盐,后来连小馆的生意都记不住,清醒时就把关于然然的点滴写在本子上,怕哪天彻底忘了,还能翻出来看看。
阿尔茨海默症把她的记忆慢慢带走,唯一剩下的,就是对女儿的牵挂。
等林然真的出现时,章阿姨已经分不清谁是谁,团圆成了奢望,这种遗憾,比找不到人更让人难受。
剧里有个细节,章阿姨决定把团圆小馆交给阮美玉,其实她已经认清现实,自己病情越来越重,不能再拖累身边人,更不能等到然然回来照顾,阮美玉也是被拐卖的受害者,没有家,没有亲人,团圆小馆成了她最后的依靠。
章阿姨把老宅卖了,钱和小馆都留给阮美玉,这份托付,像是把希望传递下去。
阮美玉靠着小馆生活,也能继续帮寻亲的家庭,自己也算有了归宿,很多观众说,这种安排很真实,现实里很多被拐的孩子,一辈子都在找家,最后能留下点什么,已经很难得。
林然和章阿姨的结局,其实点出了一个现实,被拐的孩子找回来,家庭也很难再拼回原样,二十多年,谁都变了,谁也没法回到过去,林然有了自己的生活,新的家庭、孩子成了她的全部,回老家只是偶尔看看,真正意义上的团聚,早就没办法实现。
章阿姨心里也明白,自己等来的,不是女儿的陪伴,而是各自安好。
像孙文瀚一家,孩子找回来了,妻子却已经去世,剩下的空落感,别人根本体会不到,阮美玉虽然获救,也再没家可以回。
剧里写了很多人贩子的下场,刘纲、吴斌被抓,瘸哥的秘密曝光,但那些被拐家庭,生活已经彻底改变,甄妮十六岁被拐,后来跟着刘纲成了同伙,直到被警察抓才知道自己也是受害者,父母重病,找了一辈子,最后见面却只能隔着警察的看守窗说话。
家庭破碎,亲情流失,这些伤口,时间也抹不掉。
很多观众留言,打拐是社会的进步,但对个人来说,遗憾永远无法弥补。
剧里没有安排林然和章阿姨的重逢戏份,有人觉得遗憾,其实更像一种尊重现实,现实中,很多被拐的孩子找回家,面对亲生父母反而疏远,毕竟成长的岁月已经断裂,新的家庭和孩子成了他们唯一的依赖,硬拼的团聚,有时候只是徒增尴尬。
姜菲菲和林然,两个完全不同的命运,一个在幸福里长大,一个在苦难中求生,只因一次拐卖,人生彻底改变。
《利剑玫瑰》这个结局,没有大团圆,也没有彻底的悲剧,每个人都在努力往前走,只是再也回不到从前,林然归来,章阿姨却认不出女儿,阮美玉守着小馆,继续帮别人找家,孙小光找回来了,却更亲养父,所有人都有了新的生活。
团圆、遗憾、坚持,这才是现实里最常见的样子。
有观众说,活着已经很不易,有家可回更难,打拐还在继续,希望每一个失散的家庭,都能等到属于自己的安稳时光。
来源:剧评热点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