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两年前,他还以“八字最硬”的形象,挑战各种禁忌。结阴亲、睡坟场、砸神像……所有别人避之不及的事情,他做了个遍。
文|瓜田李的猹
编辑|沐语纪史
“别站我后面!”网红张树林对着空无一人的地方突然喊道。
两年前,他还以“八字最硬”的形象,挑战各种禁忌。结阴亲、睡坟场、砸神像……所有别人避之不及的事情,他做了个遍。
不料就在大家看他还能多出格时,张书林却突然在网上销声匿迹了。
而当他再次出现在众人面前时,却从一个血气方刚的大小伙,变得面色蜡黄,印堂发黑,脖子上还戴着护身符。
张书林身上究竟发生了什么?
张树林原本跟千千万万个想红的年轻人没什么两样,拍点搞笑视频,扔到网上,很快就淹没在短视频浪潮里,没一点反应。
不过凭借着日积月累,张书林还是积累了一些粉丝,只不过算不上火。
真正让他冒头的,是一次赌气。
有个网友激他,说你敢不敢去号称“中国第一鬼村”的封门村睡一晚?这种地方,别说睡一晚,就是听着都让人心里发毛,可张树林偏偏就抓住了这个机会。
因为他知道,这个时代想要流量就不能走寻常路。
所以他真去了!不光去了,还在那个传说中“谁坐谁倒霉”的太师椅上大吃大喝,最后还真在那儿睡了一夜。
第二天,视频里他晃着膀子说:“除了蚊子多,啥事没有!”就这么一句话,直播间瞬间炸了,粉丝噌噌地往上涨。
这也让张树林很兴奋,明白了这个时代大家就爱看这个!于是,他彻底野了,半夜去十字路口拿碗吃香灰、给纸人“新娘”开眼办冥婚、穿着寿衣躺在坟头直播……
反正是怎么邪乎怎么来,怎么触霉头怎么干,他的招牌,就是“全网八字最硬”,好像天底下就没他怕的事儿。
做的多了,张树林越来越没顾忌,旁人看来他是身上的“邪劲儿”到了顶峰。
2023年6月,张树林做了一件更出格的事儿。
他抡起大锤,狠狠砸向一尊开了光的观音像,视频里他对着镜头怒吼:“让封建迷信见鬼去!”
这样的离经叛道,瞬间让张树林火出了圈,流量和广告费像潮水一样涌向他。
那时的张树林春风得意,可屏幕前的看客们,心态就复杂了,有人捧他,也有人暗自嘀咕:这小子迟早要出事。
果不其然,俗话说“天狂必有灾,人狂必有祸”,“一语成谶”这四个字,在张树林身上得到了最残酷的验证。
就在大家期待张树林整更大的活儿时,他突然就把所有视频删了,人也跟着消失得无影无踪。
几个月后再露面,所有人都傻了眼,原来那个白净的精神小伙,变得面色蜡黄,一脸坑洼,尤其是印堂那块,总像是蒙着一层散不去的黑气。
他看人的眼神也总是躲躲闪闪,没了以前那股天不怕地不惧的劲儿,更邪乎的是,直播的时候,他会突然对着没人地方说:“别站我后面!”脖子上还多了一个贴身戴着的护身符。
不少网友很关心,问他脸色为什么这么难看,他给的解释是:“陪老婆生孩子,熬夜累的。”这话说出来,信的人寥寥无几。
而张树林为什么会变成这样也成了一个谜团,在网上闹得沸沸扬扬。有迷信的人说是鬼神作祟,也有一些清醒的人说是心魔作怪。
关于张树林的变故,第一种说法,也是最玄乎的,就是“报应论”。
老话说,举头三尺有神明,有些事儿,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
张树林干的那些事,在传统观念里件件都是大不敬,特别是砸神像,这不光是砸一个泥胎,更是对一种信仰的公开挑衅。
所以很多人觉得,他面相大变,精神恍惚,就是被“缠”上了,那些看不见的东西找上门来了。
他老婆后来也无意中说过,他那段时间整晚睡不着,说床底下有人抓他脚脖子,这种事儿科学解释不清,但在民间的故事里,可太多了。
这些事综合起来,让不少人开始相信张树林是得到了“报应”。
但我们换个角度,从更现实、更科学的层面看,应该是张树林心态出了问题。
做这些禁忌事情的时候,张树林是真的不怕吗?
倒也未必,人都有恐惧的本能,他一次次挑战极限,实际上是在进行一种极端的心理暗示,一遍遍告诉自己“我不怕”。
可这种暗示就像是不断拉伸的橡皮筋,总有断掉的一天,他睡的每一个坟场,办的每一次“仪式”,都是在给自己精神施加巨大的压力。
长期睡眠不足、精神高度紧张,足以摧毁一个人的身体机能,导致皮肤变差、精神萎靡,这在医学上完全说得通。
更重要的是,他被流量绑架了。
当他靠“作死”火了之后,他就没有回头路了,观众的胃口被他养刁了,这次睡坟头,下次就得搞点更刺激的。
他停不下来,因为一旦停下,流量就会立刻抛弃他,他尝试过转型做科普,结果观看量跌到原来的二十分之一,团队要吃饭,他也要维持热度,只能硬着头皮继续走老路。
有一次,他去殡仪馆拍摄,幕后花絮里,他一个人躲在墙角干呕了二十多次,冲着空荡荡的走廊嘶吼。
这已经不是“胆大”,此时的张树林可能已经面临精神濒临崩溃了,他表现出来的狂妄,更像是一种走投无路后的歇斯底里。
那个说着“别站我后面”的张树林,害怕的可能不是鬼,而是他自己想象出来、被观众和算法逼出来的“鬼”。
所以,真相到底是什么?
或许两者都有,可能他真的因为自己的行为,招惹了一些心理上的暗示和恐惧,这些恐惧在他的精神世界里,化成了具体的“鬼怪”。
而把他推到这个地步的,正是流量至上的理念,为了流量他选择用最极端的方式去取悦观众,导致身体和心里都承受极大的压力,直到被彻底榨干。
他胸口那个被摩挲得发亮的护身符,证明的不是鬼神真的存在,而是张树林不信鬼神的信念已经垮了。
他需要一个东西来支撑自己,不管这个东西是神佛,还是一种心理安慰,那个曾经叫嚣着要砸碎一切的年轻人,最终还是向自己内心最深的恐惧低了头。
张树林的故事告诉我们,人无论做什么都要量力而行,不要无底线博流量,更不要被流量裹挟变成一个毫无顾忌的疯子,不然流量过后,还是一地鸡毛。
那么,对于张树林的的事儿您怎么看呢?欢迎在评论区留下看法。
来源:沐语纪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