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既然踏上取经路,就要真的成为“取经人”。从外在形象到性格习惯,从品德操守到行为准则,小妖怪一点点向着自己想象中的英雄靠近。路过村庄,面对村民惩治老鼠精的请求,武力值不强的他们,硬着头皮全力一搏,最后竟真的成功了。村民送来的“降妖除魔”“盖世英雄”的旗帜,让他们
这个暑期档,影片《浪浪山小妖怪》以黑马之姿出圈,刷新了国产二维动画电影票房纪录,一众网友都成了“自来水”。
“无名之辈”跌跌撞撞打怪升级、西天取经的故事,何以让人狠狠共情?
(一)
“唐僧师徒能去,我们为什么不能去?”——小猪妖被迫离开大王山时的这一问,这股又“菜”又不服输的劲头,让许多观众看到了曾经的自己。
小猪妖、蛤蟆精、黄鼠狼和猩猩怪,四个不起眼的小妖怪踏上取经之路,关于梦想与成长的故事由此展开。
既然踏上取经路,就要真的成为“取经人”。从外在形象到性格习惯,从品德操守到行为准则,小妖怪一点点向着自己想象中的英雄靠近。路过村庄,面对村民惩治老鼠精的请求,武力值不强的他们,硬着头皮全力一搏,最后竟真的成功了。村民送来的“降妖除魔”“盖世英雄”的旗帜,让他们感受到了被尊重、被需要的幸福,也让模仿与选择有了真正的意义。
从“扮演英雄”到“成为英雄”,在“模仿他人”中“寻找自我”,小妖怪们的西行故事让人相信:每个人都可以通过行动定义自己,也可以选择“活成喜欢的样子”。
(二)
世界上每条路都不好走。
唐僧师徒取经有“九九八十一难”,临时组建的小妖精团队,连模仿对象的模样都没搞清楚就上路了,遇到的困难只会更多。
然而,开始行动永远比犹豫踌躇更接近目标。谁承想,口吃又自卑的猩猩怪,能在生死面前大义凛然,喊出那句“我是齐天大圣”;聒噪话痨的黄鼠狼,居然能在磨铲子中变得克制沉稳,却在关键时刻坚持立场,明确说出“这样不对”;爱吐槽抱怨总想着散伙的蛤蟆精,最终舍弃了“喝一口唐僧汤”的诱惑,加入了对抗邪恶的惨烈战斗……
在小雷音寺,面对终极选择——到底是成为黄眉怪同伙、上岸分羮求得长生,还是以卵击石,以打回原形为代价去救孩子?小妖怪们害怕、犹豫、纠结、斗争,但最后,他们还是选择了后者,“明知不可为而为之”。在这一刻,最普通的他们完成了自身的英雄主义。恰如乡亲们写下的对联:“恩从善念起,德自好心来”。
执着于“自己选择的路”,有几分少年意气的“傻”,就有多少青春热血的“燃”。坚守本心,成就喜欢的样子,也给别人带去光,连我们自己都会认为“了不起”。
与其说小妖怪们在为所有平凡的我们代言,不如说,动画用最童真的方式,让每个努力奋斗追梦的普通人被看见。
从当年的一曲《敢问路在何方》到今天的一曲《重如尘埃》,“是妖是怪又怎样”“藉藉无名也有光”,正是生活中普通人的豪情万丈。影片结尾黑底白字打出的那句,“敬每一个勇敢出发的自己”,仿佛温暖的隔空拥抱:出发!路就在前方。
(三)
普通人的追梦故事扣准了时代脉搏,而久违的水墨长片则深深抚慰了国人的文化乡愁。
《浪浪山小妖怪》宣传海报上“请相信上美影”的字样,引发了一波怀旧潮。影片也确实继承了水墨意韵的传统基因,浓淡参差,古风扑面,曾经惊艳时光的“中国动画学派”似乎王者归来。
忆往昔,中国动画电影曾何其先锋:写意水墨化为流动影像,《小蝌蚪找妈妈》气韵如生;京剧动作与古典器乐融于一体,热闹的《大闹天宫》堪为经典;《哪吒闹海》《阿凡提的故事》《三个和尚》《猴子捞月》等等,化用了木偶、剪纸,或讽刺或幽默,这些代表作品是多少人的童年回忆,也吸引了不少国外知名动画大师前来“取经”。
“出道即巅峰”后,中国动画电影很是经历了一段沉寂时光。直到《喜羊羊与灰太狼》《熊出没》尤其《大圣归来》等作品的出现,为国产动画行业打下一剂强心针。在一系列佳作铺垫下,今年春节档的《哪吒之魔童闹海》实现了票房奇迹,眼下的《浪浪山小妖怪》则证明纯中式审美的二维动画仍有市场。
今天,中国的动画电影市场气象更新,既有“上美影”这样的老牌大厂,也有漫山遍野的新兴工作室。可能大多数小团队尚属“无名之辈”,但正是集体的创意与光亮,织就了中国动画新的“万龙甲”。
“浪浪山”需要越过,“灵山”亦不是终点。
心怀热忱,勇敢出发,每个人都是自己剧本里的“齐天大圣”,没准儿也会成为别人剧本里至关重要的“Somebody”。
流程编辑:U022
来源:京报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