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海边的太阳底下,一件松垮的背心,一个人影。这和电影里画着浓妆的皇后娘娘不一样,就是一个晒太阳的女人,看着有点自己的心思,安安静静的。
海边的太阳底下,一件松垮的背心,一个人影。这和电影里画着浓妆的皇后娘娘不一样,就是一个晒太阳的女人,看着有点自己的心思,安安静静的。
怎么就变成这样了?
日子过得快,人也变得快。都说她嫁了个法国音乐家,叫让·米歇尔·雅尔,岁数比她大不少。听说那男人为了让她放心,还把身体康健的单子拿出来给她看。
这事儿听着就怪有意思的,感情到了这份上,看的不是家底,不是名气,而是还能陪着走多远的路。这比电影里那些海誓山盟,来得实在多了。
另一头,那个叫张艺谋的男人,大家喊他“国师”。他没闲着,搞奥运开幕式,拍一部又一部的电影。他的世界里全是光影和宏大的场面,是给无数人看的。
一个人的生活,过给了自己看。另一个人的生活,演给了天下人看。这俩人,真是把路走成了两个极端,谁也没回头,谁也没等谁。
非要说个节点,可能还是在戛纳。那是二零一四年,两个人分了有些年头了。他带着新电影去,她也在场。红毯那么长,他走着走着,就忍不住回头找她的影子。
看见了,她身边站着陈道明。他笑了笑,就把头转回去了。那个笑里面,不知道藏了多少东西。是放下,还是无奈,估计只有他自己心里头最清楚。
后来上台,他想伸手帮她提一下裙子,她好像没看见,自己就走了上去。直到最后站在一起拍照,两个人的胳膊才碰到了一起。那一下,像是隔了一个世纪。
都回不去了。
往前倒,倒回一九八七年,一部《红高粱》把两个人拴在了一起。那时候她还是个学生,眼睛里有股劲儿。他一眼就看中了,说不清是看中了演员,还是看中了那个人。
那时候的故事,是藏着掖着的。他有家,有孩子。一段感情从一开始就带着亏欠,注定走不远,也走不安稳,一路上全是磕磕绊绊。
等着他终于把自己的事理清了,身边却站了个比他小三十岁的陈婷。所有人都以为故事会有个交代,结果等来的是另一个故事的开头。
“那时候巩俐正在拍《摇啊摇,摇到外婆桥》,一部讲背叛的电影。戏外,她很快嫁给了一个香港商人,叫黄和祥。这像是一种宣告,也像是一种了断,干脆利落。”
这步棋,谁也看不懂。一个在电影里翻江倒海的女人,怎么会选一个卖烟草的商人。图个安稳吗?还是心里憋着一股气,没人知道。
那段婚姻也没走到头,二零零九年的时候就散了。原因更是谁也说不清,有说是生意不顺,也有说是人心淡了。终究是客客气气地分开了。
缘分这东西!
她事业最低谷的时候,张艺谋又来找她拍《归来》。一个关于等待和回家的故事。这选角,简直就像是命运开了个不好不笑的玩笑。
看看现在的张艺谋,他的名字和国家的大场面绑在了一起。奥运会开闭幕式,各种庆典,他成了文化的一个招牌,沉甸甸的,满是荣光。
再看巩俐,她跟着法国总统的代表团访问中国。这时候,她代表的好像不只是一个演员。这种地位,不是靠多拍几部电影就能换来的。
这是一种说不清道不明的较劲。你成了国家的脸面,我就成了国际的座上宾。谁也没输,谁也没赢,只是在各自的路上,走到了别人到不了的地方。
“有时候想想,要是当初他们俩真正在一块儿过日子了,柴米油盐,会不会早就把彼此身上的光给磨没了?可能也就没有后来的国师,也没有现在的巩皇了。”
她那个法国老公,在她生日的时候发两个人的牵手照片,喊她“永远的东方女神”。话说得很响亮,爱得也很明白,像是要把全世界的祝福都给她。
而张艺谋呢,有记者不识趣地问起巩俐,他会愣一下。那停顿的两秒钟,比后面说的“她现在很好”这句客套话,包含了更多的内容。
过去就真的过去了吗?
网上的人喜欢翻旧账,替他们可惜,或者骂几句当年不懂珍惜。可人生的选择,哪有对错。不过是在每一个路口,选了那条让自己觉得能走下去的路罢了。
难得的是,这么多年过去了,两个人从没在公开场合说过对方一句不好。这份体面,在分分合合跟翻书一样的圈子里,显得格外珍贵。
可能他们心里都明白,他们共同成就了一段时光,一段中国电影史上绕不开的时光。这份成就,大过所有的儿女情长。
那个在法国海滩上放松的女人,或许才是最真实的她。不用再是任何人镜头里的主角,不用再背负任何人的期待,她就是她自己。
来源:无双小猫z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