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源单飞八年:从国民弟弟到争议中心,他为何难逃“高开低走”魔咒?

天堂影视 内地明星 2025-08-12 19:39 3

摘要:2013年,TFboys以一首《青春修炼手册》横空出世,王源、王俊凯、易烊千玺三位少年凭借清新形象与甜美歌声,迅速成为国内首代“养成系偶像”的代表。他们不仅承包了无数少女的青春记忆,更以超高人气与韩国顶流男团EXO分庭抗礼,堪称内娱偶像时代的开山鼻祖。

2013年,TFboys以一首《青春修炼手册》横空出世,王源、王俊凯、易烊千玺三位少年凭借清新形象与甜美歌声,迅速成为国内首代“养成系偶像”的代表。他们不仅承包了无数少女的青春记忆,更以超高人气与韩国顶流男团EXO分庭抗礼,堪称内娱偶像时代的开山鼻祖。

然而,2017年组合宣布单飞后,三人命运悄然分化——王俊凯专注影视、易烊千玺冲向大银幕,而选择音乐道路赴美留学的王源,却从“顶流预备役”一步步滑向争议中心。

八年过去,他非但未如预期成为“音乐才子”,反而因“水牛音”、学业停滞、作品平庸等问题,陷入舆论的狂风暴雨。

“水牛音”出圈:一场综艺合作引发的全网群嘲

今年,王源在音乐综艺《天赐的声音》中与张韶涵合唱《看得最远的地方》,本应是一场“前辈带后辈”的和谐画面,却因他的和声部分彻底翻车。

当张韶涵以空灵嗓音唱出主歌时,王源从旁走来的“啊~”声却如闷雷般低沉粗粝,与整体氛围格格不入。网友将这种发声戏称为“水牛音”,并迅速制作成鬼畜视频全网传播。

舆论发酵后,声乐博主纷纷下场分析:王源的中低音区过度依赖鼻腔共鸣,导致声音闷堵;软腭未充分抬起,气息流通不畅;加之缺乏颤音技巧与情感处理,最终呈现出“大白嗓”的尴尬效果。

更扎心的是,网友翻出他与张碧晨、王赫野等歌手的合作现场,发现“水牛音”并非偶然,而是长期存在的发声问题。一时间,“王源毁歌”成为热搜关键词,连路人都忍不住调侃:“他的声音像在牛圈里开演唱会。”

学业争议:伯克利多年未毕业,是疫情背锅还是能力不足?

如果说“水牛音”是专业能力的质疑,那么伯克利音乐学院的“难毕业”事件,则彻底动摇了王源的“学霸人设”。

2019年,他以寸头造型赴美留学的照片刷爆热搜,粉丝狂欢“哥哥要成为国际音乐人”;然而受疫情影响,他回国上网课后学业进度停滞。如今疫情已过两年,他仍未毕业,且无任何音乐代表作问世。

网友对比同期留学的欧阳娜娜(已毕业并举办个人音乐会),直言:“别人用四年完成学业,他用了八年还没毕业,是课程太难还是自己不够努力?”

更有人翻出他在综艺《我是唱作人》中的表现:其他歌手迅速完成创作且质量上乘,他却卡壳许久,最终交出的作品被批“歌词幼稚、旋律普通”。

连粉丝都忍不住叹息:“曾经以为他是下一个周杰伦,现在看来连及格线都达不到。”

影视转型失败:从“古灵精怪”到“模式化表演”,观众不买账

音乐道路受阻,王源试图通过影视剧转型,却接连遭遇滑铁卢。他主演的《孤星计划》豆瓣评分5.2,《北灵少年志之大主宰》更是低至4.8分,观众吐槽“剧情老套、演技尴尬”。

尽管粉丝曾吹捧他“演古灵精怪的小少年最自然”,但普通观众并不买账:“他的表演永远是瞪眼、撅嘴,毫无层次感。”

导演圈也逐渐对他失去信心。某制片人私下透露:“现在找他的本子越来越少,毕竟市场更看重实绩。没有票房或口碑保障,谁敢冒险?”从“国民弟弟”到“资源降级”,王源的影视路似乎已走到尽头。

从顶流少年到争议缠身,王源的八年单飞路,暴露了流量明星转型的普遍困境。当青春滤镜褪去,观众对专业能力的苛求愈发明显。

网友普遍认为:“偶像可以靠颜值吃饭,但演员、歌手必须靠作品说话。没有持续的实力输出,再高的起点也难逃被后浪淹没的命运。”

王源的遭遇,或许正是娱乐圈“流量更迭”规律的缩影。他曾站在时代的风口浪尖,却未能抓住机遇沉淀自我。

如今,当“水牛音”“难毕业”“演技差”等标签成为他的代名词,我们不禁想问:那个唱着“左手右手一个慢动作”的少年,还能找回初心,重新赢得观众的认可吗?

[免责声明]文章的时间、过程、图片均来自于网络,文章旨在传播正能量,均无低俗等不良引导,请观众理性看待本事件,切勿留下主观臆断的恶意评论,互联网不是法外之地。本文如若真实性存在争议、事件版权或图片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作者,我们将予以删除。

来源:槿灿看娱乐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