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昨晚因为在《南京照相馆》和《东极岛》左右摇晃,所以又重新刷了一下预告和小视频,真的很想看《东极岛》,毕竟是舟山人,《里斯本丸沉没》上线就兴冲冲去看了。
昨晚因为在《南京照相馆》和《东极岛》左右摇晃,所以又重新刷了一下预告和小视频,真的很想看《东极岛》,毕竟是舟山人,《里斯本丸沉没》上线就兴冲冲去看了。
但是这次,只看预告片,我本能的想放弃掉《东极岛》,不为别的,违和感是扑面而来的,加勒比海盗,这个词疯狂的叫嚣在脑海里。
今天让朋友看预告,一起选片,这位渔民的后代很朴实告诉我,很多地方不像,不合理,从船只到倪妮拉的缆绳,说这缆绳一般男人拉都是吃力的。
和我当初相同的感受,我是说不出哪里不好,但感觉就是不对。总觉得渔民不是这个模样。(没有说演员演的不好,到今天为止,我向我朋友推两部电影的时候,也是说你要去看这部电影,演员的演技应该是不拉垮的)
网上有流传说抹黑渔民,好多人出来说渔民就是打着赤膊,我昨晚还不太明白,这有什么好喷的,时到今日,兵乓球台边,许昕赤膊的照片,还在短视频流传。
从小看着老少爷们光着膀子长大的,就我们定海区,夏天弄堂口乘凉,不赤膊上阵,也是很后来的事。
起码我十几岁时,这现象应该依然存在。没啥好意外的,就像上海人穿着睡衣上大马路,如今全国的角落依然还有,我觉得很正常的一件事情。
至于穿得破烂,这是忘掉历史吗,在艰苦的岁月里,谁的衣服不打补丁,破烂?在我的印象里面,有衣服穿,吃得上上饭,已经是很不错了!
是现在太多的神剧给先洗脑了吗?一群帅哥美女,身上打了一两个补丁,已经算是对历史还原的尊重吗?还打的显眼,一看就知道特意补上去的,新的!
在一些抗日神剧里面,发型用的是现代的麻花辫,韩式最新款麻花辫等等,已经是无力吐槽了,至于衣服千变万化的也就那样,至少在我印象里没有太出格的。
直到无意间刷到这张照片,有什么直接碎掉了,这抹胸,就这么大喇喇的穿着?什么时候风气这么开放了?
这是我认识的舟山?
其实这照片本身就是悖论,女人上船,这四个字,放在如今看上去没啥,放当年,和这抹胸,一样冲击我的视线。
别说当年,就是如今,大马路上,有谁这么穿,有多少这么穿得。20年前,我一朋友,舟山土生土长,很勇,在上海穿抹胸都需要叛逆的勇气,回舟山敢这么穿,她妈估计能打死她。
可这照片,我不知道怎么去评价,我只想说的是别给我扯女权,就像女人上船一样,直到如今,现实就摆在那。(请了解一下舟山的历史,请了解一下舟山渔民对于渔船,对于出海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情况)
当然你可以抨击我,我不是渔民的后代,我只是在船厂听到,见到的零星片语。我可能什么都不是。可当初我也正儿八经提出,义正言辞的在那边问,为什么我们女人不能上船!
(需要解释是可以上,没说不能上可以上,这跟前面的话不矛盾,也一点不矛盾,只是当时他们给的答复就是玄学,现实中遇到的玄学,就像你在网上刷到很多医生与火龙果,旺仔的故事一样)
再说我隐约记得的一个采访,有个老艺术家去剧组演戏,指着道具说错了,当时那个年代不是那么摆放的,结果收到的不是改正,是被嫌弃,多管闲事。
这或许就是越来越多这类抹胸出现的原因,从正面理解,你没做背调,从糟心上理解,我说不出口。
舟山人,至少我看到的老一辈是保守的。所以我无法理解,这抹胸,这肚兜,怎么穿出来的。
昨天其实看到的是失望,因为作为一个舟山人真的很想去看《东极岛》,宣扬自己家乡的机会,让更多的人认识我们,多好的事。
可内心想法是我不喜欢看抗日神剧!作为一个原著党,我喜欢尊重历史事实,可以经过艺术加工,但是你不能太离谱!
文章发出来以后,又回到一个千篇一律的事情,第101次给我提出你没有去看,你没有发言权?
虽然我很想吐槽,我只是看预告片,选择我去看那一部,跟我看不看这部电影,评价一我看到的想法,没有任何冲突,但我今天还是决定晚上去看《东极岛》了,我不知道怎么理解,这叫与现实妥协?
.
我最后的倔强大概是极力推荐朋友去看南京照相馆。
来源:森森爱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