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导演王晶的一段关于赵露思与经纪公司解约风波的言论在网络上掀起了不小的波澜,一夜之间登上热搜。
导演王晶的一段关于赵露思与经纪公司解约风波的言论在网络上掀起了不小的波澜,一夜之间登上热搜。
其实,王晶经常出来针对某一件事,或者艺人,来谈谈自己的看法,也深受网友认同。
这一次针对赵露思与经纪公司解约闹掰事件,王晶很直白的说出了内幕和最主要的原因。
他直言不讳地指出,娱乐圈“一星公司”的现象非常普遍,经纪公司往往只捧红一个艺人,其他人再怎么努力也难出头。
赵露思近几年在娱乐圈可谓风头正盛,但背后她一个人背负着整个公司的命运。
从《传闻中的陈芊芊》到《星汉灿烂》,她凭借清新的外形和灵动的演技迅速走红,成为新生代小花中的佼佼者。
但是她与经纪公司银河酷娱的合约纠纷却让粉丝和观众大跌眼镜。
王晶在谈到赵露思的解约时,直言这一切的根源在于“利益”。
他认为,银河酷娱在赵露思身上投入了大量资源,也确实因为她而赚得盆满钵满,但公司签下的其他艺人却鲜有出头之日。
赵露思几乎成了公司唯一的“摇钱树”,而其他新人即使有她的“带飞”,也难以复制她的成功。
王晶提到,赵露思的走红不仅靠公司推捧,更得益于她自身的“天赋”和“时机”。
早在今年4月,王晶就曾公开称赞赵露思是“最好花旦”,可见她的实力和市场号召力不容小觑。
但问题来了,一个艺人再优秀,也无法独自撑起一家公司的全部光环。
于是在高强度工作以及公司的无情压榨之下,赵露思曾因精神压力过大而住院,甚至一度需要重新学习走路和吃饭。
更令人震惊的是,有传言称她曾遭受公司高层的言语和肢体暴力,尽管公司以“喝多了”为由轻描淡写地回应,但这无疑让粉丝和观众对银河酷娱的印象大打折扣。
王晶口中的“一星公司”,指的是那些在资源分配上严重失衡、只捧红一个艺人的经纪公司。
这种现象在娱乐圈并不新鲜,经纪公司为了快速盈利,往往会将资源集中在一个最具潜力的艺人身上,形成“一枝独秀”的局面。
其他艺人则沦为陪衬,甚至连基本的曝光机会都难以获得。
这种模式看似高效,却埋下了隐患:一旦“顶梁柱”艺人离开,公司便可能陷入困境。
以杨幂和嘉行传媒为例,这种“一星公司”的弊端体现得淋漓尽致。
2014年杨幂与经纪人曾嘉、赵若尧共同创立了嘉行传媒,凭借《三生三世十里桃花》等爆款剧迅速崛起。
当看到《三生三世十里桃花》中的演员时,极大多数基本都是嘉行传媒签约的艺人。
但在杨幂的“拖带”之下,也只是红了一个迪丽热巴而已。
这个成绩对于圈里极大多数公司而言,已经非常厉害了,嘉行传媒在行业绝对占据一席之地。
为了完成2015年与尚世影业的3亿元对赌协议,杨幂在三年内疯狂接拍了13部戏,净利润高达4亿元,超额完成了任务。
但杨幂的付出并未换来公司对她事业的合理规划,粉丝们甚至喊出了“嘉行不义必自毙”的口号,为杨幂打抱不平。
2023年杨幂宣布与嘉行解约,结束了长达九年的合作,用网友的话说:脱掉了一层皮!付出了惨烈的代价,才换来了“自由”。
她走之后,嘉行靠着迪丽热巴撑门面,也成为了“一星公司”。
据了解,近段时间,迪丽热巴也想解约,但嘉行不想放人,一直在僵持着。
无独有偶,王一博所在的乐华公司也被王晶点名,乐华旗下人才济济,韩庚、范丞丞、程潇等艺人都有一定知名度,但王一博无疑是公司的“金字招牌”。
从《陈情令》到《这就是街舞》,王一博凭借多栖发展迅速跻身顶流。
乐华对他的培养不可谓不用心,无论是综艺、影视还是演唱会,都为他量身打造了优质资源。
相比之下,乐华其他艺人的发展则显得相对平淡。
在“一星公司”普遍存在的情况下,杨超越和文澜公司确实另一个不一样的故事。
杨超越凭借《创造101》出道,迅速成为现象级偶像。
她的经纪公司文澜文化在杨超越走红后,果断给了她股份,让她成为公司的合伙人。
这种“共赢”模式不仅激励了杨超越为公司创造更多价值,也让公司上下形成了紧密的利益共同体。
文澜文化的策略很简单:全公司资源围绕杨超越一人,打造她的个人品牌,同时通过她的影响力吸引更多优质资源。
这种模式看似简单,却需要公司老板有长远的眼光和魄力。
相比之下,赵露思的银河酷娱显然缺乏这样的远见,赵露思为公司赚得了巨大的商业价值,却未能获得相应的尊重和回报。
假如银河酷娱当初能像文澜文化一样,给予赵露思股份或其他形式的激励,或许双方不会走到如今鱼死网破的地步。
如果公司能通过分股份的方式与赵露思实现共赢,不仅能挽回公司声誉,还能利用她的影响力培养新人,吸引更多艺人加入。
信息来源:
来源:微光的藏书阁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