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要说《甄嬛传》里最让人意难平的,除了甄嬛和果郡王的爱情,就得提浣碧了。这姑娘一门心思扑在果郡王身上,最后嫁给了他,却到死都没看懂,果郡王每次写家信都带的“熹贵妃安”,根本不是普通问候,全是算计。
要说《甄嬛传》里最让人意难平的,除了甄嬛和果郡王的爱情,就得提浣碧了。这姑娘一门心思扑在果郡王身上,最后嫁给了他,却到死都没看懂,果郡王每次写家信都带的“熹贵妃安”,根本不是普通问候,全是算计。
咱先说说这信是给谁的。表面上看,果郡王戍边的时候,家信都是写给浣碧的,毕竟浣碧是他名分上的侧福晋。但谁都知道,宫里的消息跟筛子似的,皇上的眼线到处都是,果郡王的信百分之百会被皇上先过目。
那他为啥非得提“熹贵妃安”?说白了,就是给皇上演一出戏。皇上这人疑心病重得很,早就觉得果郡王和甄嬛不对劲。果郡王这么一写,等于明着告诉皇上:“你看,我就是惦记熹贵妃,单相思,她可没搭理我。”
这招够狠吧?皇上一看,哦,原来是果郡王自己一头热,甄嬛还是朕的好妃子,没跑偏。那皇上的火气自然就全冲果郡王去了,觉得这弟弟不知好歹,敢惦记皇嫂,反而对甄嬛放心了不少。果郡王这是把所有火力都引到自己身上,给甄嬛铺路呢。
可浣碧哪懂这些啊?她只看到信里天天提甄嬛,心里跟针扎似的。她总觉得,自己都嫁给果郡王了,怎么还比不过一个宫里的熹贵妃?她以为这是果郡王忘不了旧情,却不知道这背后全是保命的算计。她对着那些信生气、吃醋,甚至偷偷藏起来不让别人看,可从头到尾都没明白,这根本不是争风吃醋的事儿,是果郡王用命在保甄嬛。
后来皇上让甄嬛去赐毒酒,其实也跟这些信有关。皇上认定了是果郡王死缠烂打,甄嬛是清白的,所以才敢让甄嬛去做这个恶人,觉得她肯定能跟果郡王划清界限。果郡王这步棋,算是走对了,保全了甄嬛,却把自己推进了死路。
浣碧到死都以为,果郡王写“熹贵妃安”是心里还有甄嬛,是对自己的不在乎。她到最后都没看透,这四个字不是情话,不是怀念,是果郡王在刀光剑影里,给甄嬛留的一条活路。说白了,她从头到尾都只是这盘棋里,一个不得不存在的棋子,连看懂棋局的机会都没有。
所以说啊,《甄嬛传》里的细节是真够嚼的。一句简单的问候,背后全是宫廷里的血雨腥风。浣碧的可怜,不光是爱而不得,更是到死都没明白,自己争了一辈子的人,心里的算计从来都和她没关系。
来源:剧集迷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