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要说央视的女主持人,大家心里可能都有一份白月光名单,董卿绝对算一个。那种知性、大气,站在那就让人觉得踏实。所以啊,谁接她的班,那压力简直不是一般的大。龙洋,就是那个被推到风口浪尖上的人。刚开始,网上对她的评价,说实话,挺不客气的,什么“花瓶”、“关系户”的帽子
要说央视的女主持人,大家心里可能都有一份白月光名单,董卿绝对算一个。那种知性、大气,站在那就让人觉得踏实。所以啊,谁接她的班,那压力简直不是一般的大。龙洋,就是那个被推到风口浪尖上的人。刚开始,网上对她的评价,说实话,挺不客气的,什么“花瓶”、“关系户”的帽子,扣得死死的。
这事儿得从那年春晚说起。春晚是什么场合?全国人民盯着看,一个字都不能错的地方。结果龙洋一句“祝大位”,直接让她的大名传遍了全网,当然,不是什么好名声。当时她脸上还挂着职业微笑,但估计心里早就乱成一锅粥了。换你你慌不慌?反正我要是站那,腿肚子都得转筋。这一下,直接成了大型社死现场,也成了她职业生涯里一个抹不掉的黑点。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她后来接手了董卿的王牌节目《中国诗词大会》。这节目可不是光靠脸蛋和普通话就能撑起来的,没点文化底蕴,根本镇不住场子。董卿之前把这节目做到了一个天花板的高度,观众对主持人的要求自然也水涨船高。龙洋接手,本来就顶着巨大的压力,结果还真出了岔子。
节目里,她感谢导师时说了一句:“每一期节目,总是能在灯火阑珊处看到五位导师。”这话听着是挺有文采,可稍微琢磨一下就觉得不对劲。“灯火阑珊”啥意思?人少冷清的地方。用这词儿形容导师们总是在场,那不是瞎搞嘛。看这节目的观众,很多都是文化爱好者,这点小错误根本逃不过大家的耳朵。这下好了,质疑她文化功底的声音更大了,不少人开始在网上喊话,怀念董卿。那段时间,龙洋估计过得挺煎熬的。
面对全网的群嘲,她要是玻璃心一点,估计早就扛不住了。但她这人,还真有点东西。她没在网上跟人吵架,也没发文卖惨,而是直接消失了一段时间,闷头干大事去了。节目上丢的面子,她要在专业上找回来。她开始拼命啃古典文学,到处请教专家,把别人用来休息的时间全花在了学习上。
更离谱的是,这姐们儿没光说不练,转头就去考了中国传媒大学的博士。一边是高强度的主持工作,一边是繁重的学业,这得是多大的毅力才能坚持下来。也就是从那时候起,大家慢慢发现,台上的龙洋变了。
她不再是那个紧张兮"祝大位"的小姑娘,而是变得沉稳、自信,跟嘉宾互动也特别有灵气,那种真诚亲切的感觉,是装不出来的。连续几年主持春晚,她肉眼可见地在进步,台风越来越稳,从容不迫。渐渐地,网上开始有人叫她“小董卿”。这称呼一开始可能带点比较的意味,但后来,更多的是一种认可。
可她自己没被这个称号框住。她知道自己不是董卿,也不需要成为第二个董卿。她就是龙洋,有自己独特的风格。生活里的她,跟台上那股精英范儿完全不一样。她说自己是“月光族”,挣的钱大部分都给了父母,自己对名牌包、奢侈品什么的完全无感。甚至因为没买房,还被人嘲笑是“央视穷鬼”。她倒好,压根不在乎这些。这种朴素又孝顺的劲儿,反而让她圈了不少粉。
之前有人催婚,她在一档节目里那个回应,简直是高情商典范。她说理想型是“撒贝宁的灵魂,康辉的声音,康震的外貌”。一句话把场子逗得哈哈大笑,既化解了尴尬,又捧了同事,还没得罪任何人,这反应能力绝了。
真正让她彻底撕掉“花瓶”标签的,是上个月的一个官方消息。她当选了全国青联委员。这可不是什么野鸡奖,是国家层面对优秀青年的认可,分量有多重,懂的都懂。这一下,那些曾经质疑她的人,彻底没话说了。
最近看她在社交平台发的视频,是跟董宇辉一起录一档美食节目。在山清水秀的地方,她穿着一身清爽干练的衣服,又是拉面条又是抓猪,玩得不亦乐乎,一点架子都没有。那个甩面条的架势,有模有样的,一看就是平时会下厨房的人。看着她现在跟董宇辉一起录节目,那种松弛和自信,跟当年那个在春晚舞台上紧张到口误的小姑娘,简直判若两人。
这条逆袭的路走得真不容易,被骂过,被质疑过,但她都挺过来了,也活成了自己最好的样子。这种靠自己硬生生把烂牌打成王炸的剧本,看着还真有点上头。
来源:在山顶眺望的小行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