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早年间,郭德纲还在天津茶馆里打杂,端茶倒水跑龙套的时候,陈佩斯已经是春晚上的喜剧顶流了。那时候,陈佩斯的《吃面条》几乎成了郭德纲的“必修课”,翻来覆去看了不知道多少遍,简直把他的作品当成了喜剧教科书。那会儿的郭德纲,就是陈佩斯的小迷弟。
郭德纲喊陈佩斯“陈老师”,这声称呼可不是随便叫的,里头藏着实打实的敬意。
图片来源网络
早年间,郭德纲还在天津茶馆里打杂,端茶倒水跑龙套的时候,陈佩斯已经是春晚上的喜剧顶流了。那时候,陈佩斯的《吃面条》几乎成了郭德纲的“必修课”,翻来覆去看了不知道多少遍,简直把他的作品当成了喜剧教科书。那会儿的郭德纲,就是陈佩斯的小迷弟。
图片来源网络
后来到了2005年,俩人的人生轨迹有了交集。这时候陈佩斯正因为版权官司跟电视台较劲,转身搞起了话剧《托儿》;而郭德纲的德云社刚在小圈子里有了点名气。有一回,郭德纲特意在剧场后门等了俩小时,就为了给陈佩斯递上一杯热茶。陈佩斯也实在,回赠了一把竹扇,上面刻着“戏比天大”四个字。就这一来一往,俩人算是结下了交情。
时间一晃到了2025
年,陈佩斯已经72岁,郭德纲也成了相声界的顶梁柱。但在陈佩斯的话剧《戏台》首映礼上,郭德纲喊出的那声“陈老师”,依旧恭恭敬敬,听着就让人觉得实在。
图片来源网络
为啥这声“老师”这么有分量?看看陈佩斯这些年的经历就知道了。当年为了维护版权,他敢跟电视台硬刚,哪怕丢了春晚的舞台也不松口。之后一头扎进话剧圈,一拼就是二十多年。就说《戏台》这戏,打磨得那叫一个精细,他自己掏钱不计成本,一门心思就想把戏做好。这可不就是竹扇上写的“戏比天大”嘛,在他心里,作品比啥都重要。
图片来源网络
所以,郭德纲这声“陈老师”,是打心眼儿里认的。不光是他,整个行业里的人提起陈佩斯,都得竖个大拇指。毕竟这年头,能像他这样,为了心里的“戏”不管不顾往前冲的人,实在太少见了。这声老师,既是一个晚辈对前辈的尊重,更是整个行业对一位真正“懂戏、敬戏”的老艺人的认可。
来源:家有一个(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