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就在几天前,爱国电影《南京照相馆》不是凭借口碑在全国各大影院冒头了嘛,结果上海动感101电台的主持人周小畅,竟然顶着民怨故意这么嘲讽:“一部好的战争片,最终是为了让大家珍惜和平祈求和平,而不是煽动情绪掀起仇恨,为下一场战争做准备!”
蹭热点也得有个度不是?
敢这么明目张胆地睁眼说瞎话的,恐怕也只有这位周小畅了吧!
就在几天前,爱国电影《南京照相馆》不是凭借口碑在全国各大影院冒头了嘛,结果上海动感101电台的主持人周小畅,竟然顶着民怨故意这么嘲讽:“一部好的战争片,最终是为了让大家珍惜和平祈求和平,而不是煽动情绪掀起仇恨,为下一场战争做准备!”
这种断章取义的论调一出,立刻引爆舆论。
可别小看这句话,这么多年来到底谁在煽动仇恨大家都是有目共睹的,如今以中国的国力发展,隔壁小日子居然还能保留着靖国神社这种腌臜之物,难道还不足以说明问题吗?再说了,凭什么要求受害者反思自己是不是刺激到了加害者?这不是有受虐症吗!
它不仅刺痛了数千万观众深层的民族情感,更激怒了“考研界老纪委”、南京大学数学博士汤家凤。面对这样罔顾历史、轻慢英烈的言论,汤博士毫不客气地回击:“谁在准备下一场战争?作为一个电台主持人,这可是大是大非的问题,不可含糊!”
平日里她的节目风格轻松活泼,微博、抖音粉丝无数,搞得大家都以为这肯定是一位知书达理的知心姐姐;可现实却大大地打脸了,偏偏在这个敏感节点上,借《南京照相馆》刚破二十亿票房的热度,随手发了那条“揭露真相”的短文。
问题是,哪有什么“下一场战争”?
《南京照相馆》不过是在用艺术手段还原1937年的历史——日本侵略者血洗南京,凡夫俗子在枪林弹雨中挣扎求生,你要是说这部影片在“煽动仇恨”,那活生生把历史真相看成了“谣言”,把对暴行的铭记当成了“战争动员”。要知道,电影票房能上亿元,靠的不是煽动,而是观众对历史的渴望,对和平的珍视,和对民族尊严的坚守。
学术上,他是南京大学数学系的博士,考研数学辅导领域享有“满分教练”美誉;社会上,他是数十万考生心中的“严师”,更被称作“考研界老纪委”——言出必究,公开点评从不含糊。对周小畅那番言论,汤博士直接在社交媒体上发声,点名上海宣传、广电部门审视这位“煽动论”发言人是否还能胜任公众话筒。言辞犀利之余,他以自己对历史的严谨态度,撂下狠话:“我一定会追到底!”
这句狠话也确实不是闹着玩的,人家是真有行动,不但在各大平台上发文怒斥,甚至还亲自出境狂怼这个带着“伪善”面具的周小畅,由于汤教授确实有着很大的影响力,面对铺天盖地的大是大非质问,这位上海主持人周小畅最后也是怂了,默默将自己的抖音号设为私密,等于承认自己在历史敏感度和媒体责任上的双重失误,以后怕是再也不敢吃这碗民怨饭了。
中国实在太大了,各色各样的人都有,保不齐会有什么逆天神人突然就冒出来恶心群众一下,周小畅只是其中之一,但以科学的角度来推算,秉持着与其类似观点的人恐怕不在少数。所以现在的认知作战形势还是挺严峻的。
如何正确看待历史记忆?什么才是真正的爱国主义教育?
当钞能力和流量思维遭遇严肃的历史话题,必然容易滑向浅薄的善意谬误。周小畅把历史片的反思功能误读为“鼓吹仇恨”,本质是对历史巨痛的逃避;汤家凤不只有学术底气,更担当起了“守护民族记忆”的社会责任感。如此一来,轻飘飘的“和平至上”论调,在历史真相面前立刻变得苍白无力。
但这里要分清“理性批评”与“故意误读”。《南京照相馆》无一瑕疵地遵循了主流史实,用影像留存了日军暴行的铁证,任何企图把它说成“带节奏”的言论,都已是对公共话语空间的践踏。舆论监督固然重要,但当监督变成无端指责时,反倒成了软禁言论自由——真正的言论自由,是允许历史真相被呈现,更是允许公众在尊重史实的前提下做出理性判断。
可惜,这帮周小畅们到死都觉得,真正的自由就是与大众对着干,认为真正的勇敢是别人不敢说的我敢说......
何其蠢哉。
---
来源:青青子衿